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隋帝杨广
字体: 16 + -

第七十六章 常朝

    所有官员依次进入殿中,向杨坚欠身行礼,口称“见过至尊”。这倒和杨广后世所见影视剧中,动不动就三拜九叩相差甚远。行礼之后,殿中又有坐席,官员们便跪坐在地,杨广亦是跪坐在杨勇身侧。

    杨坚坐在御床之上,扫过朝中大臣,最后将目光投向了杨广,细细端详了一番,有些感慨的说道:“晋王回来了。”杨广见此人四十余岁,面色威严,但眼中尽是慈爱之色,知道他便是父皇杨坚。当即直起身来说道:“父皇,儿臣……儿臣回来了。”

    杨广话语之间竟然有些哽咽,他本就继承了杨广的记忆,见杨坚语气中满含着一个父亲对久未归家的儿子的期许,故而哽咽起来。杨坚见此,含笑说道:“并州苍凉,晋王磨练一番还是有些作用的,都长的高大了许多。”

    杨勇接话说道:“刚才阿摐在殿外唤我,我竟有些认不出了。”杨坚在上方皱了皱眉,斥责道:“太子!你弟弟已经封王开府,休要如此!”

    杨坚一番话下来,杨勇眼中喜悦之色渐去,唯唯诺诺,不在多说。杨坚本来满心高兴,但此时在杨勇的率性所为下也是淡了不少。这阿摐是杨广的小名,杨坚和独孤称呼本就理所当然,但此刻上百朝臣当面,杨坚都称杨广晋王,东宫却言阿摐,这让杨坚有些恼怒。

    杨坚拿起案牍上的几份战报,称赞道:“此次抵御突厥之功,富仁和晋王当居首功。如今突厥已经全面撤军,不过亦有数地被劫掠,晋王还不知道吧?庆则,你给晋王讲讲。”

    杨广疑惑的转头看去,一个官员直起身,手中拿着笏板,将数月发生的战争娓娓道来。虽然官员们都是多多少少的听说了一些,但远没有知道的那么详细,所以都十分认真的听着。

    原来,战争远没有杨广想的那么简单,光是河北一地就不止云州一处战场。五月,营州高宝宁带领突厥兵攻击平州一地,与平州僵持一月有余,最终退走。而在西北地区,有三十余万突厥大军进犯,沙钵略率领十余万大军被达奚长儒击退之外。还有第二可汗、阿波可汗、步离可汗等所部二十万大军,成功的击败冯昱、李崇、叱列长叉等将领,而临洮和豳州等地被突厥劫掠。

    于是,在这次突厥入侵的战争里,达奚长儒和晋王杨广的战绩显而易见,是击退突厥的首功之人。杨广听到目瞪口呆,心中惊讶不已,他以为自己这次的战功应是第一,却没有想到,还有一个如同开了挂一般的将军,率军两千却突厥十余万大军,着实不可思议。

    杨广见那大臣说完,感慨道:“想不到我朝有如此刚烈将军,孤王叹为观止。”那大臣含笑奉承了一句:“晋王亦是不差,以五千之众斩突厥万余,筑京观以震异族,令下官神往,恨不能随晋王一同厮杀。”

    杨广打量了一番这个大臣,三十余岁的年纪,略有些熟悉的面容,这才想起这人是谁。虞庆则,隋朝大将军,英武刚毅,文武极其出色,是创隋大臣之一。虞庆则被任命为内史监右仆射、吏部尚书、京兆尹,封彭城郡公,而且还是最近刚动工营建大兴的总监,一身而兼三要职,其见重之深,由此可知。

    杨广立即谦虚了两句,虞庆则满带欣赏的目光看了着杨广,有向杨坚禀报了长安近来发生的一些案件。杨广起初凝神细听,但不久就大感无趣,一个个朝臣向杨坚事无巨细的禀报着大隋近几日发生的事情,杨广却是熬得浑身难受。在不经意间,杨广看见自己的兄长杨勇已经在坐席上昏昏欲睡,眼睛欲闭欲睁,俨然一副马上就要睡过去的样子。

    好在这种大朝只是禀报,递呈奏折,不过就是半个多时辰,大朝便结束了。但百官们却还是没有下班,还需要日常处理公务,所以杨广和一些大臣寒暄之后,便向宫外走去。本想着尽快回府补觉,但被身后匆匆赶来的一个宦官叫住,说是至尊单独召他相见。

    杨广跟随宦官来到偏殿之后,发现除了杨坚,独孤皇后也在,太子杨勇正站在下面看着走进来的自己。杨广还未行礼,就被匆匆站起身走过来的独孤皇后一把拉住。独孤皇后眼中尽是疼惜,双目中隐约含着泪水,说道:“阿摐长高了,也变得有些黑了,阿娘……阿娘却是一年多未见你了,想煞阿娘了。”

    独孤皇后说道后面,终是有些控制不住,眼泪依着脸庞滑落下来。而杨广嘴唇颤抖了几下,虽然什么话都没有说,但是喉咙中发出了呜咽之声,双目含泪。独孤皇后又絮絮叨叨的说着话,杨广在一旁认真的听着,这一番叙述离别之情却是花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

    独孤皇后坐回之后,杨坚含笑说道:“阿摐这次立下大功,想要什么赏赐?”杨广心中大喜,但表面不露分毫,平静的说道:“孩儿有几件事情想要父皇答应,赏赐便免了罢!”

    杨坚闻言一愣,有些疑惑的说道:“什么事情?竟让阿摐不要赏赐?”杨广心中斟酌一番,缓缓开口说道:“孩儿麾下史万岁,现在仍是待罪之身,此次击退突厥史万岁有功劳,望父皇赦免。”

    杨坚点了点头说道:“你捷报所呈,史万岁确实立下大功,勇武至极。朕对他有些印象,似乎与昔日尔朱绩谋反有些关联,但牵扯不大。这次又有军功在身,朕待会便让刑部赦免即可,你且说其它事。”

    杨广接着说道:“孩儿此番所领之军,是从整个河北道挑选而出。孩儿想将这支军队单独列出,组成骁果军,并升徐烈、史万岁二人军职,让此二人统率。而且这支军队自此专职训练,不同于府兵。”杨广知道兵权一事较为敏感,也不敢多说,只是以徐烈和史万岁之名义向杨坚提出这个请求。

    杨坚听完,深深的皱起眉头,但还是点头说道:“不过数千人罢了,这支军队实际上是招募而来,单独与府兵也可。但是府兵和募兵孰优孰劣,此时谈论却是为之尚早。这支骁果军不可擅自扩编,先维持目前规模。史万岁和徐烈都有军功,朕会让兵部着手办理。可还有其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