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财阀
字体: 16 + -

第52章 汉语拼音

    “这是佛郎机文字?”

    王守仁看着汉语拼音表忍不住问道。佛郎机这个名字王守仁还是从朱厚照这里知道,毕竟在天宝斋的铜镜上便有佛郎机文字。

    “不是佛郎机文字,我称之为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有23个声母,24个韵母组成……”

    朱厚照开始给王守仁讲解汉语拼音的组成。伴随着朱厚照的讲解,王守仁眼睛越来越大。

    最后忍不住抬起头看着朱厚照,心里满是震惊了。作为饱读诗书的大拿,王守仁自然知道这汉语拼音的用途。

    这些拼音表很容易学会,连孩子都能很轻松的学会。如果学会汉语拼音,那么所有的字只要有拼音,就可以进行自己拼读了。

    到那个时候,小孩子都能毫无障碍的通读文章,可以自己学习。这对于教育的贡献非常大,也大大方便了孩子们认字读书。

    小孩子读书认字是很困难的。王守仁自己就深有体会。虽然也有直音注释,但是和汉语拼音一比差太多太多了。

    “殿下真乃圣人在世,这汉语拼音如若能在我大明推广,对我大明之教育功德无量……”

    王守仁看着朱厚照,此刻王守仁心里是真心的佩服了。这神奇的汉语拼音竟然是太子想到的,真乃是圣人在世。

    “还有这个……”

    拿出阿拉伯数字和乘法口诀表,其实这玩意王守仁并不陌生。但是这种数字在大明却没有推广开来。

    “王侍郎,这种书写方式可以大大的方便数学的书写。我觉得如果在大明推广,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大明算学水平……”

    朱厚照的话让王守仁很认同,这种数字书写确实非常方便。特别是朱厚照向他讲解了一些计算公式后,他更认同这一点了。

    “王侍郎,走,随我去见我父皇。”

    朱厚照直接带着王守仁前往皇宫。这些东西虽然是最基础的东西,但是对于大明来说却至关重要。

    两人来到皇宫,当朱厚照把这些东西详细的讲解给弘治皇帝之后,弘治皇帝也满是震惊。

    如果不是王守仁多次保证,弘治皇帝真不敢相信这是朱厚照弄出来的。别小看这简单的字母,对于天下教化而言,意义重大。

    “父皇,儿臣还发现。今日之字繁琐复杂,如若能够简化则更好。一是方便大家书写,二是方便大家认识。”

    朱厚照突然想到了简体字,忍不住提议道。这个提议让王守仁也点点头。

    “皇上,太子所言甚是。如今字体复杂,如果能够简化之,对于天下教化也有莫大之功。”

    王守仁直接说道。

    “恩,明日早朝朕就和众臣一起商议。太子,明日早朝你也来……”

    弘治皇帝的话让两个人点点头。两人也没有在皇宫里多做停留便离开了。

    “殿下,交通部已经开始审批两京高速之方案,结果还需一些时日……”

    回去的马车上,王守仁低声说道。交通部刚成立,事情比较多。王守仁这段时间也比较忙。

    不过对于交通部来说,两京高速却是明年的重点工程。两京高速选择的路线是新的路线,和官道的路线是不同的。

    所走路线必须仔细勘测,同时需要考虑的东西比较多。比如地质条件,施工难度等等。

    同时还有服务区的选址也必须认真的考虑。早在打赌开始后,朱厚照就把人给派了出去,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勘测,具体方案已经确定,现在方案已经递交了交通部进行审批。

    “恩……”

    朱厚照点点头,两京高速至关重要。不过现在必须把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好,现在是冬季,不太适合施工,所以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准备好一切。

    等开春以后,直接进行大规模的施工。分段建造,只要准备妥当,一年时间足以完成这条道路的建设。

    次日早朝,朱厚照准时上朝,就坐在弘治皇帝身边。看到朱厚照在,百官们第一个想法就是太子殿下又琢磨出新的东西来了。

    果不其然,等弘治皇帝把汉语拼音拿出来后,朝堂上立刻闹腾了起来。

    “妙啊,真是太秒了……”

    “皇上,这汉语拼音,真乃圣人之道啊……”

    “恭贺皇上……”

    “太子殿下真乃圣人在世啊……”

    了解了汉语拼音之后,这些人一个个都被镇住了。都是读书人,他们自然明白这汉语拼音的好处。

    不仅学习起来简单,而且比直音要标准很多。标准起来也非常的方便,只要学会这汉语拼音,就算是孩子也可以通读书籍,还可以自我学习。

    “皇上,微臣还有一个疑问。天下之言众多。一个词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这种情况如何标注呢?”

    谢迁忍不住问了一个问题,谢迁的话也让大家点点头忍不住议论起来。

    “太子,对此你可有好的办法?”

    弘治皇帝没有回答,而是扭头看了看朱厚照。

    “父皇,甚是简单。我们只需要把一种语言定为官话。然后再进行全国推广即可。所有标准皆以官话为主。这样既方便注释,又能方便大家的交流。”

    朱厚照的话让大家眼睛一亮。谢迁也忍不住点点头,这个方法好,全国推广官话,这样大家都会说官话了,注释自然没问题,同时大家交流也没有任何障碍了。

    “除了这汉语拼音,太子还建议对现在之字进行简化。大家对此怎么看?”

    弘治皇帝再次抛出一个问题。这话问题却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陛下,臣以为不宜简化。如若简化当今之字体。未来读书人便只认简化字。那么先人众多典籍,他们便无法阅读……”

    一个大臣直接站出来说道。他的观点得到一些大臣的认可。

    “父皇,这个极为简单。只需要把先人典籍。按照简化字版本进行翻译一遍即可。同时把简化之字列出来存档即可……”

    朱厚照直接说出解决的办法。

    “太子殿下,如若这样,这天下典籍是不是都要重新印刷。你可知这天下书籍有多少册吗?如若都重新翻译,重新印刷,又需多少钱财多少人力?”

    那个大臣再次说道,这个点让朱厚照也皱了皱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