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行
字体: 16 + -

第三百五十三章 再遭败绩

    第三百五十三章再遭败绩

    在李益和童贯他们带着残军退守涿州的时候,岳飞和韩世忠率领那两千名亲兵阻挡在了那支辽国追兵的面前。他们已经在这条小道上等候多时了,因为李益曾告诉过他们这里至关重要,而李益的话总是能够应验,所以他们不敢怠慢。

    岳飞的这支部队虽然只有区区两千人,但是战斗力却非常的强悍。而且他们配备了当今大宋朝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可以堪称是宋军中的王牌部队。

    而此时追击到这里来的辽国骑兵人数也不是很多,但少说也有3千余人,而且他们个个斗志高昂,眼看着宋军的主帅童贯就快被他们给抓住了,为了回去之后能够加官进爵,享受这样一份荣耀,他们也是没有打算就此退却。

    岳飞这个时候早已经将火铳队部署到了军阵之前,哪怕是岳飞的部队要跟辽国骑兵正面交锋,那也要最大限度的避其锋芒,要是任由辽国骑兵冲杀起来,他们只怕也是抵挡不住的。

    辽国骑兵汇聚起来之后组成了骑兵阵型很快便朝着岳飞他们冲杀过来,而岳飞则是看准时机等到辽国骑兵进入到射程范围以内后,才下令火铳齐发,一时间伴随着浓重的火药味,前面正在冲锋的辽国骑兵纷纷坠马倒地。

    火铳已经是超越了这个时代的热兵器,所以即便是在这个时代所向披靡的骑兵,在面对如此杀伤力巨大的武器时,也要承受沉重的伤亡。

    只是很可惜的是火铳不足以成为对付骑兵的最致命武器,毕竟火铳虽然有着它巨大的优势,但也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何况眼下岳飞部队所配备的火铳数量也有限,不可能做到强大的火力压制。

    辽国骑兵虽然被这种武器给吓了一跳,但经过这几次与宋军的交手,他们也知道了宋军手上有这种新式武器的存在,因此只是短暂的惊愕了一下,并不会阻止他们继续朝着宋军奔袭而来。

    但岳飞和韩世忠各自统率一左一右两列军阵,大家都沉住气等待着辽国骑兵跑到自己的眼鼻子跟前,就在两军即将交锋的时候,那冲杀在前面的辽国骑兵纷纷掉进了宋军面前的沟壑里。

    原来在来到这里驻防的时候,岳飞和韩世忠便率领士兵在这个地方事先挖掘出了一道绊马沟壑,想着到时候或许会有用武之地。没有想到事实证明这沟壑的确没有白挖,在这个时候派上了大用场。

    辽国骑兵没有想到宋军竟然还事先准备了这样的陷阱,很多骑兵眼见着前面的沟壑赶紧拽住缰绳,但是却为时已晚。掉进沟壑里的辽国骑兵就成为了落入陷阱的猎物,只能任凭宋军宰割。

    岳飞和韩世忠也毫不手软,率领士兵对掉进沟壑里正打算做困兽之斗的辽国骑兵进行围杀,场面极其血腥凶残。即便是一向骁勇无畏的辽国勇

    士,也在这样的险境之下绝望地哭嚎连天。

    剩下的辽国骑兵眼见自己的同胞不幸掉入宋军的陷阱,惨遭屠戮,心里自然是义愤填膺。但是这个时候他们也不敢再轻易发起进攻,深怕自己也落入到同样的悲惨下场。

    没过多久,这些辽国骑兵眼见在继续这样下去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便骑马纷纷退去。岳飞和韩世忠收获了这样一场小规模的胜利,带着那些辽国骑兵所留下的战马往涿州城而去。

    童贯是一个经常打败仗的统帅,这十万大军在他的手里就像是纸糊的一样,短短一个月内就已经遭逢了两场大败,而且败得场面极其难看,让大宋朝的颜面一再扫地。

    且不说再次失利的消息传回汴京,那原本一直做着收复燕云十六州这春秋大梦的宋徽宗会作何反应,眼下在宋军之中都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自己有能力攻下燕京城了。

    他们之中有的人说辽国人打仗来去如风,有的人说辽国人打仗不畏生死,还有的人则说辽国人用兵太多狡诈阴险。总之之所以会失败,那都是辽国人太强大的原因。

    童贯现在成了众矢之的,不过他看上去表面上要比他的内心里平静许多。其实屡败屡战也有好处,这一点在童贯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为经常打败仗,童贯也总结出了不少经验。比如在吃败仗的时候该怎么保住自己的性命,在逃跑的时候如何乔装改扮不被敌军所俘虏,要知道一军主帅要是被帝国俘虏那么多一支军队来说那无疑是重大打击。

    再比如,军队遭受了溃败之后,该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将残兵收拢汇聚起来,重新激发起他们的斗志,重整旗鼓准备下一场战斗。在童贯的蛊惑下,士兵们往往很快就能够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并且再一次盲目自信起来。

    对于这一点,李益曾感叹这童贯简直就是一个搞传销的天才,竟然可以三言两语就调动起别人的情绪,他能是非颠倒,把那些白的说成是黑的,黑的又说成是白的。

    后来李益明白过来,这童贯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染力,那是因为这厮在讲别人蛊惑之前,就已经首先把自己给蒙蔽了。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心态极好的人,无论怎么输,输的多么惨,他都能够找到理由给自己找借口。

    这样一来,他就能够很快将自己身上的责任推脱的一干二净,然后便一脸无辜的表示自己对着一切丝毫没有责任,反而他也是一名受害者。

    在经历了这样一场失败之后,李益他们才打听到那天率军从背后偷袭的辽军将领是耶律大石,熟悉历史的人不会不知道这位辽国末期大名鼎鼎的人物,李益自然也是熟知他的生平履历。

    那天耶律大石率一万骑兵从背后袭击,就轻而易举的击破了十万宋军所排列的军阵,这不得不说是宋军自身战斗素养匮乏所导致的失败,李益也由此看到了宋军在对外作战时的短板究竟出现在哪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