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隋帝杨广
字体: 16 + -

第三十九章 东宫(下)

    如间水袖甩将开来,漏出舞娘的脪菡雪嫩的胳膊,舞娘身子柔柳一般,衣袖舞动,似乎有无数花瓣飘飘荡荡的凌空而下,飘摇曳曳,一瓣瓣,牵着一缕缕让人心醉的沉香。

    唐令则见众人看的认真,只有李纲目露不屑,微微一笑,走到乐师前面,伸手拿过琵琶,开始弹奏起来,琵琶声骤然由缓变的柔媚。

    舞娘们的玉.臀如莲花的花开瓣颤,衣摆处开裂部分露出了洁白的双腿,十指纤纤,从繁花抹胸纱衣处缓缓落下,忽而直身,扭动后臀,双臂飞舞,又挺起前胸,如飞燕一般灵动。

    这时唐令则高声唱道:“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

    回眸入抱总合情,痛痛痛。

    轻把郎推。

    闻声渐颤,微惊红涌。

    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成颠狂……

    动动动,

    臀儿相兜,

    唇儿相凑,

    舌儿相弄……”(抱歉,实在找不到这哥们唱的艳诗小调《赋媚娘》)

    杨勇身旁的云昭训听着这首艳诗,俏脸粉红,白了一眼唐令则。又环中抱着杨勇的手臂,与自己前胸柔软之处轻轻摩擦,吐气如兰,将杨勇的大手放在自己的玉腿上,杨勇狠的一抓,云昭训轻声惊呼,瘫软在杨勇的怀中,眼波流转,十分勾人,含眉浅笑,让杨勇不可描述的部位猛的顶在了云昭训的侧身,云昭训颠怪的看了一眼杨勇。

    杨勇此时那还忍的住,在为首舞娘的一声惊呼中,拉着舞娘和云昭训往内间走去。

    李纲突然重重的将酒杯拍在案牍之上,起身忽的一脚,将案牍踹翻,翻身而起,扬天悲笑。唐令则弹奏琵琶的声音因为李纲这一番动作骤然停下,舞娘们则吓得纷纷跪地。

    杨勇恼怒的回头看着李纲,李纲丝毫不惧,声音中带着忍无可忍的怒意:“殿下何等荒唐!唐令则身为宫卿,职责是辅佐教导殿下,如今在这大庭之府,扮演倡优,进淫声、秽视听。此事若是至尊知道,他岂不是天大的罪责,到时必然连累殿下!臣请求速治唐令则之罪!”

    杨勇重重的“哼”了一声,不以为然的看着李纲,说道:“本宫今日开心,你休要多管!”

    唐令则放下琵琶,冷笑道:“李纲,今日之宴本就为玩乐而设,你如此多言,不怕扰了大家的兴致吗!”

    “唐令则!你个奸妄臣子,身居太子左庶子一职,不思回报天恩,竟然如此下作,以艳歌鹰犬取悦太子,真乃奸人!”李纲走到唐令则面前,手指着唐令则的鼻子高声大骂,直骂得唐令则嘴唇微微颤抖,脸色铁青,一时之间倒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文纪,你休要放肆!这是东宫,太子殿下就在你面前。”邹文滕一脸不满的站了起来,饶是谁被搅了这种兴致,都会不满,接着说道:“若是你不爱看,你不爱听,为何你下体阳物勃然柱立!?”

    席间众人闻言望去,见李纲下面支着一个小帐篷,纷纷掩嘴低笑,杨勇更是弯下腰去大笑不止。

    李纲低头一看,刚才一幕从脑海中闪过,小帐篷忽的猛然抖动数下,比之前更加挺拔几分。

    李纲面色由红转黑,羞怒不已,喝道:“诸位既然取笑我李文纪的一片赤诚之心,那在下就不奉陪了!”说完转身昂然离去,竟让众人笑声戛然而止,片刻后,笑声又传了出来,却是比之前更加猛烈。

    李纲出得东宫,此时夜幕降临,长安陷入一片黑暗,回头看着灯火通明的东宫,脸色阴晴不定。转而低头瞧着小柱子,举起手掌,左右开弓,扇的小帐篷摇摇欲坠,晃动不已。

    “难道东宫就察觉不出二圣对他好女色,喜奢华不满已久吗?”李纲沮丧的低声说着,像是在之前的宴席上喝多了酒一样,步伐虚浮的向着黑暗的前方走去。

    第二天中午,李纲被东宫侍卫传唤到了杨勇面前,此时的李纲昨夜怒气未消,面色不豫的朝着杨勇行了一礼,杨勇见状,起身走上前去,露出一丝微笑说道:“文纪还未消昨夜之怒吗?罢了罢了,本宫现在向你道歉,昨夜是本宫行事过于荒唐。”

    李纲心中涌起感动,面色也逐渐开朗,说道:“殿下无需向臣下致歉,望殿下远离如唐令则那般奸妄小人便可。”

    杨勇抓着李纲的手,点头应付,之后向李纲说道:“今日父皇想将旧齐逃亡的百姓迁移北方边疆,在朝堂之上让我写一道奏折,此事还要拜托文纪帮我写上一道。”

    李纲闻言皱起眉头,问道:“至尊难道想将数十万百姓迁往边疆吗?”杨勇点头道:“没错,父皇让我的奏折就是应该如何将如此多的百姓迁移边疆,所以我才找来文纪。”

    李纲摇了摇头说道:“不可,殿下,此事万万不可。殿下我帮你写一道规劝的奏折。”

    “规劝?可是父皇……”杨勇说到这里,猛然明白,要是将这旧齐数十万逃亡百姓迁往边疆,那大隋将会丧失整个旧齐区域百姓的民心,杨勇接着说道:“好,那就麻烦文纪帮我一道规劝的奏折。”

    皇宫内,杨坚凝神看着东宫的这道奏折,不时面露沉思,忽而爽朗大笑:“甚好甚好,窃以导俗当渐,非以顿革,恋土怀旧,民之本情,波迸流离,盖不获己。说的好!”

    正在一旁看文史的独孤皇后闻声疑惑的说道:“陛(bi四声,不念di,不要被影视剧洗脑)下在读什么文章?读的如此高兴?”

    “不是文章,是晛地伐的奏折。”杨坚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独孤皇后,对杨勇大加赞赏:“之前朕想将旧齐逃亡庶民迁移至边疆,晛地伐上了一道奏折劝谏朕。晛地伐说,百姓哪有不想安居乐业之理?旧齐的逃亡百姓皆由不堪苛政而起,若代之以宽和仁厚之政,自然无事。如果强行北移苦寒之地,诚恐流离愈剧,奔窜愈烈。说的好,未曾想,晛地伐处理政务愚钝,但是在一些大事上却是有如此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