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苏云传
字体: 16 + -

第三十五章 求贤

    第三十五章 求贤

    中平四年,十一月,前任中山相,张纯,因为张温领导乌桓突骑三千人讨伐凉州马腾、韩遂等人,张纯自荐为将,张温拒绝,反而以公孙瓒为将出击。张纯心生不愤,与同郡张举及乌桓丘力居等人叛乱。张纯领军劫略蓟中,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聚众至十余万人,屯兵肥如。劫掠幽州、冀州。

    事发突然,刺史王芬,害怕张纯等部再次劫掠,于是

    调遣苏云带领部队前往渤海郡,章武县驻扎,抵御叛军。勃海郡会调遣三尉人马,暂时归于苏云指挥。

    苏云匆匆忙忙的带领着人马往章武县开拔,小美人琪琪格被苏云留在了东郊,同鱼儿小侍女做伴。

    苏云的部队在章武县驻扎不久,苏才带着哈扎的使者就寻了过来。

    使者带了两个消息,两份礼物。

    其中一个礼物是袭击苏云的乌黎古的首级,还有就是随后而来的三千匹战马。

    好消息就是,白渠部愿意听从苏云的调遣,配合打击草原上的乌桓部族,还有就是那匹战马当做是给苏云遇到袭击的赔礼。

    那个老东西是看见乌桓跟随着张纯反叛,料想他会失败,想提前加入,分分果子。又害怕事后乌桓来报复他,扯苏云这张汉朝骑都尉的虎皮。

    如今的丘力居把兵马动屯在辽西郡,那也就是说,上谷白登这一边必然是空虚的,也无外乎,哈扎这个老狐狸愿意送三千匹战马给自己。

    苏云接待了使者,同意了和白渠结盟的提议,而且苏云并没有白要白渠的战马,也回赠了他们一千把长矛,和五百张弓箭,五十具铁甲。

    苏云有自己的打算,他武装白渠部族的目的很明确,让其壮大,等白渠在上谷一代壮大,日后头疼的不是自己,而是公孙瓒,先给未来的敌人埋下一颗钉子再说。

    勃海郡的三尉兵马很快就来找苏云报道了,汜水校尉高干,奋武校尉颜良,新车校尉文丑。

    苏云有些乐了,两个袁绍手下的大将,一个是他外甥,怪不得袁绍和董卓闹翻以后就往渤海跑,这边全是他的人啊。

    苏云召集众将,布置了一下防区。

    打仗,打的就是补给和后勤。苏云第一件事情,就是交代县令征粮。

    一个小小的章武县,苏云带来了近五千人马,加上高、颜、文三尉人马,加在一起九千多人。苏云还强行征用了县卒,合起来近乎万人。

    刺史王芬已经安排从平原郡、德州两地就近调粮过去,苏云还是想打一打渤海郡的大户。

    苏云并没有将人马合并在一起,一来自己是以防御为主,不太可能主动出击,而来就是这么多人马挤在一起也容易出乱子。

    苏云安排颜良驻扎在黄村,文丑驻扎高坪,高干驻扎响水三人成夹角之势,张郃驻扎靠近河间的定仙。苏云率领大部队坐镇章武县。

    还是老套路,挖陷坑,修工事。

    高干等人等于苏云这种,有城不住,非要在村外扎营的奇怪举动很是不理解,可是也无可奈何,毕竟人家是上官。

    苏云本来是有卖队友的打算的,毕竟自己想在冀州这一亩三分地立足,搞垮袁绍是必须的,这三个日后都是袁绍手下的大将。可是后面想想,如今的朝廷还没有崩坏,袁氏在朝廷大官多很啊,自己这边阴了他们,估计要不了几天就会被送去廷尉喝茶。

    四月七日,颜良所部在黄村击溃叛军三百人,斩首两百八。

    同日,响水的高干也传来的战报,击溃叛军三百左右,斩首两百。

    次日,定仙的张郃所部也送来了战报,遇敌三百,斩首两百八。

    苏云早就料到他们这种类似打游击的套路,因为现在这个时节,大军出击如果不夺城,光着个消耗对叛军来说都难以接受,何况他们更害怕的是遭遇大规模汉军野战,攻打有高大城墙的县城,明显是划不来的计策,抢劫,当然是轻装上阵更方便。

    自己这边刷一刷小经验就满足啦。

    大批的战马被运送到章武县,苏云此刻就着防守的名义,干脆在章武县训练起了骑兵。

    苏云目前还没有专门打造重甲和马甲,用与重骑兵训练目前都是,以前的汉军制式的铁甲,由大块的铁片用丝线接连的铁甲,这个甲很重,一具大概有十五斤重,吊挂在身上,行动很不方便,而且只能防护上身的胸部,和腹部。覆盖面积有限,腿部一下都是没有防护的。

    依照苏云设计制作的钢板拼接式的新甲,现在已经在安喜郡动工了,就是将铁混合碳原子,多重提炼成好刚,然后按照锁子甲的形式,进行拼接。

    样品的测试效果苏云还是十分满意的,他自己用普通的羽箭在五十步处射了三箭,甲身只是留有陷坑,并没有被穿透,军用长矛也很难将其刺穿。

    这种被改进的新铁,唯一的确定就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淬炼。

    想到这里苏云又想到了一个好东西,水力落锤锻造。利用流水强大而又无限的动力,对钢铁进行淬炼,这样可以跟大提升铁的品质。

    苏云心想,现在自己急需一个稳固的地盘,进行力量的积蓄,战争打的无非就士兵的身体素质,还有就是精良的装备。而这一切一切的支撑点,就是经济。通俗点,就是劳动力所创造的成果的一种盈余体现。粮食,手工艺品,等等....

