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苏云传
字体: 16 + -

第五十章 事发

    第五十章  事发

    王芬此人是个理想主义者,就好比初中生做数学题;他认为只要劫持了天子,那么就能改立合肥侯,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听了苏云的话,王芬原本心底的设想有些崩塌,他不忍心让自己多年来,在心中苦谋的策略作废。赶紧强行为自己增加着信心。

    “孙婿啊,不知道那二何将军,你可能敌?”

    苏云听着老人和蔼中带着期盼的颤音,心中犹如十万头草泥马在狂奔啊!

    何进身为大将军,将天下武事,掌管着中央禁军,又有何苗为辅。倒不是说他们军事能力有多强大。可是至少你得给我点资本啊。

    苏云如今只有中山国一郡,而且手下多是新兵。你讨贼的时候,可以征调附近州郡民夫徭役帮忙,可是如今这是造反,立刻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让自己以这一郡之地抗衡天下?至少给几年发育啊?好比你拿着一个大后期英雄薇恩,一把多兰剑,你去单挑满级六神装的瞎子。

    拿什么去和他们斗?

    “大父,如果两军对垒与野,不算诸多条件的话,我还有信心同二何将军一战。”

    虽然苏云心中想着麻卖皮,嘴上还是笑嘻嘻。

    怎么打,无论是旁边的刘虞加上公孙瓒,还是老当益壮的黄甫嵩,再不济调并州刺史丁原和吕布来,哪怕是董卓,现在的自己都吃不消啊!

    听着苏云咬重‘诸多条件’这几个字,王芬心中也有些慌乱,只得挥挥手,示意苏云退下,自己心中再好好思量一下。

    是夜,驻扎在城外的苏云,在抬头望着天空发愁。

    漫天的星星闪烁着独属于自己的光芒,点缀着漆黑的天幕,皓月当空,尽显着自己万众瞩目的光华,好似群星的统帅一样。

    赵云作为苏云的贴身侍卫,看着面对浩瀚夜空而愁眉不展的主公,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规劝。

    冒然带兵至邺城,说是剿贼,但是赵云怎么感觉都不太像,哪有剿贼先来都城集结的?又不是出征誓师。

    而且今日随同苏云入城的所见,也都处处透着诡异。

    “子龙,你说,是这月亮大,还是星星比较大?”面对苏云突如其来的,莫名其妙的问题,赵云虽然很不理解其用意,还是老老实实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当然是皓月大,而星星小。”

    苏云听后,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是啊,世人都知道月亮比星星大。难道自己和他讲解一下行星、恒星、卫星,天体?估计人家第二天,哦不,连夜就吓跑了,还不把我当作神经病。

    “那太阳和月亮哪个大些呢?”

    “这个吗~”赵云在思考着,想来他平时也没有去对这两者做过任何比较,就好比现代人,你会去关心霸王龙长了多少颗牙齿么?

    “日月同辉,他们大概是一样大的吧!”

    赵云给出了一个自认为正确的答案,询问似的看着苏云。

    “子龙,我说的话你会相信么?”

    “信,但凡主公说言,云都信!”

    苏云没有去问他为什么,因为历史对赵云的评价,注定他不会是一个喜欢拍领导马屁而说谎话的小人。

    “太阳要远远比月亮大出很多。”

    苏云干脆找个地方做了下来,对着远处的营卫喊道:“给我取些酒菜过来,我与子龙同饮。”

    赵云想要转身进营房拿酒,被苏云制止。

    “你在这边坐,让他们去拿。”

    “诺。”

    “我刚才和你说,太阳远比月亮大,而且还大出很多,你明没有什么惊讶,那我要是和你说,其实我们所看到的每个星星,其实都是一个太阳呢?”

    “这,这不可能吧!”赵云,确实有如图苏云预料的一样,被惊讶到了。

    “那么我再问你刚才那个问题,星星和月亮谁更大些呢?”

    “是星星。”什么叫做睁着眼睛说瞎话,赵云想着,大概就是此刻的自己吧。

    “不错,很有悟性。”苏云鼓起了掌,夸赞道。

    酒菜已经送过来了,一壶清酒,一碟羊肉串和花生米。

    苏云替赵云倒了一杯,递了过去。同时说道:“那你知道为何,星星会看着比月亮小吗?”

    赵云有些受宠若惊的接过酒杯,想想主公对自己确实是青睐有加。

    比起初见时的宝马、雕弓,以及宽厚待遇。这一杯随手递过来的酒,反而给了赵云更大的感动。

    “想来是星星离得遥远些吧!”

    苏云的掌声再次响起,而且是连着不断的拍。

    一杯酒下肚,赵云的脸色在月光下浮现了红晕,不知道是因为那杯清酒,还是苏云热情掌声的夸赞。

    “你真的很聪明,一点就通。

    没错,星星离得的很遥远,远到以光照射过来的速度,都需要不知道多少万年。”

    苏云定了定神,觉得有些扯远了,连忙说道:“其实乡间的百姓们不都是如此么?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月亮比星星大,太阳和月亮谁大这个问题,向来都懒得去考虑。

    就好比是问他天子和郡守谁大一样?郡守和刺史谁大一样?

