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苏云传
字体: 16 + -

第三十章 扩建军备

    第三十章 扩建军备

    苏云分别修书两封,一封送与苏双,让其安排人过来冶邺城提亲,另外一封给甄俨,向其陈说利益关系,免的大舅哥心底不爽。

    刺史府

    王芬已经把苏云为威武都尉,别部司马的任命签发下去。苏云除了本部人马以为,王芬又调拨了三个校尉给他.

    “孙胥来了啊,”王芬皱巴巴的脸上,充盈着笑意。“老夫为你引荐一下,这位是安民校尉,刘豹;这位是折冲校尉张郃;这位长水校尉周吉。以后他们三个就归你调遣。”

    四人其呼:“末将领命。”

    苏云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张郃身上,未来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周仓军事才能太弱了,而且学习能力也不行,带带千把人还能凭借其勇武,打出一定的效果,领不了太多的人马。

    眼下这个张郃一定要收复,日后怎么说也是一方大将。

    三人像王芬做了一下军事简单的报告,与交接的细节,苏云在一边旁听,突发奇想,自己能不能看看再像这位大腿要几个名人过来呢?

    “王公,末将害怕自己年轻,能力有所不济,有失您的重托,能不能再让末将挑选几人协助。”

    王芬心道;苏云虽有能力,但是毕竟年少,自己余微末之中重用他,如今又是姻亲,自己将要行大事,加剧他的武力对自己也有莫大的好处。

    便点了点头,拿出军策让其挑选。

    苏云一目十行的扫荡着竹简,企图寻到一二与自己记忆深处相对应的名字。有了,麴义。

    以少胜多,大败公孙瓒的主要功臣。

    找寻了半天只有一个麴义,苏云便开口道:“末将想调河间郡的荡寇校尉麴义。”

    见王芬望着自己,显然是想问为什么调这个人。苏云解释道:“末将听闻,麴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末将有志学习冠军侯,日后定要扫平羌氐,荡寇匈奴。”

    苏云是知道历史走向的,三国时期,接连的征战,导致青壮大量阵亡,国力消耗严重,才会有后来的五胡乱华发生。

    自己重生一场,不为民族做点什么,怎么也会于心不安的,虽然现在能力有限,日后总会有机会的,所有他自比霍去病,也不算瞎说,毕竟不能当着王芬的面,说什么自己要一统天下吧。

    王芬点了点头,显然是觉得年轻人,有这个志向十分合理,就同意了他这个要求。

    都尉营

    苏云如今有本部人马,800兵250骑,张郃领部700步兵,160骑,刘豹是800兵100骑,周吉700兵50骑。加在一起3000兵560骑。

    苏云的编制可以达到五千人左右,接下来就是要进行征兵了。

    第三日,麴义就带着几个随从赶到了邺城,苏云打量下眼前这个一米七五左右的汉子,除了一双桀骜不驯的眼睛,其余也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

    征兵的任务,苏云决定派遣周仓同麴义,前往自己的老家汉昌县。自古以来,乡兵都是最为可靠的。

    项羽正南扫北全凭自己的八千江东子弟兵,刘备,朱元璋等,也都是凭借乡党,赢得天下的。

    如今苏云有刺史府颁发的募兵令,而且自己又新进为骑都尉,直接负责冀州中心,邺城的军事力量。

    如果把冀州比作一个国,自己就是中央军区总司令了。

    有了官身一切都不一样了,甄俨为了响应苏云,命其堂弟甄越在家乡募兵五百人,前去投奔苏云。

    卢奴县的苏双、许封,征兵一千由苏言带领,即日起前往邺城。

    汉昌县的周仓等人,在苏家的协助下,募得青壮1000顺便带回粮食三千石。

    苏云上表刺史,任命甄越校尉,领一千新兵。苏言和麴义领一千五新兵。

    苏云任命了自己骗来的便宜徒弟,静安先生为军需丞,负责整理规划自己的后勤军需,正好发挥他新学的现代计算法,与算盘。

    如今自己手下一共就有了六千多人,一个混成旅的编制了。十四岁的旅长,这要是搁前世想都不敢想啊,哈哈哈!

    接下来的几个月,苏云就开始老老实实的训练新兵。

    苏双资助了苏云三千万钱,和五千石粮草。加上刺史王芬的优先调拨,苏云手上可谓是钱粮,充足。

    有钱,有粮,自然好归拢人心。苏云本身为人就比较强势,加上现在手上资源倾斜,又是上级。张郃等人,配合的很是积极,毕竟关乎自己的前程,因为前几日,苏家的文定,刺史王芬大宴一干文武。

    谁都知道现在苏云是王芬的孙女婿,只有王芬经营冀州多年,很得民心,如今朝廷的统治力度还是很强的,虽然有黄巾之乱,但是各州郡自治,并没有多大问题,谁都不愿意得罪苏云,毕竟得罪一个有关系的强势上司,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哪怕是桀骜的麴义,也不比例外。苏云展现出来的治军严明,新式的训练方式。

    经管麴义刚来的时候,很是不屑,这种类似于玩耍的奇怪动作能有什么用?

