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隋帝杨广
字体: 16 + -

第二十八章 大宴

    杨广的这个大宴着实有些寒酸,确实也是没有办法,穷。杨广的常服只有五六套,先前刺杀时那一套被损坏,实在是没有办法穿了,破破烂烂的,杨纬之也看不过去,所以就扔了。其余几件常服那是多多少少都有些补丁,而且有些大,因为这样可以多穿一段时间……

    之前杨广出去十几天,本应该能上四五道肉菜,但杨纬之想了想还是上了六道肉菜,又拿了三壶酒。终于领着四五个端菜拿酒的仆人浩浩荡荡的走向了杨广宴请李靖裴寂的前厅。

    李靖和裴寂在得到仆人的传话之后,就赶来拜见晋王了。杨广看见他们也是有些惊讶,一个十二岁左右,另外一个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但二人不卑不亢的态度让杨广也有了些好感。

    李靖和裴寂见杨广穿的衣服虽然布料较好,但身上却有几个补丁。二人有些惊讶的对视一眼,但也不提这事,跪坐一旁,看向晋王。

    杨广穿这套也是没有办法,除去之前完好却被损坏的那套常服,余下的也就此时身上穿的这套补丁少一些。见李靖裴寂脸上惊讶之意,杨广含笑说道:“二位可是猜测孤王堂堂一个晋王,所穿衣物为何如此寒酸?”

    “不敢。”二人直身一礼齐声说道。

    杨广摇了摇头,解释道:“如今大隋新立,万民苦战已久,我大隋若要国富民强,还需要从微末之处做起。若天下所有官员都有节俭之风,那便是万民之福。想我大隋,南有陈朝未统,北有突厥蠢蠢欲动,只得以节俭来克制己身,时刻提醒自己万勿不可懈怠。遑论孤王的衣服有补丁,就连父皇的天子常服都有补丁!”

    其实原来的杨广并不大喜欢节俭,只是一直听从自己父皇母后的话,但是后世杨广雕丝一个,老干妈下米饭都不知道吃过多少回,有肉吃咱就吃,没肉吃也就罢了。像衣服外在的这些东西,有什么就穿什么咯,反正冻不死。

    但在李靖和裴寂眼里不一样啊,杨坚杨广是什么人,那是这万里江山的主人啊。看见晋王和天子竟然如此简朴,顿时心中感佩之至,暗道这晋王和天子是真正的为天下着想,爱民如子的人,像这样的人主,必然是一个明君。

    就在这会,杨纬之的酒菜大部队来了,只见六个肉菜满满当当,三壶美酒放于桌上。杨广当即喜不自禁,端起酒杯,笑道:“二位,这等大餐孤王也是只有年末回宫之时才能吃到的,来,我三人当满饮此杯!”

    是的,杨坚出身可以说是十分高贵了,但皇宫之中简朴之风素行。所以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大宴时,杨广才能吃到这么多的肉菜。

    李靖和裴寂喝完这酒,裴寂还好,毕竟自己家里也是比较贫困,可李靖官宦人家啊。好酒不是没喝过,而晋王的这酒,连好酒的屁股都赶不上,这只比昨夜他和裴寂喝的酒好了一等。李靖看着身上打着几个补丁,正一脸陶醉的杨广,不禁有些感叹,这等好的大王和天子从哪里去找。

    “二位伴读,孤王有意学些武艺,所以决定明日之后每日都在兵营中操练,日落而归,二位伴读不知可否随孤王在兵营中操练?”杨广这个想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昨夜遇刺,给他心里留下阴影,觉得还是得学一些防身之术,不然下一次遇刺还是只能坐以待毙。

    李靖本就对军务极感兴趣,自无不可,当即就答应了下来。可是裴寂却是扭捏道:“殿下容禀,我对书籍经史十分喜爱,还望殿下将我置于王府研读。”

    杨广撇撇嘴说道:“孤王府中书籍甚多,若裴伴读有兴趣,自然随时翻阅。但与兵营军士一同操练之事,却也是为了你好,即能学些防身之术,又能熟悉军务。研读书籍一事,大可以操练之后回府研读。孤王管你灯油足够,如何?”

    裴寂心中虽然有些不乐意,但杨广都这样说了,不好拒绝,只能答应了下来。

    宴中杨广有意试探李靖和裴寂的学识,而二人对杨广观感极佳,卖力的炫耀自己。郎有情,妾有意,最终三人聊的十分尽兴。唯一不足的就是酒少了些,杨广这里起初并不是没有好酒,只是被王韶全部没收了……

    而杨广在和二人的一番谈论下来,对这二人的才华更加赞赏。李靖文武才略极其出众,就连韩擒虎都拍手称绝道:“可与之讨论孙吴之术的人,只有你。”而裴寂更是有王佑之才,所以杨广对这二人学识也是叹为观止,假以时日,这二人必居高位。

    宴席散了之后,杨广却神采奕奕,在杨纬之再三劝说下,才告别李靖和裴寂,回到寝室之中。

    杨广回到寝室,放松的在睡榻上将自己摆成一个大字型。白天酣睡一天,此时却是翻来覆去睡不着,但杨广的心中充满希望。

    是的,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均田输籍、大索貌阅、兴修水利、精耕细作,在有了坚实的农业为基础,又有取消入市税,取消盐、酒官府专卖,统一钱币来繁荣工商业,而且万物维新一事也已经起步。现在他可以放心地让军队操练,驰骋草原,消灭突厥,平定天下,让大隋在这个时空依旧走上巅峰!

    要知道在开皇年间,正是大隋王朝成功瓦解并给予突厥沉重打击的时期,今年突厥将会有四十万大军来进犯,杨广不介意去和他们较量一番。突厥进犯,因为国内可汗、部落众多,不可能合兵一处,这也给了杨广一丝机会。

    而且明年,也就是开皇三年,杨广可是记得大隋王朝发动了八路大军大举反攻突厥的。如果自己能在今年有所建树,未必不能够在明年建功立业,见证大隋的辉煌到来!至于更遥远的事情,杨广也不愿意去想,先解决了突厥这个大难题再说,还不知道在突厥如此众多的军队进攻之下,又会有多少人流离失所。

    自己先前在并州视察民情时,就见到了不少的流民,虽然一直走的是小路,未走官道。但由此可见,这些流民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