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罪的死囚
字体: 16 + -

作品相关介绍_序言及引子

只要由于法律和习俗的谬误,存在着严酷的社会制裁,人为地在文明鼎盛的时代制造地狱,在神的安排之上加入人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大问题(赤贫使男人丧失尊严,饥饿使女人堕落,无知使儿童畸形)得不到解决;只要某些地区社会停滞不前;换言之,只要地球还存在着愚昧和贫困,像本书这样的作品就不会是无益的——维克多.雨果序言这部小说,二百余万字。是一部官场兼言情的小说,却涉及到司法、伦理道德,包罗万象,尤其是涉足伦理禁区的一些**话题。

一,法律缺失问题以及司法腐败、黑暗问题。

二,妓女问题。

三,所谓的luan伦现象。

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创作理念认为,小说家应该像一架天平,对生活进行不偏不依的平衡称量,绝不可以把指头摁向某一方,也就是说忌讳偏爱或倾向性。力求公允,准确反映社会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赞成劳伦斯的观念。但是,赞成是一回事,是否能做到却是另一回事。因为作家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同样有七情六欲和主观喜爱、偏好或者憎恨、厌恶,不可能完全置身度外于作品。因此,完全没有倾向性,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尽量、力求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公允、客观的看待历史,客观的反映社会生活。让我的作品中的人物用他们自己的思想和语言说话,让他们的思想、感情、语言符合他们的身份和社会实践。因而书中人物的观点、语言和对生活的看法并不代表我的观点和看法。

另外,我再次声明,我这部书是写给那些有思维能力,会思考,有理性,崇尚科学,而且懂得人性和善良为何物的人看的一本书,因此忠告那些看到短袖衫和大裤头就引发性联想和冲动,不合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就像流氓一样骂街的水浒英雄和施耐庵式的道学家们切勿阅读此书。不良反应自负,仅此作为书嘱!

》谨以此书告慰滥法下的冤魂并敬献为我国法制建设做出不懈努力的司法工作者们---题记引子

古老的黄河,从青海巴彦额拉山起源又汇聚诸多河流、小溪,形成浩荡奔腾之势,九曲十八弯,在流经中游地段时,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何种原因,大大拐了一个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冲击平原,沃野千里,水草丰茂,水泊、河滩众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一个悲壮、凄恻、憾人心魄的故事就要在这片地方开场了。

类似本故事的事件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数千年来不断发生,因而本故事的真实性不容置疑,绝非天方夜谭,也绝非胡编乱造、胡诌瞎扯的鬼话文学。但是,在生活中,任何故事或历史事件的生成、产出都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和适合其生存的社会环境与土壤。否则就无法成活。而我只能选择一片土地植根于其上,于是便选择了一方比较符合本故事出产,而且作者比较熟悉的土地,我把这片土地命名为塞北市。

我首先声明,这只是一个小环境,小气候,只是为了适应本故事生长而虚构的一个城市,万望读者不要对号入座。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二日这一天,在塞北市发生了一个震惊全省乃至全国的凶杀案件。塞北市公安局副局长兼刑警支队长郝大龙与他的属下,一个美丽绝伦的女警官晋雯美,在本市黄河南滨一座私人别墅里被枪杀了,两名死者*着身体,现场留有带着*的避孕套和用过的一团团卫生纸,这一切表明,在遇害前两人发生过性关系。

两名高极警官遇害,而且其中一名还是公安局副局长,这自然成为一起轰动一时的大案要案。塞北市警方乃至省公安厅高度重视此案的侦破工作,塞北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窦建德亲自挂帅,组成了以刑警支队副支队长陶结路为组长的12.12大案侦破小组,省公安厅,塞北市市委、市政府、市政

法委要求限期破案,缉拿凶手归案。

侦破工作进行的异常顺利,案件调查刚刚开始,侦查人员就根据本市滨河区公安分局滨河路派出所副所长金红卫提供的线索和现场收集到的物证,把侦查目标锁定在了女警官晋雯美的丈夫,滨河路派出所副所长武若林的身上,怀疑这是一起因奸情引起的凶杀案。

晋雯美的丈夫武若林被捕了。经过两周时间的突击审讯,武若林供认了自己的罪行。刑侦部门根据武若林的供认结合现场的物证,确定武若林就是这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案件告破,随即移交市检察院公诉处。副检察长兼公诉处处长冯万才亲自出马,担任这起案件的主控官,另两名公诉人分别是检察院公诉处主任科员诸建州,检察员刘冰。

法院院长朱兆福,刑庭庭长白裕民、副庭长乔宝山及其他六名刑事法官组成了12、12大案审判合议庭。依据公检法三级机关为侦破、公诉、审判而组成的强大阵容,我们就可以看出塞北市市委、政府和政法委对12、12大案的重视程度。

在开庭审判在即的时刻,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在本案由公安刑侦机关移交检察机关之后,本案犯罪嫌疑人武若林翻供,坚决否认他是本案的凶手。紧接着,公诉机关的主要办案人员诸建州在开庭审理此案的前一天遭遇车祸身亡。但两件事情的发生丝毫没有影响案件的如期审理,案件经过预审、初审、再审、三审,最终确认武若林就是12、12案件的凶犯。武若林被判定有罪,由塞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其死刑,报高及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批准了塞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驳回了犯罪嫌疑人武若林的申诉,判处武若林死刑。正义之剑似乎已经悬在了犯罪嫌疑人武若林的脖颈上,本故事似乎就要结束了,但是,这个故事却是刚刚开始,而且在八年后成了一桩轰动全国的臭名昭著的司法丑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