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隋帝杨广
字体: 16 + -

第九十五章 心疾

    “太子妃这是思虑烦多,忧愤成疾,按照下官的药汤治疗,也不过是略微缓解,此病还需长时间治疗,殿下勿忧。”

    御医向神色淡然的杨勇回禀道,床榻上躺着熟睡的元氏,杨勇带着御医出了寝室,低声说道:“今后便劳烦御医了。”

    御医连忙说道:“殿下言重了,不过是分内之事,下官先去煮些药汤,就告退了。”

    杨勇点头,目送着御医离去后,转身向寝室走去,但跨进的一刻,杨勇又缓缓的收回了脚步,目光有些复杂的看了一眼屋中的元氏,终于转身离去。

    本来躺在榻上熟睡的元氏却睁开了眼睛,有些凄凉的看了看空无一人的房子,又侧身假寐了。

    杨勇来到书房,早已经在等待的李纲迎了上去,正欲行李,杨勇却一把抓住李纲的手臂,笑着说道:“文纪无需多礼,快坐吧。”

    自从李纲上次成功的化解了针对东宫的流言之后,杨勇便对李纲大加重用,交给了李纲不少权力,李纲自然更加卖力的为杨勇效忠。

    “殿下,臣这段时间接管东宫六率以来,发现其中不少将领和殿下幕僚有些联系,臣便将他们清了出去,想来这些人没少烦扰殿下吧!”

    东宫六率是太子在京城唯一的一支力量,其重要性不明而喻,作为太子,暗自发展势力,实在是太难了,京中大大小小的势力都有探听消息的渠道,若是太子多养些探子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若要发展势力,那便是难如登天了。

    杨勇将太子六率交给李纲也不是草率而为,一直以来,李纲在东宫都尽心尽力的辅佐自己,这次更是大功一件,若是再冷落与他,那岂不是叫人心寒,外人看来,东宫更是赏罚不分,所以杨勇便将东宫六率交给了李纲。

    事实证明,李纲做的很好,正是因为做的太好了,杨勇这几天被几个幕僚天天上门叫苦叫冤,弄得是不胜其烦。

    杨勇端起茶杯,啜了一口道:“文纪不需要担心本宫这边,你只要将东宫六率整肃就好了,这件事情还要多仰仗文纪了。”

    自从上次流言一事之后,杨勇便下定决心,手中好歹要握着一支能用之如臂膀的力量,东宫六率作为太子名正言顺的下属,自然便进入了杨勇的眼睛。

    “对了殿下,臣扩充探子之后发现,京中有不少的晋王秘卫,有几人是之前晋王上报朝廷的,有册子可查,但是有一些却并没有名册,是否将这些人严密监视起来?”这段时日以来,杨广的秘卫因为要在京中发展,故而露出了些许马脚,被李纲无意中发现了。

    杨勇不在意的说道:“二弟的秘卫不需要担心,只不过就是一些探子罢了,而且在朝廷都登记造册了,管他们作甚。”

    杨广之前因为府中钱财不够,有担心自身安全,所以在朝廷的批准下组建了这支数百人的秘卫,但后来,因为秘卫扩大,只好将之前的大部分秘卫撒向各地,以图发展。

    其实在杨广指派了二十多个秘卫来京之后,各方势力早就察觉到了,但是由于这支秘卫并没有其它动作,而且又是在朝廷有名册的,所以众人在监视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就不在意了。

    “文纪,流言是何人所做,还是没有眉目吗?”杨勇瞥了一眼李纲,向他问道。

    李纲伸出端茶的手顿了顿,说道:“殿下,此事已经过去半月了,查到的势力纷杂,实在不好说是谁做的,难以判断啊。”

    杨勇将茶杯放下,询问道:“那文纪觉得是谁做的?”

    杨勇盯着李纲,他这么问,就是想试探试探李纲,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半月之久,但是要说谁的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怀疑的人选。

    李纲顿时眼皮一跳,心中琢磨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殿下,此事明显不是突厥和南陈所为,南陈现在自顾不暇,突厥之前入侵又没有劫掠到足够的粮食,现在为粮食一事正焦头烂额。”

    杨勇颔首说道:“不错,况且这两国的君主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情。”

    李纲接着说道:“至于老臣,他们和殿下有姻亲之好,自然不会做对殿下不利的事情,而关东士族与殿下交好,高仆射之子和殿下女儿婚期已定,也没有理由去做。”

    杨勇有些怅然道:“文纪也觉得是关陇贵族那群老家伙做的吗?”

    李纲干笑了两声,说道:“看来殿下早有猜测,臣是这么觉得,但是具体是何人,臣看不出来。”

    杨勇怫然道:“这群老家伙,自从父皇立我为东宫之后,一直都没有表态,这次更是设计这样的流言来陷害我!”

    杨勇扭头向着李纲一字一句的说道:“父皇昨天动了宇文氏的旁支,十余人全部处死!”

    李纲失声道:“难道是宇文述!?”

    杨勇咬着牙道:“没错,就是宇文述,不过父皇并不打算动宇文述,只是敲打敲打他罢了,真是便宜他了!”

    李纲低头盘算了一会儿,复又抬头苦笑道:“殿下,宇文氏动不得,若是动了,整个关陇贵族都会给陛下找麻烦,甚至可能还会更严重。”

    杨勇看了一眼李纲,他自然知道李纲所说的更严重是什么意思,关陇贵族手中掌握着不少的实权,若是逼急了,他们自然就掀起反旗了。

    “文纪觉得本宫应该怎么做?”杨勇向李纲问道。

    “拉拢关陇贵族,孤立宇文氏!”

    “孤立?”

    李纲肃穆道:“殿下,虽说关陇贵族一直以来都有改朝换代的实力,但是在我朝,他们就算拼死一搏,也没有多大的机会。对殿下而言,拉拢关陇贵族,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杨勇的眉头紧紧攒在一起,说道:“文纪有所不知,这关陇贵族向来都是保持中立,不会擅自表态,而且影响力最大的杨公又是一个老狐狸,虞公又被父皇看重,这二人肯定不会轻易支持本宫。”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