    可是当看到苏云本部人马,整齐而又标准的动作,已经超远距离的负重行军演习完成的速度。他不得不佩服这套新式的训练方案,又最开始的抵触,变成最为忠厚的支持者。对于创始人苏云,也就随之而来的敬重。

    桀骜的人,总是认为自己了不起,可是当一个能力神秘而又强到自己无法去比例的时候,这种打击感会大大促进其浓烈的学习情绪,与敬佩。

    钱粮充足,就应该全力武装自己。苏云致力想打造一支精锐骑兵,这个时代,铁骑兵就差不多类似装甲车,属于顶尖战力了。

    于是苏云叫来麴义和苏言。

    苏言现在是以参军的身份,协助麴义。苏言虽然一副文士打扮,又是苏云的侄儿,但没有任何特殊对待,也没有任何文人的架子,吃住都与士兵一起,训练也是身先带头。在新兵中的威望很高,他也不与麴义争权,遇事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见,不越过麴义做任何强制性的决定。

    一个有能力,又懂做人的助手,麴义对其还是十分尊重与依仗的。

    随着苏云地位的提高,以前不好办的通信证,现在也办下来了。苏双在安喜的铁矿都秘密的运送到中山国东郊,匠人早就在聘请妥当。

    一个新的武器作坊就开始诞生了,同时苏双还送给了苏云一件礼物,马槊。

    全长在四米左右,槊锋是一柄极为精致的八面汉剑。每面楞角上面都有些极为精细的纹路,在阳光下反着银色的寒芒,给人的感觉是厚重、古朴而又锋利。

    槊杆不知道是什么金属制成,苏云没舍得用佩剑来看,光是用剑鞘敲击,就会发出如同金属一般的声响。

    以前看过一些乱七八糟的地摊小说,都说槊杆是,把细蔑用油反复浸泡。泡得不再变形了,不再开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而这个过程耗时将近一年,一年之后,将蔑条取出,荫凉处风干数月。然后用上等的胶漆胶合为一把粗,外层再缠绕麻绳。待麻绳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才算合格。

    可是手中这个玩意,打死苏云都不相信这个玩意是竹子做的,手中明显有着金属的质感,苏云试着弯曲一下,发现这个玩意很难折动,而且有着超强的记忆性,会立刻复原。

    “你知不知道,这个东西是用什么打造的啊?”苏云对一旁的麴义问道。

    麴义羡慕的看着苏云手中的槊,这个东西价值太贵了,自己根本用不起。

    “这个东西制作及其复杂,花费昂贵,末将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苏云也不在去思考这些细节,骑马持槊。命人在前方立一木桩,为期披上自己军中的铁甲。

    单手握紧槊身,手肘关节出稳稳夹住,长槊端平。这个苏云练了几年的动作,今天终于得到了实践。

    木桩上面黑灰色的铁甲,在苏云锐利的槊锋面前,如同糊墙的裱纸一样,瞬间被撕裂。木桩也被顺后刺穿,配合着战马强大的冲击力,苏云手腕一转一挑,直接将木桩连同破碎的木屑扬在空中。

    苏云不禁想起自己看的某某小说中,经典的一句话,威力恐怖如斯啊!

    马槊本就是骑枪,他的诞生就是为了应对汉末而产生的重骑,其中的代表就是曹老板日后创立的虎豹骑。

    想到这里,自己如今钱粮充足,就应该全力武装自己。苏云也想致力打造一支精锐骑兵,这个时代,重骑兵就差不多类似后世装甲车,属于顶尖战力了。

    想想唐太宗李世民,率领三千玄甲军,直冲窦建德二十万大军的方阵,并且将其生擒。想想多么牛逼啊。

    还有西夏的铁鹞子,能够在正面战场直冲宋军数万步兵方阵。

    于是苏云叫来麴义和苏言。

    “我准备派你们前往赛外购些马匹回来,我打算单独组建一个校骑兵。

    打六百骑来预算,一骑双马,也就是最少需要一千二的战马。”

    麴义心道,不愧是富商,有钱人啊,大手笔。不过想想买马之后,自己让苏言去讨要,怎么说也能给自己的这一尉新兵要个一百来匹吧。

    想这里,对于买马的事情他就比较热衷了。

    苏言道;“新兵训练不宜搁置,买马的事情,可以请父亲代为。”

    “现在我们是官了,如果让大兄代买,难免落别人话柄,以此来构陷我们,勾结商贾图谋军资。”

    苏云想了想,“那这样吧,麴义对于周边羌氐非常熟悉,你就跟着我一起,我在写信给大兄,让才管事为我引路。望春就负责新兵的训练。”

    见苏云并没有再让他们提意见的意思,两人齐声道:“诺”。

    次日,苏云等人带着十几个亲兵混在苏家的商队里,向着代郡方向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