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行
字体: 16 + -

第七十八章 开挂的丞相

    第七十八章开挂的丞相

    次日汴梁城的人都还没醒呢,大内的紫宸殿,就已经吵了起来。

    吵闹的主要内容自然就是蔡京被罢免后,谁当丞相的问题。合适拜相的有三个人,李邦彦、王黼、张邦昌。

    不过张邦昌有自己的打算,并没有参与到吵闹当中,目前只有两方人马。

    这两方人马一点正事儿没干,自早晨吵到中午,就连太宰郑居中主持的汴梁城外来了大量难民的事情都忽略了。

    中午以李邦彦为首的太zi党一方,因为人数的优势占了绝对的上风。

    可是就在李邦彦等人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徽宗皇帝却指定了王黼为相。

    这让赵桓更觉得他父皇是一个昏君,总是重用坏人。

    当然赵桓想的也没错,历史证明赵佶的确是个昏君,王黼也是个混蛋,还是一个没什么能力的混蛋。

    直到这个时候,徽宗才问道:“京师附近出现大量难民,王爱卿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王黼倒是很干脆,提出的办法很朴实,就是开仓放粮,给老百姓一口饭吃。

    李益对此当然非常不屑。

    是的,今天李益也来上朝了,现在他是从四品的官员可以上朝,而且今天让他上朝还是徽宗昨晚特批的,否则李益才懒得起那么早呢。

    对于今tian朝堂上的这场早已看过剧本的吵架,李益看的昏昏欲睡。

    当然就算是没看过剧本,李益也不关心,虽然这俩人一个主战、一个主和,但是在李益看来这是因为阵营利益的关系,而不是为了国家。

    说白了,两个人都是混蛋,谁也不比谁强多少。

    正在李益想着的时候,徽宗突然问道:“李益爱卿你怎么看?”

    此话一出,朝中所有的人都看向了站在比较靠后的李益,谁也没想到朝政的问题,徽宗会问完了新任宰相之后,又问一个小小的从四品官员。

    李益也没想到,难道这朝堂上还有自己发言的份?

    今天他来这不是徽宗接活的吗?

    其实李益不知道的,连徽宗皇帝自己也没想到,为什么自己突然会问李益,平时这种事情都是问郑居中的。

    不过既然问到自己,李益还是站了出来,道:“回陛下,臣认为,王相所说解决办法治标不治本。”

    听到这话,王黼一下就火了,他刚刚当上丞相,提出的第一个决议就被一个小小的太学祭酒给反驳了,这分明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大胆李益,本相面前哪有你说话的份,殿外侍卫,给我将他拖出去……”

    这次是真的在皇宫里,丞相也有处理官员的权利,这话刚说完,就有带刀侍卫进入了大殿,要将李益拿下。

    百官们都笑了,李益这小子昨天打了大家的脸,今天正好让他受点教训。

    王黼笑了,他要在百官面前立威。

    然而这些侍卫刚进来以后,徽宗脸上却

    挂不住了,道:“滚出去,谁让你们进来的?”

    侍卫们心中暗暗问候了王黼祖上的女人一遍,才悻悻的出去。

    接着徽宗对王黼说道:“王相,刚才是朕让李益说话的,你可听见了?”

    王黼这怂货,赶紧跪在地上告饶,生怕徽宗一个不高兴,再把他刚刚得到的宰相之位给丢掉。

    徽宗皇帝白了一眼王黼,对李益道:“爱卿,你接着说。”

    李益回答道:“回陛下,看最近来汴梁城的这些流民,都是河北路和东京东路的灾民,这两地在今年都遭受了极其严重的蝗灾,现在他们是有家不能回,王相说用汴梁城存粮赈济,也只能解决他们一时的饥饿问题,但是以后怎么办?现在才是夏天,距离明年的产粮的时间至少还需要一年。

    难道这一年的时间里,上万的灾民都要朝廷来供养?就算朝廷能供养的起,这些灾民们已经失去了土地,后年又该怎么办?”

    李益一连串的问题,问得王黼哑口无言,这位新任的丞相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执政经验,他的升迁之路更是堪称开挂。

    这位金发金眼的丞相,当年考中进士之后,就认识了他生命中第一位贵人,时任宰相何执中的儿子何志。

    在何执中的推荐下做了校书郎,他这个位置上干了几年,升了几次官后,便遇上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位贵人蔡京,那时候的蔡京被贬杭州,王黼瞅准了机会,在徽宗面前多次夸奖蔡京,贬低他曾经的恩人何执中,等蔡京复相的时候,他又一次被提升御史中丞。

    接着这位人生赢家,又一次遇到了第三位贵人郑居中,再一次将自己攻击的矛头指向了恩人蔡京,只是这一次他没有以前幸运,因为他爹死了,他必须回家守孝。

    而在守孝期间他巴结上了自己的第五位贵人,就是他的干爹杨戬,让杨戬时时在皇帝面前提起他,等他守孝期满了的时候,便开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挂,在复位回给事中没多久之后,便直接升为了少宰,从一个文官第十阶的给事中,升为从第二阶的少宰。

    超阶八品,这样的案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谓史上第一人。

    但是如此快的升迁,也并非什么好事儿,那便是这货的实际干事儿的能力几乎没有,他就像是宋朝版的赵括一样,所以对于李益提出的实际问题,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李益今天当场发难,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他要让徽宗皇帝知道王黼是个废物,省的明年方腊起义的时候,这个废物因为自己没有主意又不敢上报,弄到最后让方腊连续祸害了好几个州,徽宗皇帝才得知情况。

    大宋仓促之间没有准备,只好把原本北上伐辽的军队拉去平叛,最后错过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时机。

    王黼没有办法只能说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

    听到这话徽宗皇帝眉微皱,显然他对连这点事儿都不能解决的王黼很失望。

    现在徽宗皇帝du开始有点怀念蔡京了,不管蔡京有多脏想出的办法多恶心,至少不会被这点屁事儿难住。

    李益看到徽宗皇帝表情非常满意,徽宗皇帝昏庸不假,但至少不傻,有这次事情,徽宗皇帝以后应该不会将什么事儿都交给王黼这废物去干了。

    李益手持玉笏,走上前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