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玩魔法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天上掉下个李如竹(2)

    这种马与蒙古矮马明显不同,身高腿长个头大,是西域地区出产的伊犁马,战马一直是困扰中原王朝的一种重要的军事物资,由于中原不产马,而产马的地区大多被少数民族所控制,所以直到大明朝,中原的骑兵战力依然羸弱。

    特别是辽东地区,蒙古人有意无意得控制马匹资源,边屯军中普遍缺少战马,直到袁崇焕实行辽土养辽人的守边策略,才用尽力气攒下了关宁骑兵的家底。

    所以,能骑乘这种高头西域马,显然是高级军官的象征。

    再看这两个骑手,甲胄齐备,山字甲披挂周全,厚底马靴油黑锃亮,其中一人的身材壮硕,留着八字胡,年龄似有四十岁上下,很有老军头的范。

    而另一个人,苏晓眼睛一瞄,当时就傻了,这个人,竟然是个翩翩少女。

    这姑娘的身材纤细,鹅蛋小脸上的五官精致漂亮,凑到一起更是让人心头一动,绝对是个标准的美人坯子。

    看起来一副小家碧玉,玲珑剔透的模样,但却披着刚硬的甲胄,马鞍上挂着一柄双手直刀,手里握着硬弓,箭囊中的箭左右摆动着,刚才那致命的三只飞箭,不会就是这位小姐姐射出来的吧。

    苏晓愣在了原地,心头竟然一阵乱跳,不由得脸颊绯红,脑袋里冒出来一些不可名状的感觉。

    这二人也不在意苏晓,径直朝着那两具鞑子的死尸奔了过去,壮汉子翻身下马,把尸体上的箭收了去,举在半空哈哈大笑,“我说小姐,你这弓法大有进步,这一箭直接射穿了这鞑子的脖子,还有这一箭,够力道,皮甲都射穿了”。

    那姑娘轻轻一笑,虽是盈盈弱弱,亭亭玉立的身子,但举手投足之间却充满了英气,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头简直把苏晓给看迷糊了。

    “那是自然,这回爹爹,还有大哥,二哥他们不回再笑我了吧”。

    “不能,不能,这回,我看大小姐倒是能好好笑笑他们了”,壮汉子底气十足,一声大笑,简直是震天动地。

    二人搬弄了一番战利品,这才有功夫来搭理被晾在一边的苏晓。

    “你是何人?为何会有屯军的三眼火铳?”,那姑娘转而看向苏晓,指着他问道。

    “这,这...”,苏晓一时语塞,与这姑娘四目相对,竟然有些莫名的紧张。

    “小姐,这人看起来像是本地的农夫,这三眼火铳吗?我家小姐问你呢?你这三眼火铳是那来的呀?”。

    “这火铳是...是老三给我的”。

    “老三,老三是哪个?”,粗脸汉子问道。

    “老三是...是”,苏晓一时被这姑娘给看晕乎了,虽是说了实话,却反倒圆不上了。

    正在苏晓打结巴的功夫,身后的草垛丝丝乱响起来,众人以为又有鞑子,但从里面钻出来的竟是那三个俘虏。

    大个子屯军见了苏晓和那一老一少骤然一愣,回了半天的神儿,赶紧迎着苏晓叩拜道:“多谢兄弟舍命相救,大恩大德,我等没齿难忘”。

    苏晓摆摆手,推谢道:“还得多亏这二位军爷,不然我也会被那两个鞑子给结果了,我们几个的小命全得玩完”。

    屯军转而拜谢那二人,他一眼便能看得出来,此二人的官衔定是不小,至少也要在自己之上,所以毕恭毕敬得行礼道:“多谢二位大人的救命之恩,在下必当相报”。

    “这位兄弟不用多礼,你可说说,为何会被那鞑子擒住?”。

    原来这高个的屯军名叫刘光,是镇官营千户所的夜不收,是个小旗队官。而镇官营是整个辽东都司最靠近鞑子的一个卫所,是前线中的前线。

    这阵子正是秋收,而且有军报,鞑靼俺答汗正在整备军队,准备大规模入寇,所以屯营中的夜不收系数出动,正在四下打探军情。

    刘光在边境查探的时候,撞到了那三个鞑子,正抓了那屯军和老农夫的俘虏。

    他便想救下二人,却是双拳难敌四手,反而中了鞑子的埋伏,才被擒了去。

    而那老屯军叫李铁同,是镇官营中的伙夫,近几日回家农忙,赶回来的路上被鞑子的哨子给撞上了,与同村的老乡一起被蒙古人给抓了去。

    这一小股哨子正要将三人劫掠回部落,领人头功,顺便还能多分几个家奴,没想到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更没想到会有这二位神兵天降,反而直接变成了别人的人头功。

    “是属下鲁莽了,没能救下他俩,还差点把小命丢了,实在是属下无能”,刘光七尺的硬汉,竟然潸然泪下。

    “原来你就是刘队官,此话严重了,我与镇官营的叶归勤百户乃是生死弟兄,常听他讲起有位刘光兄弟,武艺精湛,作战英勇,为人更是仗义,今日一见,果真如此,胜败乃兵家常事,打起精神来,日后多杀几个鞑子,报效朝廷便是”。

    听闻这人竟然认得自己,刘光骤然一惊,“敢问大人是?”。

    “奔虎营,唐龙海”。

    刘光两眼一亮,连忙下跪行礼,“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唐大人,大人的威名在辽东地界上那个不知,那个不晓,今日得见,实在是卑职的荣幸”。

    “兄弟言重了,你等速速回营吧,这阵子鞑子异动频繁,要小心行事”,唐龙海叮嘱一番,便要催马道别,刘光和李铁同赶忙应诺得令,行礼让路。

    呆愣在一侧的苏晓回过了神儿来,眼看二人要走,便忍不住了,赶紧上前问道:“这位小姐姐...,不,不,敢问这位将军,尊姓大名?”。

    唐龙海和姑娘全是一愣,没想到这农夫小子竟敢上前搭话,还要问姑娘的名号,“你这山野村夫,竟敢如此轻浮,口出狂言,好大的胆子”,唐龙海红着脸呵斥道。

    刘光也被这苏晓的莽撞吓了一跳,赶紧按住他的脑袋,不让他胡言乱语,“这娃娃受了些惊吓,冲撞了大人,请大人见谅,莫要怪罪于他”。

    苏晓梗着脖子,丝毫不惧得追问:“姑娘对我有救命之恩,受人滴水之恩,都当涌泉相报,这是娃娃都懂的道理,更何况是救命大恩,怎能不问恩人的姓名”。

    “不需你报答什么恩德,速速回家去吧,别再让鞑子给撞上”,唐龙海喝道。

    “救命恩人,怎能不认,知恩图报乃是为人之常理,受了恩惠却不闻不问,当做理所当然,那岂不成了畜生”。

    嘿,唐龙海见这苏晓还是个认死理的货,气就不打一处来,正要下马训斥。

    那姑娘却是拦住了他,嘻嘻一笑,好奇得上下打量了一番苏晓,反而爽快得说道:“你这人真有意思,我乃奔虎营,李如竹,你若要报恩,就留好自己的小命,别再被鞑子给撞上了”。

    话还没落地,两人便一侧马身,挥着马鞭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