宋南
字体: 16 + -

第九章,归化4

    第九章,归化4

    马来半岛的矮人部落族长和潮人女祭司瞠目结舌的看到一座庞大的城镇,岸边数十艘独木舟帆船。这样的力量足以震撼他们。

    在这里待了几天,亲眼目睹了王正带来的神迹就决定追随天神的力量。

    本地矮人族派出一个女祭司去马来半岛传达神的教义,建立神殿;甲米潮人族的女祭司听恩雅传达了教义。

    第一波精神的扩张开始了。

    神殿在马来人离开之前完工了,王正引导他们做了第一次祭拜。

    神殿设置了神的崇拜和祈祷区域,以及非常重要的祭拜区域,放置祖先的神位。祖先死去后,如果没有被神抛弃,就会进入天上神的花园,成为天使。

    谁来决定被神抛弃呢?违反教义的人。

    解释权在女祭司这里。

    至于会不会出现天主教廷在黑暗中世纪的腐败极权化,王正还没有考虑,在当下,他需要一个上层建筑,站在他这边的利益集团。

    另外要成立一个神学院,就在神殿的边上后续建造。

    神学院的职责是学习知识,除了最重要的教义传播外,语言、算术、科学将是重要的学科。

    甲米的女祭司带走了五艘独木帆船,普吉岛的潮人水手们负责去教会他们使用。甲米的潮人部落需要贡献10奉1税,收入的十分之一归到神殿这里。

    他们也将负责与泰人的交换。下一次的交换,王正还会去参加,他想要更多的了解素可泰王国在马来半岛的扩张。

    甲米的矮人族带走了箭毒箭和投枪,跟随着普吉岛矮人族的祭司,去传播教义。

    他们也将交纳10奉1给神殿,透过甲米潮人部落,交换收益过来。

    播种稻米。

    召集了普吉岛的矮人族,寻找合适的平原,挖掘水渠,灌溉水田,开始种植水稻。

    矮人族的工具还是过于简陋,木质的、石器、贝壳、兽骨等等,好在这里种植比较容易。

    铁器或青铜器,是王正需要的。

    这也是他要去接触泰人的原因。此时的东南亚主流民族都已经开始使用铁器,铁器正慢慢成为主流。铁器在东南亚的传播,西北部经印度文明导入,伴随着战争、贸易、宗教传播到缅甸、泰国、柬埔寨一带的有语言文字婆罗门教和佛教,以及铁器。婆罗门教影响了泰国东北部和柬埔寨,吴哥王朝的建筑是婆罗门教的风格。另一部分影响则从中国影响到越南和柬埔寨,儒家文化在越南生根,铁器在越南大规模应用。所以很难知道柬埔寨的铁器时代是来自印度还是中国,或者混合而成。

    王正遇到的潮人族和矮人族都是边缘人群,没有在主要大陆生存,所以还停留在部落时代,而此时的蒲甘王朝、素可泰王朝、高棉王朝和越南李朝都早已度过了城邦国时代,进入了封建王朝。

    这是王正面临的局面,所以因势利导,他直接发展部落文明进入****的海上游牧国家。

    传播宗教、研发武器和船舶,这是主线。

    王正定下了这个小小王国的方向。

    他获得了一些瓷器和丝绸,准备以此去和泰人交换铁器。发展普吉岛的农业和最初级的工业,来奠定基础,但大量的物资还是要依赖贸易完成。

    王正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从矮人族里挑出了一些工匠。他建造了另一种窑,准备干馏木材。因为缺少原油和煤炭,只有发展木化工。

    干馏木材是高中化学就学过的东西。如果你吃过锡纸烤肉,其实用锡纸包着筷子、牙签之类的小木棒在火上烧,就会得到木炭和一些黑色的液体,看上去脏乎乎的。

    这就是木焦油和混了甲醇等等液体。

    小炭窑隔绝空气干馏,得到木炭和木焦油、甲醇等,还有木煤气。不过他需要去甲米和泰人交换一些器具才能过来使用。

    离交易的时间还有一些空档,上次从哈桑那里还得到了一些羊皮纸、墨水和鹅毛笔。他抽空把创造的文字写了下来,顺便写了篇经书。

    招来女祭司们学习这种文字。教学的时间不需要很长,祭司们要自己熟悉和掌握却需要时间。

    在航海和劳作中教潮人水手和工匠们学习数字则容易的多,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的做法是最有效的。水手和工匠们很快掌握了1到10的数字,简单的加减法。

