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行
字体: 16 + -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不祥之兆

    第三百三十二章不祥之兆

    回到家中的李益跟赵云裳说了自己要随军出征的事情,这把她和碧儿也吓了一大跳。她们也没有想到李益一个文官竟然要突然率兵打仗去了,不免都有些担心不已。

    不过李益马上安慰道:“我是出人宣抚副使,平日里也不过是待在军中大营里,并不会有什么生命之忧。”

    赵云裳说道:“可这说到底还是要上战场,刀剑无眼还请公子务必小心。”

    赵云裳和碧儿说了很多体贴关怀的话,这让李益的心里涌起了暖意。他不禁想到了远在江南的陈湘霖和小怜香、小惜玉,他在犹豫要不要写信告诉她们自己要出征打仗的事情。

    要是写信告诉她们的话,恐怕只会多添了三个人为他整日担惊受怕而已,可要是不说的话又显得有些过意不去。李益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了,最后还是赵云裳劝李益给陈湘霖她们写信,至少要让她们知道自己的夫君是为国出征,建立功名去了。

    李益心说这也没错,自己随军出征的事情已经板上钉钉,一定不会再有什么转机了,既然如此倒不如用更加积极一点的态度来面对,也让陈湘霖她们为自己感到自豪。

    七天后,大军如期开拔。宋徽宗对这一战非常的重视,他到城头为即将出征的将士敬酒祭旗,声势也显得非常的隆重浩大。对于宋徽宗来说,他一世的英名恐怕是全部寄托在这一战上面了,只要能够成功收复燕云十六州,那么他就创造了一个丰功伟业。

    这个时候在这支部队中,很多人都怀揣着不同的心思。对于李益来说,这是一场灾难的开始,看过剧本的他知道这次伐辽是多么的窝囊和憋屈,根本就是丢人现眼。

    而虽然这一次出征他已经尽自己所能为军队配备了火铳和大铳,但因为目前产能有限,造价又相对昂贵,因此只有少数部队能够配备,并且这些武器在面对辽国骑兵的时候,若不是做过成熟的射击训练,是根本发挥不出应有作用的。

    一句话来说,这次出征还是未免太过于仓促了,以至于很多军械都还未齐备。童贯这个人对于这次伐辽有着一种盲目的自信,他认为十万大军一到那些辽军就应该缴械投降,夹道欢迎。

    在这支部队中,经过李益的安排岳飞和韩世忠也率领着2000人的队伍参与其中,他们的部队是少数配备了火铳的部队,临行前李益特意告诫过岳飞,战场上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不要做无畏的牺牲。

    这是李益给岳飞他们的一句忠告,由于他对这次北伐不报什么希望,所以他希望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住大宋军队的未来希望,岳飞和韩世忠都绝对不能死在这一次的北伐战场上。

    或许真相说出来会让这两颗年轻报国的心蒙受失落和痛苦,所以李益只是

    很隐晦的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话,他希望岳飞和韩世忠可以通过这一次战斗,积累跟北方骑兵作战的经验。

    岳飞和韩世忠眼下还只是不起眼的小军官,因此就算他们怀有满腔抱负,也很难真正得到充足的机会建立军功。对于他们来说,在无法左右战局的时候,就应该选择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

    除了岳飞和韩世忠,这一次郑无忌通过他爹郑居中的关系,也在这次伐辽军队中谋取了一个监粮官的职务。虽然并不是亲临前线杀敌,但这是郑居中颇有新意的安排。

    只要这一次郑无忌能够抓住机会,在从海外征粮的攻击基础上再建军功,那么他也算是可以在这个官场上站立住了自己的脚跟,哪怕他父亲郑居中就此撒手人寰至少郑无忌的政治生涯也将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当然监粮官这份差事也并不是那么好干,他肩上的担子很重,搞不好还有被敌人部队袭击的风险,毕竟出兵远征粮草辎重向来都是一支军队的命.根子。

    大军浩浩荡荡开拔之后,一路便往大名府方向前进。这一次宋朝与金国约定,由金军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军取辽南京析津府,一旦事成之后,大宋就将原先要给辽国的岁币进贡给金国,而金国则同意将燕云十六州之地尽数归还宋朝。

    所以说一切都没有什么改变,在军事强权之下弱小的国家是得不到平等对待的。原先大宋为了谋求和平与辽国签订了屈辱的条款,而这一次一旦辽国灭亡,他们依然还是要向金国纳贡。

    不过好歹这一次还有燕云十六州可以寄望,这是宋朝忍辱负重都想要拿回来的一片国土,对于此时此刻所有的将士们来说,即将到来的一战就是一雪前耻的一战。

    李益身处在这浩浩荡荡的大军队伍之中,此刻心潮澎湃的他被这种雄壮甚至有些哀婉的气氛所触动,他没有想到竟然有朝一日也会如此豪迈地赶赴沙场。

    此时天地间的颜色是灰蒙蒙的,就连空气的味道都变了,是一种血腥味,或者说李益觉得那是血腥味。此情此情,古今多少英雄豪杰都曾像这般意气风发,依然奔赴沙场。

    而后他们又有多少人或是大胜而归,或是血染战袍,甚至马革裹尸。李益想到这些心中就多了几分豪迈之气,战场,我来了!李益渴望带领着宋朝的将士们南征北战,抵御外虏,建立那令人侧目动容的丰功伟绩。

    就在大军浩浩荡荡的行进时,东侧军阵中的一杆旌旗竟然无风自鼓起来,而后伴随着一个沉闷的响声,那杆旌旗竟然被一折两段。这个时候便有人回来对童贯和李益禀报,说这是不祥之兆。

    军队开拔最为忌讳这种妖风邪祟,人们总是会认为这样的异常现象是老天爷在有意警示什么,因此人们多半都不敢怠慢,以至于会为此耗费很多的时间,或者干脆另择吉日。

    眼下李益他们所碰见的情况就是如此,但李益是不信这一套的,他必须让军中隐隐不安的情绪稳定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