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客
字体: 16 + -

第三十五章 长安,小爷来了……

    第二天清晨,李全就带着李熹往陇西县赶去。李道宗七日后要带他们父子去长安,李全也需要回去交代一下公事。

    李熹只是在家里住了三日便在高达的护卫下赶回了集马村。

    老村正的身体还是不太好,毕竟年纪大了,又是忧心过度,恢复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好在已经可以正常起居,只是暂时不能给李熹上课了。

    老村正听到李熹说李道宗要带他们父子去长安参加李渊的大寿,脸色变得复杂起来。

    “你父亲虽说出自那任城王军中,但这太上皇寿辰,他应该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为何李道宗要带你们前去长安?”老村正问道。

    当下李熹把那日宴会上的事情详细给老村正讲了一遍。

    老村正听完说道:“原来这次你父亲倒是占了你的光,不过你虽然有些急智,但是却经不起推敲,想必那杨学望想一想也就明白了,只是你后一问让他无话可说,这才能使得他无奈退去。狗儿,日后莫要逞强才是。”

    李熹恭敬道:“先生说的是,只是任城王对于我父有知遇之恩,为人又让人心生好感,小子不忍看他受到诘难这才忍不住想要帮帮他。”

    老村正点点头说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老夫也不是说你错了,就是想提醒你,日后你渐渐长大,行事一定要想好后果才是。这次幸好你年纪幼小,要不然那清河崔家岂是你能得罪的?就算有李道宗护着你,可是将来你也会寸步难行。”

    “小子省的了,请先生放心。”李熹躬身受教。

    “其实李道宗想要带你去长安进学倒是件好事情,如今老夫身体大不如前,日后恐怕不能如往日那般教导于你了。”老村正认真的说道。

    李熹脸上堆起笑容道:“小子还是喜欢跟在先生与奶奶身边,如果去了长安,小子时时想念先生,想必书也念不好了!”

    老村正哈哈一笑,摸着李熹的脑袋说道:“也罢!你已经要比同龄孩童强的太多,走的太快也未必就是好事,你就继续在老夫身边几年,老夫也想再送你一程。”

    李熹知道老村正其实也是舍不得他,于是便又陪着老村正说了会话,直到老村正精神有些不继才退出房间。

    剩下几日,老村正也没有再提李熹去长安的事,每日就如同以前一样给李熹讲些诗书道理,大双则缠在李熹身边,每见他进学结束,就拉着李熹到处去玩儿。

    高达按时来到集马村接李熹回去陇西县,后日便要启程去长安,他们必须明日就赶到成纪与李道宗汇合。

    老村正把李熹叫入房中,递给了李熹三封信,脸色复杂的吩咐道:“这里有三封书信,一封你见到任城王以后就交给他,另外两封请他代为转交给太上皇与陛下。”

    李熹上次就猜到,老村正以前在隋朝为官,应该是认识李渊父子的,只是见他竟然让自己带信去长安,看来他们并不是仅仅是认识那么简单。不过李熹见老村正没有要告诉他的意思,也就恭敬的把信收了起来,没有多问。

    “此次长安之行,切记多听多看,少言慎行!”老村正最后嘱咐道。

    李熹恭恭敬敬的给老村正磕了个头,谢过先生的嘱托,又请村正奶奶一定保重身体,答应大双回来一定给他带礼物,就跟着高达回到了陇西县。

    待得一切收拾妥当,李全带着高达与李熹就出发往成纪赶去,这次去长安说不得要住在李道宗的府邸,所以李全就只是带了高达一人。

    见到李道宗以后,李熹就把老村正的三封信交给了他。

    李道宗看完了书信以后,立即派人去找了李熹过来。

    李熹见李道宗面有喜色,越发的好奇老村正的身份了。没等李熹行礼,李道宗就问道:“你先生可是一直都在集马村?”

    “先生一直都住在集马村,从来没有到过别处。”李熹不敢隐瞒,老实的回答道。

    李道宗听了李熹的回答,脸上的喜色渐渐变的有些悲伤,他叹了口气问道::“老人家身体可还康健?”

    李熹回道:“先生身体一向硬朗,只是前些日子因小子被人牙子掳去,害先生忧心过度,大病了一场,好在这些日子好多了。”

    “嗯,你先生可有提过他以往的事情?”李道宗好像松了口气又道。

    “小子只知道先生以前曾在隋朝为官,别的先生从来都没有提过。”李熹如实说道。

    李道宗叹了口气,挥了挥手说道:“好了,本王知道了。你先去休息吧,明日一早我们就启程长安。”

    李熹告退。

    应付完了缠着他想要听故事的李雪雁,回到房中的李熹心里对老村正的身份更加好奇了。难道老村正也是李家的亲戚不成?带着一肚子的疑问,李熹好不容易才进入梦想。

    李道宗作为王爷,虽然只是回老家省亲,但是带的人却是不少,足足近两百人的队伍在李道宗的一声令下就浩浩荡荡的上路了。

    李熹这是第一次在大唐出远门,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古人那句“父母在不远游”的意思,从成纪到长安只有七百多里,可是即使李道宗一行人有马匹马车代步,也要走上半月有余,更何况那些没有代步工具的普通百姓了。这个时代,很多时候,哪怕只是相隔几百里的亲人,也可能几年才能见一次。

    因为年纪小,李熹这一路都是坐在李雪雁的马车上前行的,这倒是让他跟李雪雁混的越来越熟悉了,就是脑子里面本就不多的几个童话故事被掏了个干干净净。等到后面几日,李熹不得不拿出金庸先生的大作《天龙八部》来了。可惜李雪雁对于让人热血沸腾的江湖人士不感兴趣……

    终于,在李熹的期盼下,一座雄伟的城市出现在了他眼前!

    看着高耸威严的城墙,李熹心里忽然有一种感觉,好像这次长安之行要有什么好玩儿的事情发生。

    不管怎么样,李熹在心里大喊道:长安,小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