    这可以帮助水手计算距离和风速,判断方向。而工匠们则更能精确的制造器具和材料。

    到了交易的日子,王正带着丝绸、部分瓷器、盐巴、腌制的大鱼出发去了甲米。

    巴拉贡如约来到岸边。

    王正和他探讨交换铁器、陶器、棉布的生意。巴拉贡却无法提供,或者说无法作主。交换铁器是一件严重的事情。王正给他看一把阿拉伯刀,与巴拉贡的刀对比,并相互砍了一刀。泰人的刀比阿拉伯弯刀还是差了很多。

    他解释说:“如果能提供铁器或铁块,我能够提供你同样强度的钢刀。”

    巴拉贡说他无法决定,不过他请王正留在这里,他去请示。

    过了二天,一只小小的队伍过来,居然有两头大象作为坐骑。大象卧倒,巴拉贡先跳下来,躬身让象背上一个男子踩着他的背下来。

    男子颇具威严,在高大的王正面前也似乎并不畏惧,他走到王正面前,抬头看着王正的眼睛。

    “我是那空王国的王子。”

    “我是普吉岛的国王。”

    两人用泰文交谈,听了对方的身份后,两人双手合十到胸前,表示平等的礼节。从人拿来一条毯子铺在地上。王正示意当地恩雅去拿自己的茶具过来。

    两人坐在毯子上喝茶。

    那空王子很喜欢这种淡雅的甜丝丝的红茶,加了白糖,尤其是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透心凉的感觉。他确信这是位伟大的国王了,因为他全身传着衣服,而自己还光着膀子。

    交谈下来王正才明白,那空王国是素可泰王国的附属国。素可泰王国刚刚崛起,与北方的拉那王国、缅甸孟族的国王、南部的那空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的方式,或结盟,或拉拢。那空王国就是属国。

    那空国王听说了这件事,他对钢铁非常感兴趣,所以派了王子过来洽谈。

    双方进行了友好的、公平的协商,建立了贸易关系。

    那空王国提供铁块、铁器、棉布,普吉王国提供钢刀、钢矛头、何一种王正说的犁地工具。

    顺便王子欣赏了普吉国王带来的丝绸和瓷器,非常喜欢。从王子的表情来看,那空王室应该是有这些东西的。毕竟高棉王朝与宋朝的贸易一直不断,泰国作为属国时期也不可能没有商品输入。甚至马来半岛的宋卡北大年王国有大量的船只,与中南半岛、苏门答腊、爪哇等地的海上贸易都应该是相通的。他甚至知道北大年成为了阿拉伯人的重要中转和补给基地。后来皈依***,于信仰佛教的泰王朝冲突不断。

    建立贸易关系是很重要的,第一个国际贸易的合作伙伴,就由王正亲自出马建立了。

    十三世纪中叶,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没有主流王朝注意的普吉岛****的国家开始建立。

    第一个承认这个王国的是马来半岛这个别人的附属国那空王国。

    至于岸边的潮人族,那空王国早就知道,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这些潮人不被主流民族尊重,管理起来也很麻烦,既然普吉王国愿意收留他们,噢,王子发现国王的属民都是此类矮人,不免对国王看轻了一点。但国王的船和用品又非常地高级,或许他没有带高级种族属下过来吧。至于这些潮人,只要不上岸,就没什么关系。

    王正回到了普吉岛,除了带来的铁器、铁块、更多的稻米、棉布还有十几个大的陶缸。

    他先召集工匠开始干馏木材。不久后得到了木炭和木焦油。木焦油等液体装在大缸里。

    有了木炭,就建造小高炉。这个属于土法炼钢。这玩艺在大跃进时期不是失败了吗?问题是术业有专攻。这个小高炉还真不是从大跃进时期学来了,而是途径一个村镇,看一帮吃饱了没事干的美国佬做的。这个所谓小高炉只有一米多高,一次性使用的。

    王正改进了一下,在干馏窑的上方建立了这个小高炉,木器是把木煤气引入高炉燃烧。用木炭来炼化铁原材料,然后得到的是什么呢?

