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隋帝杨广
字体: 16 + -

第二十五章 寒门裴寂

    蒲州桑泉,在一所普通泥瓦所制造的院子内,一个估摸十二三岁的总角少年匆匆走进一间房屋。那少年进屋后,犹自不放心,又将头伸出去看了看四下无人,随即回身,放了几个响屁。

    这少年正是裴寂,裴寂心中暗爽,又埋怨自己吃了太多的豆子,这才会如此。随即裴寂兴致勃勃的拿起木架上的一卷竹简,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泥瓦房内,黄泥墙上有些地方已然脱落,露出了泥胚和稻草。房间里靠墙立着好几个木架,每个木架上面都整齐的摆放着一卷一卷的竹简,数量颇多。

    就是这所丝毫不起眼的泥瓦院子,里面住的人却是赫赫有名的河东裴氏,裴寂出生于裴氏西眷一房,祖父时还算有些名望,到了父亲一辈却渐渐没落,父亲又早逝,于是裴寂自打记事起家中似乎一直就是这么贫穷。

    而家中几个哥哥也是以耕田为生来养活自己,裴寂对所谓的河东裴氏可是一点归属感都没有,但几个哥哥却是以此为傲,于是裴寂之后也不表明态度。

    不知为何,此时正当下午,裴寂却昏昏欲睡,就在不知不觉中,竹简掉落在地,裴寂已然睡了过去。

    说来奇怪,他睡梦中梦见自己正往长安走去,途径一个名为华岳的寺庙,自己便到庙中祷告道:“我穷困至此,诚心拜谒,希望神明有灵,指出我的命运。如果富贵有望,就给我降下好梦。”当夜,裴寂寞在梦中入睡却又梦到一个白头翁对他说:“富贵在即,你最终会位极人臣!”

    裴寂猛然惊醒,心中惊讶不已,发现自己做了一个梦中之梦,殊为奇特。而此时却日落西山,裴寂大叫一声,也顾及不了之前那个梦了,匆匆的跑去厨房为几位哥哥下厨。

    院门处传来谈笑声,却是裴寂的两位兄长回来了,看起来心情不错。见裴寂此时仍在厨房忙活,年长的皱着眉头在院子里大声道:“玄真,你这一天在家里连顿饭都做不好吗!?”

    “大兄,做好了做好了。”裴寂擦去额头上的汗,端着两个碗小跑了出来:“大兄莫怪,一时看书入神忘了时间,稍迟了些。”裴寂的大哥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哼了一声,而另外一人朝裴寂笑了笑,拿了过来,裴寂又小跑回去,端了菜过来。

    裴寂忙碌完之后,坐在二位兄长身旁吃了起来。裴寂三人还没有吃多久,就听见院门处传来声音:“这里便是裴寂的住所了。”

    三人好奇的朝门外看去,见是本县的县令跟在一个二十岁左右军士打扮的男子身后,三人不敢怠慢,连忙放下碗筷,起身拜见县令,又暗自猜测这位军士是何人,竟然连县令都给他领路。

    这个军士乃是杨广的一个侍卫,那日王韶举荐之后,又写了一份书信,杨广就派了一个侍卫拿着书信去接裴寂。

    侍卫看着眼前三人,问道:“你们三人,何人是裴寂裴玄真?”裴寂此时不过一个总角少年,见侍卫腰间挂剑,以为是哪个豪强的手下,但自己从未与什么豪强有过交际,就连裴氏都不与自己家来往。所以强自壮壮胆子,正打算站出来时,裴寂的长兄却向前一步问道:“不知阁下找裴寂何事?若是裴寂闯了祸,我是他的长兄,可以一力担待!”

    裴寂的长兄虽然平时严厉些,但对自家的两个弟弟也是有兄弟之情在的,且不说裴寂在一旁虽然感动,但摸不着头脑之时,那侍卫嗤笑一声道:“闯什么祸,晋王殿下听闻裴寂聪慧,让裴寂去做一个伴读,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晋王?裴寂可不知道晋王叫什么,但好歹是天家的至亲,裴寂大哥也松了一口气,喜不自禁的就把一脸茫然裴寂拎了出来,说道:“他就是裴寂裴玄真,三弟自幼聪慧,却不想晋王殿下也有所耳闻。”

    侍卫将王韶的书信递了过去,半信半疑的看着眼前的小孩,总觉得自己怎么看都看不出来他哪里聪慧了。

    三人将王韶书信一一传阅之后,心中也是记下了王韶的这份恩情,原来王韶在桑泉本有些资产,书信中言明,裴寂走了后,这些资产全部归裴寂的哥哥所有。这对于这个挂着豪门的破落户不失为一个天大的喜讯,而裴寂自然心中对王韶感激更甚。

    “阁下远道而来,今日天色以晚,不如今天先在陋室以作歇息,明日一早在带着三弟前往晋阳如何?”裴寂的大哥提了这么一个建议。侍卫见此时却是赶路以晚,也不在坚持,道了一声谢,应承了下来。

    县令一旁见此事完毕,也是道了一声别就施施然的走了。三人本欲邀侍卫一同吃饭,但侍卫先前已经和县令吃过,于是不在坚持,匆匆吃完,便带着侍卫到了这几间中最好的房子,客房。

    月落枝头,裴寂睡在柴房里,很是兴奋,因为白日自己所做的梦中之梦此刻却是实实在在的实现了,富贵在即,富贵在即!裴寂呢喃着这四个字,心中臆想着晋王的模样和为人,却是怎么也想象不出。终于,午夜时分,裴寂这才抵挡不住困意,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顶着黑眼圈的裴寂和两位兄长一一告别,恋恋不舍的跟着侍卫上路了。没几日便到了晋阳城,也见到了王韶,和王韶一阵话语之后,又有人带着自己在晋王府的一间别院里住了下来。

    裴寂满怀兴奋的等了两日晋王,这晋王是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裴寂按捺不住,向下人打听之下才知道晋王出去视察民情去了。顿时,裴寂的心里对晋王的印象又好了几分,不仅识得我这种人才,还十分看重庶民,应该是一个贤明的大王(隋朝已有大王称谓,不过出现较少)。

    就在一天早上,裴寂正打算出门逛逛时,一个王府仆人领着一个比他稍大的少年来到了别院。裴寂好奇的看着他,这个少年对裴寂的好奇报以微笑,在少年答谢仆人之后,裴寂走上前去道:“阁下是来做晋王伴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