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万年
字体: 16 + -

第三十六章 文渊的不满

    当一阵敬贺之后,堂下也开始热闹了起来。

    这时王准好像有什么心事一般,忍不住再次出列拜道:“王上,此役,我大秦将士损失惨重,全国可战之兵,加起来已经不足两万人,赵匈联军离去后,恐难以抵挡他国侵略,故微臣斗胆恳请王上能够颁下征兵令,以充实我军阵列。”

    赵错点了点头,微笑道:“爱卿言之有理,只是这征兵方式,可以改一改了。”

    对于现在落后腐朽的民兵制度他早就已经心生不满了。

    “微臣不解,还请王上明示。”这下王准就有些疑惑了,这招兵还能换一种方式。

    “我大秦今后征兵方式可改为义务兵役制以及预备役制并行的政策。”赵错扶了扶头上有些晃动的十二鎏冠冕,继续道:“我秦国男子行冠礼之后,必须强制服行兵役两年,两年后即可退出军伍,转为预备兵役,农闲时集合操练一月,使其不忘基本的战斗操练,如此一来,我秦国即可保留一定的职业兵卒数量,又可在征战之时,随时可以招募大量拥有优秀战斗素养的兵员入伍。”

    赵错话语一落,底下的武将们皆是听的瞠目结舌。

    居然还可以这么玩!

    只要当两年的兵就可以免除繁重的兵役,换做他们是百姓,听到这条政策恐怕也都会拍手叫好,皆大欢喜。

    甚至一旁的赵军席位中的文渊也是不由的暗自点头,他甚至还想着等到回到赵国以后,也一定要将赵错的这条政策敬献给赵王,然后也要试着在军中推行此策。

    “王上此言真乃利国利民且一举两得的妙策也,微臣实在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王准由衷的赞叹道。

    说实话,他这人真的很少拍马屁,要不然也不再军中摸爬滚打十几年,才混了个安东将军了,可他一旦去夸奖某个人,那绝对是真心实意的,打心底的称赞。

    这时一名原本一言不发的偏将突然出列拜道:“王上,末将听说您近日里新收下一名侍卫,乃是天下间失迹已久的武者,不知可否让我等见上一见。”

    此言一出,周围都是一惊。

    众人皆是不一而同的心想“秦王竟然暗自收留武者。”

    赵错闻言,心中一怒,心想,这货真特么是个白痴?居然敢当着赵军的面前说这个。

    他可是知道,天下间最仇视武者的国家有两个,一个是楚国,另一个就是赵国。

    无他,因为现任赵王赵和的祖父,赵成王赵焕,当然也是赵错的曾祖父,就是死在了同为武者的弑君组织的手中,从那以后,赵国上下皆视武者为仇寇,开始对所有的赵国境内的武者组织大肆的打压。

    王室的带头抵制,在加上武者的名声本来也就不好,基本上打打杀杀都是这批人,连带着许多的赵国平民也开始自发的仇视起武者来。

    果然,当听到赵错私自收留武者当侍卫以后,原本还在与秦军同乐的赵军将领们都是脸色铁青。

    文渊怒意难忍,直接走出席位,对着赵错质问道:“殿下真的收留了武者做侍卫?”

    赵国王室要打压武者的势力,自然会派出赵军进行追杀,而武者的战力又俱是不凡,因此每击杀一名武者,都要带上几十名赵军将士的性命,因此这一百年来双方早已经结下了无数的生死仇恨,而文渊的一名叔祖就是死在了一名纯阳宫武者的手下,使得他至今都非常的仇视武者。

    “寡人近日是收留了一位武者做为扈从。”赵错不置可否的道,既然提出来了,想瞒也瞒不住,还不如直接承认了了算。

    “文将军,请注意你的态度,坐在你面前的可是我大秦的国君。”主辱臣死,王准满脸怒意的手指着文渊喝道。

    文渊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怒火,拜首道:“殿下难道忘了?您的曾祖成王焕可就是死在了武者的手中,先王英灵仍在,殿下岂能轻易忘之,而与仇人为伍?”

    “将军此言差矣!杀我先祖者弑君也,又与其他武者何干?”赵错平心静气的回道。

    说实话他非常理解赵国王室这些年来的所做所为,武者武力强大又桀骜不驯,很难能够服从王室的管理。

    因此千百年来由武者带头的起义数不胜数,简直就是朝堂动乱的源头。

    最后居然还滋生了弑君这种极端杀手组织,面对着这样一股随时能够引爆内患的强大势力,恐怕任何的掌权者都很难能够容忍。

    赵成王的死不过是引发赵国动手的一个引子,就算没有这件事,恐怕王室迟早还是会对武者动手。

    但是理解归理解,赵错本人却不会去认同,因为在他看来,武者也是人,普通百姓也是人,同样是人,为什么王室能够轻松的统治普通百姓,而很少引发骚乱,显然是他们对待武者的策政策有些错误,只要政策得当,他相信武者也能够成为当权者治下的良民。(求票啊!老铁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