    地条钢。

    这是后市大规模禁止的一种土法炼钢产品。

    然后建了个坩埚,重新烧炼这些地条钢,外部撒碳粉渗碳,烧红后出来,趁热打铁,打造刀剑矛头,把里面的碳和气孔打出去。

    亏得王正在学习末世生存技巧的时候,亲手做了很多东西,否则就只剩下理论知识了,依靠这些土著不知道猴年马月做出来。他没有哪个好命穿越到宋朝的大城市。

    这里的巫师、水手、武士、工匠都是他一手一脚带出来的,也就让这些狂热的土著对王正膜拜到五体投地。

    他打造出了钢刀、钢制矛头、锄头、镰刀、斧头、锯子,并翻模制作了犁。吩咐水手运输钢刀、矛头、犁去甲米,更换更多的生铁,并换几头牛过来犁地。

    有了锯子和铁斧之后,加工木材的速度加快了。

    那王正炼制的木焦油做什么呢?

    他用来制作燃烧弹,无论是木焦油、还是里面含的甲醇,都是可以燃烧的。而另一种武器叫做希腊火。

    这是一种喷发式的火器,古代般的火焰喷射器。此时的西罗马正在使用这种武器,外号希腊火,不如叫作罗马火更对一点。是用石脑油和一堆乱七八糟的填料做成的。

    不过王正还需要一些原材料来制作磷化钙,掺杂在火油里喷发出去,遇水可以自动燃烧。

    武器技术是必须要突破的。

    矮人们的身体力量有限,长弓能够持续拉开的次数受到限制。在捕猎和小规模的战役中影响不大,但是未来面临大战就会成为问题。攻击的距离也是巨大的问题。矮人武士如果因为力量不够,箭矢射击不到敌人,高大的敌人能射击到自己这边,战争就很快会输掉。

    在海上接舷战是另一个问题,身体的弱项决定了矮人对抗性搏斗是不行的。

    王正在羊皮卷上写下:弩弓、复合弓、弩炮、投石器。

    弩弓和复合弓的工艺并不复杂,对于王正来说。现代科技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呈现爆炸般的传播,无论是化学还是物理学在应用科技的发展,并不是受限于技术,而是受限于专利、材料和工艺。

    穿越者丝毫不用顾及到知识产权的限制,工艺需要大量实践去获得经验值来修正,材料才是最大的问题。

    复合弓需要滑轮、弓弦、弓身一起来提供动力。现代复合弓的弓身是玻璃纤维,滑轮是铝或合金制造的,弓弦是复合材料。这些他都没有。滑轮可以用铁或铜来制作,重了点,问题还不大。或者用硬木。

    弓身只有选择硬木了。反正红木在东南亚是不缺的。普吉岛当然没有,去陆地找一下还是不难的,下次可以叫马来半岛的矮人族去寻找。

    想到弓弦才知道这种想法也是有问题的,为何呢?因为弓弦在北方是牛筋做成的,而牛筋在潮湿的环境里容易松懈,无法使用。所以只能依靠植物纤维来制作弓弦,弓身本身的弹力来提供攻击力量。

    王正最后决定用竹片层压来制作弓身,用竹片的弹力来提供动力,用植物纤维来做弓弦。

    投石器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武器,用重力或弹力,利用杠杆原理抛射。他安排工匠在岸边不同的位置制作了几十台投石器,将来可以对准港湾里的敌船攻击,既可以抛射石头,也可以抛射燃烧弹。