    他们只在乎眼睛自己所看到的对不对。”

    赵云将两者联系到一起,想想确实是这样子的。于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苏云重重的连饮三杯酒,开口语出便惊人。

    “刺史大人,想要劫持天子另立!”

    赵云吓得连忙拔出了腰上的佩剑,警惕着打量着四周。

    “把剑收起来,成何体统啊!遇到一点小事就惊慌拔剑,日后如何做大事啊?”

    面对苏云的呵斥,赵云并没有照着苏云猜想的那样慌乱收剑,从而认错。

    相反赵云,依旧用狼一样的眼神,警惕的巡视着四周的动静,假如有人趴在附近偷听,怕是会瞬间迎上他如月光般寒冷的剑锋。

    “主公,你醉了,我扶你回去休息吧!”

    装笔失败,苏云也不恼,收了刚才的狂驳,故作镇定说道:“我没有醉,你先把剑收起来吧。”

    待赵云收起了剑,苏云接着说道:“这天下的百姓又有多少回关心谁做了皇帝了?谁当天子,百姓日子过的好,便支持谁,你说这个道理对不对?”

    赵云并不迂腐,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从苏云嘴里说出来,不知道为何,自己却没有感觉到一丝的意外。

    “主公说的对,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才是真正的天子。

    可是,废立天子这种事情,只会让百姓陷入无休止的战乱中,会让世道变的更加混乱不堪,从而民不聊生啊!”

    赵云以为苏云已经站在了刺史这边,毕竟是他孙女婿,而且还是他一力提拔上来的。

    “他不会成功的。”苏云看着赵云近乎哀求的眼神,说道:“我也不会帮助他劫掠天子的。”

    就在此时,一道赤气从天边划过,从东到西,横贯天际。

    二人都注视着天空,思索着各自的猜测。

    赵云先开口道:“主公,这天空的异像可是在向人间昭市示着什么?”

    “北方有谋,不宜北行。看来我们不用再担心前面那个进退两难的问题了。”

    “这是为何?”

    “因为天子不会来北方了。”

    苏云撂下这句话,便起身回营休息了。

    三日后,王芬便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让其解散已经集结的士兵。

    王芬只得依令行事。

    兵虽然解散了,废立的这件事情也只能作罢。王芬终日都在惶恐中度过,害怕自己走漏了风声,朝廷即将拿自己问罪。

    苏云也收到了兰台韩馥和中常侍张让的密信。

    负责观测天象的太史令上书说:“天有异像,北方地区赤气横贯,定然是有阴谋,陛下不宜去北方。”

    皇帝便将要巡游河间国旧宅的计划作罢,同时会派人调查刺史王芬。

    苏云立刻亲自带着五十精骑,赶往邺城求见王芬。刚到邺城,就收到了王芬的死讯。天子派使者征召王芬回洛阳述职,王芬害怕,解下印绶逃跑了,跑到青州平原畏罪自杀了。

    苏云只得派人迎回王芬的尸体,护送回东平寿张老家安葬。

    老爷子为人太过正直,只想着实现自己的报复,却不曾想一直都是别人手中的棋子。

    经管苏云一番调查,陈蕃之子陈逸,青州著名相师襄楷,到王芬府上作客,襄楷对两人说:"天象显示不利于宦官,黄门、常侍这回真的要被灭族了。”

    二人撺掇王芬动了念头,又协同许攸等人与其商量谋划,废立皇帝的事情。

    看着哭的如同泪人一般的王梦,苏云感觉自己的心底有着一股说不出的酸楚。便同王梦说了,陈逸、襄楷、许攸等人,谋害王芬之事。

    “娘子且放宽心,这三人我定然不会让其好过的。”

    王梦那梨花带雨的小脸,让苏云看着万分心疼。

    “相师襄楷倒也好办,我已经命人重金找寻侠士,杀他。陈逸如今乃是鲁相,要不了几年,我定要他身首异处。”

    “夫君,陈逸乃是大父身前好友。”王梦用着青菜丝绣的手帕,掩去眼睛的泪水,说道:“他是已故太尉陈蕃的儿子,陈蕃名满天下,夫君倘若杀了他,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的,大父自己谋逆在先,如今不被朝廷诛连已是幸事。不要再做那些危险的事情了。”

    陈蕃就是那个,‘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的典故里的主人公。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选自《后汉书》作者范晔。

    至于那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则是由清朝文学家刘蓉在散文《习惯说》中记述的一件他年轻的时候与陈蕃十分相似的事情,他自比陈蕃,也就是不喜欢扫地,最后那句话,是他父亲说出来打他脸的。

    面对王梦的担忧,苏云心中暗想,陈蕃的儿子?想想老曹,孔融华佗都照办不误,等到自己势起,还会在乎你什么已故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