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金王朝
字体: 16 + -

第六十六章 花解语的往事

    这章是补充架空的原因,为什么李唐没了,因为被灭门了,所以改变了部分历史,下面的可以不看,因为写的不是很严谨。

    时间回到两年前,长安,杨广正在御书房跟丞相,大学士,太傅他们在书房里商量平叛,现在的大隋已经没有多少地盘了。

    北面是大元候金木真,镇守边境,暂时还是自己人,南方是李渊,东面是李密大军。

    加一些零散的叛军,西面的杨玄感,窦建德等,大隋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际,号称百万禁军的大隋王朝,早已腐朽不堪,实际上七十万都不到,好多都是老弱病残。

    大元候掌管着边军抵挡突厥,出来平叛的就是宇文成都,号称大隋第一勇士,可惜有勇无谋,被李渊父子,坑杀在洛阳城外。

    之后窦建德杨玄感联军先一步攻下了洛阳,李渊父子迟了一步,因为说好,谁先攻下洛阳,算谁的,不过,窦建德联军捡便宜的做法,让李渊很不满意,之后这联军不欢而散。

    收到洛阳被攻下的急报后,杨广只能召集宰相等人来御书房商议,正好给杨广送补品的杨如意也留了下来,在一旁旁听。

    “众位卿家,宇文成都已经战死,可有良策。”杨广也是无奈,朝中已经没有可用的大将,重文轻武的后果就这样体现出来了。

    听到杨广的问题,下面的大臣个个鸦雀无声了,没办法,能打的没有几个了,皇室亲族基本都在平叛中战死,他们身为文官,弄嘴皮子还没问题,打战就没办法了。

    而且镇守一方的大将好多投了叛军,没叛的都是镇守边疆的,亲族没多少能用的,有点能力的都死在平叛上,已经没多少人了。

    有些虽然没叛,可是也是那种听调不听宣的那种,杨广又没有能力收拾他们,又不能逼反他们。

    这时,在旁边的南阳公主突然出来请战,“父皇,儿臣愿意领兵去平叛。”

    “如意,下去,不可胡闹。”杨广看杨如意居然出来请战,又气又开心,气的是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出来胡闹,开心的是杨家的人还是有血性的。

    “父皇,请答应儿臣,古有木兰替父从军,为什么儿臣不可以。”杨如意从小就很聪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跟平庸的太子杨昭不同。

    当年太傅教太子兵法的时候,杨如意也在旁听,学的比太子还好,杨昭虽然不够聪明,可却是个好哥哥,从小就很宠杨如意。

    太子意外坠马去世后,杨如意哭了好多天,虽然看是意外,杨如意不相信太子哥哥是意外死的,查了很久都没查到。

    “听话,下去吧,打战不是过家家,不可儿戏。”杨广直接拒绝了杨如意的要求。

    这时丞相陆正风给了一个建议,“皇上,何不请靠山王出山。”

    杨广一听有戏,靠山王杨林一直是大隋王朝的支柱,虽然已经七十岁了,可是身体一直很健朗,只好听从了丞相的建议,请了靠山王杨林出山。

    派了福公公去了靠山王府请了杨林过来,当杨林听到皇帝找自己,衣服都没换,直接跟着福公公来到了御书房。

    “微臣叩见皇上。”

    “叔父免礼,小侄想请叔父出山挂帅平叛。”杨广直接跟杨林说明来意。

    “臣领旨。”杨林接了圣旨后,也不多说,拿着杨广给的兵符和圣旨后,召集人马,粮草,直接带着五十万禁军出发了。

    杨如意挂帅没戏,不过杨广还是给杨如意要了一个位置,监军,这个位置一般都是太监的,不过,靠山王信的过,刚好南阳公主请战,就让她去了。

    最后杨广还是给杨如意监军的职位,由靠山王杨林挂帅,杨林虽然年老,也是个有本事的人,一路上,零散的反王,直接被灭。

    靠山王确实厉害,趁窦建德跟杨玄感为争谁入主洛阳闹的不开心的时候,直接夜间派一队人马,夜间偷偷的打开了城门,直接攻下了洛阳城。

    俘虏了正在睡觉的窦建德跟杨玄感,直接选择当场击杀,连带着那些死忠份子一起杀掉,剩下的全部收编,五十万大军不仅没有越打越少,反而多了起来。

    收复洛阳后,接下来就是瓦岗寨了,将近五十万大军攻打瓦岗寨,任谁都扛不住,虽然瓦岗寨对外号称有百万人马,其实都是农民。

    能打的不到二十万,被五十万人马围攻,只能选择死守,可惜的是杨林只派少量的兵马骚扰偷袭,大队人马只围不打。

    每天骚扰几次,让瓦岗寨的人疲于应对,然后乘机烧了瓦岗寨的粮仓。

    瓦岗寨本身就没多少粮草,这么多人吃喝拉撒,哪够,李密只好拿出最后的粮草,让大家吃个饱饭后,让大家跟他突围。

    李密众人逃到了麒麟山,山林路线复杂,可惜杨林太过自负,忘了逢林莫入的忌讳,直接追入林中,虽然击毙了李密众人,可惜被前来救援的罗成一个回马枪刺死。

    后被李渊的兵马埋伏,带了五十万大军,留了二十万给杨如意镇守洛阳,最后只逃了二十万回来,不过,李渊也没多得多少好处,虽然埋伏成功,手下大将在乱军中战死不少,杨林的死,不仅葬送了大隋王朝最后的大部分兵马,加速了大隋王朝灭亡的时间。

    杨如意只好领了帅印,收留残兵,整顿好后,留了二十万镇守洛阳,防止李渊攻城,让杨素镇守,自己带着二十万大军继续平叛,三方叛贼看似只剩李渊一伙,其实暗流涌动,很多暗地里的势力开始浮现出来。

    杨如意最后决定,先攻打太原,李渊的老家,断了李渊的后路,可惜不知道被谁出卖,被李渊知道了,在太原跟李渊决战,最后双方打的两败俱伤时。

    被不知道身份的军队埋伏,李渊一家子全部战死,杨如意靠自己的贴身丫鬟冒充自己自杀身亡逃过一劫。

    突然冒出了几股势力围困长安城,剩下不到十万禁军只能防守,不能进攻,没办法,只好请大元候来救驾。

    而大元候出兵救驾后,虽然解围了长安城,可是大元候向杨广请求退位,告知杨如意最后的大军已经全军覆没。而杨广得知杨如意跟李渊同归于尽后,心灰意冷,答应了退位让贤。

    直到杨如意的尸体被运过来后,看到尸体后,杨广就知道杨如意没死,不过装作杨如意已死的样子,举行了葬礼。

    从此以后,自领逍遥王,在长安远郊的一座府邸里养老,那座府邸就是以前杨如意的一处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