    用小的陶罐装木焦油甲醇等燃烧液体,再安装引火织物就成了燃烧弹。在互联网崛起前,这也是近代城市游击队们喜欢的土制武器。后来互联网发达后,恐怖分子发现网上诸多教授制作炸弹的,材料从超市就能够买到,就纷纷去搞高大上了。

    甚至都不用这么复杂,到时候用防水的网兜装直接点燃的燃料球往海上的船只抛射就可以了。

    但小型的投石器装在双体独木舟上就成了难题,一是前面有硕大的三角帆挡着。从尾部发射当然是一种选择,海上颠簸起伏,压根没可能打中。如果抛中了,那多半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所以在海上装古代版本的火焰喷射器希腊火是比较合适的,或者是装弩炮,也就是大号的弩弓,前面装上燃烧球,打中了就是一团火。

    海上近距离攻击,陶罐做的燃烧弹投射,投枪也是可以必要的。

    王正从投枪上突然想到了拼刺刀。二战时期,小鬼子身高很多只有一米四五左右,拿着高于身体半截的三八大盖拼刺刀。矮人族和潮人武士可以持长矛做拼刺刀的攻击,而不是用刀剑。

    拼刺刀是一种突刺技术,非常简单,但需要勇气和熟练。攻击者双手持矛或枪刺,左脚向前,右脚发力,右手握住矛身提到胸前,左手顺势掌握方向,突刺对手胸腹。用左手带动矛身作挡和劈的动作,实际上就是三招:突刺、挑挡、劈杀。

    船上狭小,就用短矛和投枪;陆地就用长矛和投枪。

    王正基本上完善了海上和陆地战法后,在捕鱼和建设期间,就带着武士们训练。

    他的事情太多,只是找了几个强大的武士先教会,再吩咐他们去演练。

    部落里原来的族长并不一定是最强的,而是最公平的,因为他要负责分工和分配。王正安排了女祭司负责宗教和文化事务,就不再让她们插手其他具体事务,原来的各部落族长充当了官僚体系的中坚力量。武士阶层也开始出现,不过此时他们兼捕猎和战士的角色。工匠则独立了出来,只负责制造和建筑。妇女负责耕种、采集和纺织。

    恩雅负责管理女祭司们,族长们直接听命于王正。宗教权力、行政权力、军事权力彻底的分了开来,所有的权力归于王正一身。

    年底,王正设计的王国徽标。这是一只龙徽,是中国龙,代表天空、海洋和大地的神仆。

    天神是无形的,龙只代表祂伸出的力量。

    而神的标示则非常简单,是一个完整的圆。圆内代表人类已知的,圆外代表神所知的。而人类无论如何扩张,只能无限接近神的力量,却永远无法达到神的边界。这鼓励人类去发展,也告诫人类要谦卑。

    神殿的墙壁顶端用颜料涂抹了一个硕大的圆环。

    在水手们远航的夜晚,山顶会有一个硕大的圆环灌满了油脂,不断地燃烧,引导人们回来。

    岁月如梭,眨眼间就到了新年。王正把自己出现在这个世界的日子列为神教的节日。春节只是作为自己的一个纪念。他规定公历年为新年开始,以便后世能够协调日期。然后把春节规定为一年一度休息十五天的日子,根据农历来推断。

    春节的时候,他用帆艇上仅剩的面粉包了些鱼肉和猪肉饺子。这是马来矮人族抓捕送来的肉类。

    王正找了个借口,轰了恩雅下船,就留下孙大圣和自己相处。孙大圣已经长大了。很多时候只能蹲在自己肩膀,而无法挂在腰腹上了。因为那样会抓伤自己。

    他酿了些水果酒,在玻璃杯里放了冰块,喝了几杯,吃完了饺子。出来坐在船头,望着星空。月亮从来不肯在除夕夜出现,所以也不知道是故乡的月亮圆,还是此处的月亮更圆。

    多愁善感不是王正的习惯,尽管他曾因投机市场的生命失去,隐居了多年。那只是一些淡淡的抑郁,是价值观上的一些迷茫。在丛林社会待了半年后,就明白生存的不易和残酷,早就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