    苏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这个时代的战马,居然没有钉马掌。也就是马蹄铁,用铁条,钉在马蹄上,用于保护战马蹄子上的那成角质层,就好比给战马穿上了一双铁鞋。可以让战马的抓地力跟牢固,奔跑的更稳当。同样,踩踏的杀伤能力更强,想想一下,光脚的和穿鞋的水踢人跟疼?

    马蹄这个东西原理就很简单了,苏云记得大概是个u形的类似铁圈一样的东西,当即派出快马,从安喜调来两个最好的铁匠。

    “二爷急招小人前来,不知道有什么重要的东西需要小老二打造”。老铁匠长的很消瘦,黑灰色的胡须短短的簇拥在下把上,颤巍巍的向苏云询问道。

    二爷千里迢迢的召自己二人前来,如果自己打不好,误了二爷的事情,怕是不会有好果子吃。

    旁边的小徒弟,在来的路上就被师父告诫过了,一定不能乱说话,做事情一定要小心,不能惹祸,此刻正战战兢兢的在一片发愣。

    “老丈不要紧张,来,看看这个。”苏云拿着图纸给老人家展示。“我想给战马的马蹄钉上这个东西,能不能打,就是这个铁圈中间留几个空洞,然后用钉子从这里钉在马掌上。”

    老人盯着苏云的图纸思考了一下,感觉不是太难,但是又不敢把话说的太满。

    “来人,给两位匠作上点茶水瓜果,赶了几天的路了。老丈慢慢看,好好琢磨下,不急,今日且休息,明日再弄。”

    “不敢,不敢。”老人还没来及和苏云明说,自己现在就能打个出来,给他看看,苏云已经急匆匆的出去了,留下师徒二人对着侍女端上的茶水和点心发呆。

    小徒弟十八九岁的模样,瞅着点心有些眼馋,脆生生的向师傅问道:“师傅,这些咱们能吃么?”

    “有点出息,二爷给的,吃把,吃完跟着耶耶干活去。”

    “二爷,车马礼物已经备齐,咱们什么时候出发?”来福低着头,用着苏云刚好能够听到的声音,轻声说道。

    苏云点了点头:“那就现在走出发吧。”

    苏云驻军此地以后,听说在彰武县一个叫田丰的人,田丰自幼天姿聪慧,少年时丧亲守丧,守丧的时间虽然已过,但他仍笑不露齿,因此为乡邻所器重。而且田丰博学多才,在冀州很有名望,最初被太尉府征辟,推荐为茂才,后来被选为侍御史,因愤恨宦官当道、贤臣被害,于是弃官归家。

    苏云还知道另外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田丰这个人很有远见的,在官渡之战前夕,刘备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领了沛县背叛曹操。曹操亲自率兵征讨刘备。田丰对袁绍说:“同您争夺天下的是曹操,曹操现在去束边攻打刘备,双方交战不可能很快结束,现在调动全部兵力袭击曹操的后方,一去就可以平定。军队根据时机出动,这就是最好的时机。”可是袁绍却以儿子生病为理由,推辞了这个计划。

    田丰这个人比较耿直,因为的计策没得到施行。他就举着拐杖用力的敲击地面说,直接怼袁绍说道:“大事完矣!好不容易赶上这样的时机,竟然因为小孩子生病丧失机会,可惜呵!”袁绍听到以后很恼怒,从此就疏远了田丰。

    刘备战败后,就投奔了袁绍,这个时候袁绍又开始发兵进攻许县。而田丰就认为前面那么好的机会动没有把握住,现在出兵已经无济于事,就劝阻袁绍:“曹操已经打败刘备,兵力已经开始回访,许都不再空虚,而且曹操擅长用兵,变化无常,人数虽少,不可轻视。现在不如长期坚守。将军凭藉山岭黄河的坚固,拥有四个州的人马,外面联合英雄豪杰,内部实行农耕用以备战。然后挑选精锐部队,分为奇兵,趁敌人空虚轮番出战,用来骚扰黄河南面。敌人援救右边,我就攻其左边;敌人援救左边,我就攻其右边,使敌人疲于奔命,人民不能安于本业,我们还没有疲劳但对方已经困乏,用不了三年,安坐就可战胜敌人。现在不用庙堂上稳操胜券的计策而想通过一次战争去决定成败,万一不能如愿以偿,后悔就来不及了。"袁绍不听。田丰极力劝阻,得罪了袁绍,袁绍认为他败坏军心,就将田丰关了起来。于是先发布檄文,大举南下。

    还有就是曹操对田丰的评价;曹操听闻田丰不在军中,喜道:"袁绍必败。"后袁绍败走,曹操叹道:"假使袁绍用田丰之计,胜败尚未可知也。

    田丰这个人很聪明,他已经料到袁绍打赢了自己还有可能活命,一但打输了,生气之下肯定会杀了自己。

    果然袁绍打输了回来之后,就下令杀了田丰。

    苏云认为,田丰的人品和智慧都属于这个时代的一流,就可惜了不太会做人,自己目前很缺一个谋士,作为顶级谋士的田丰如今辞官在家,自己哪怕是如同刘备三顾茅庐一样,也要死皮赖脸的把他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