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隋帝杨广
字体: 16 + -

关于本书称呼问题

    皇帝:西汉称呼县官,东汉称国家,隋称至尊、陛下或主上,大多以至尊称呼。自称可用“朕”“我”“吾”等,其实作者查阅资料后,发现皇帝很随意,有些皇帝正式场合偶尔自称都会出现“我”“吾”这样的自称。

    皇后:隋朝资料文献奇缺,能参考的不过隋书,资治通鉴还有一些论文等,作者认为“殿下”最合适,皇帝可称呼“夫人”。

    太子:称“大王”“殿下”“东宫”,自称“本宫”“孤”。

    诸王:称“大王”“殿下”,自称“孤王”“本王”。

    资料:

    上又问鼎:“诸儿谁得嗣?”答曰:“至尊、皇后所最爱者,即当与之,非臣敢预知也。”上笑曰:“不肯显言乎?”

    

    皇后泣曰:“公言是也。我儿大孝顺,每闻至尊及我遣内使到,必迎于境首。……”

    

    述曰:“皇太子失爱已久,令德不闻于天下。大王仁孝著称,才能盖世,数经将领,深有大功。主上之与内宫,咸所钟爱,四海之望,实归于大王。……“

    父母:可称呼“大人”“阿耶阿娘”,“爷娘”,相信很多人都读过《木兰诗》,史学家普遍认为这是北魏的一篇民间文章,其中出现的“爷娘”,就是父母的意思。

    官员:尊称姓加公,如王公,或姓加官位,如高仆射,或可称阁下,汝也是可以的。

    百姓:对于老百姓的称呼太多了。

    1、黎民:如《诗经·云汉》:“周有黎民,靡有孑遗。”《齐桓晋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2、又称“黎氓”:《北齐书·颜之推传》:“何黎氓之匪昔,徙山川之犹曩。”

    3.又称“黎苗”,《后汉书·邓皇后纪·毅上安帝书》“菲薄衣食,躬率群下,捐膳解骖,以瞻黎苗。”

    4.又称“黎甿”:唐钱起《钱考功集·入送李评事题漳州使幕》:“幕下由来贵无事,伫闻谈笑静黎甿。”

    ……太多了,就再说本书中多次会出现的庶民:

    1.“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

    2.“庶民”,《诗·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3.“庶人”,。《教战守策》:“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

    宦官和宫女还有家中奴仆一般称呼“奴婢”。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