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客
字体: 16 + -

第三十三章 李熹的问答题

    “胡说八道!”

    崔陵听到李熹的话后,脸色都胀红了,只觉得这个小娃娃实在是可恨,什么都不懂也就罢了,还不知悔改的信口开河!

    李道宗见崔陵气的不轻,心里有些幸灾乐祸,这老匹夫设计自己,李全这儿子算是给自己出了口气,不管这娃娃说的怎么样,也要护着他才是。

    于是他说道:“崔先生莫要生气,让这小子说完,要是胡说八道,本王亲自打他屁股!”

    崔陵听了李道宗的话更加生气了!什么打屁股?这是在打自己的脸呢!

    杨学望这时也是脸色阴沉,沉声说道:“小公子慎言!在坐的诸位都是饱学之士,如果小生说错了,先生们怎么会认可?”

    那是因为这帮人虽然一大把书也读了不少,可是没有一个真的做过一方父母官!说白了就是一帮老书呆子,而李道宗又是武将出身,这才正好被你这小书呆子给忽悠住了!李熹心里想到。

    不过嘴里却说道:“诸位先生应该是为了照顾杨士子的脸面吧,他们不好意思说,只有我来代劳了。”

    “小公子出身贵族,想必家中父母教导有方,那小生就请公子指教了!”杨学望微微一躬身说道。

    李熹听他又把自己的父亲拉进来,知道他是觉得自己年纪小不好为难,想要父亲帮自己受罚。没想到这小子还挺有心机,那就不要怪小爷不客气了!

    李熹摇摇头说道:“不是我父亲教的,是我自己想的!”

    不等杨学望开口,李熹转身向李道宗问道:“请问王爷,您说的让杨士子治理一州之地,是要他从小做起,还是直接就当了刺史?”

    “那自然是刺史才有权力治理一州之地!”李道宗答道。

    “那小子就说的没错了,请问这位杨士子,是不是只要你治下有官员贪腐,你就要直接罢官?”李熹问道

    “那是自然!”

    “只要有鱼肉百姓的就直接杀掉?”

    “自然!”

    “只要有滥竽充数的就做降职处理?”

    “自然!”

    “拍你马屁也不行?”

    “溜须拍马之辈小生绝对不能留下!”

    “那再请问,杨士子认为这些人处理多少合适?”

    “当然是有多少处理多少!”

    “那是慢慢处理还是一下子全给他们端了?”

    “越快越好!”

    “以杨士子的见识,你觉得目前我大唐这样的官员多还是不多?”

    “这……应当不少。”

    “不少是多少?”

    “可能一半有余……”

    “那这一半有余的官员,你是凭什么认定他们有罪?”

    “自然是要先暗中调查一番。”

    “谁来调查?”

    “小生当亲力亲为!”

    “那就是说,杨士子一上任,凭自己的调查就要杀掉或者免掉一州内半数以上的官员?”

    “这……”说到这,杨学望已经感觉额头冒汗了。

    不等他回答,李熹接着问道:“我就算是你杨士子明察秋毫,没有弄错一位官员,那请问一下空出这么多位置,要谁来顶替。”

    “有德者居之……”

    “哪里来的有德者?”

    “这……”

    “这什么?一下杀了这么多的官员,你从哪里找人来顶替?根本不可能找得到!那那么多空出来的公务要谁来处理?”

    “……”

    “没人处理公务,那么岂不是要大乱了?”李熹问完这个问题后,看着满头大汗的杨学望,不再说话。

    这时在坐的众人都已经有些呆住了,李道宗听着李熹二人一问一答,虽然李熹把杨学望问住了,可是他总是觉得哪里不对…

    李熹见没人说话,知道大家现在都被自己的一连串问题问住了,赶紧接着问道:“杨士子,怎么样?你可能答上来?”

    杨学望脸色灰败的说道:“小生答不出来,小公子聪慧异常,小生佩服!”

    “你不用佩服我,其实我这是在救你的命,你可知道?”李熹大义凛然的说道。

    杨学望虽然觉得自己错了,可是怎么又成了救自己的命了?

    见他不明白,李熹低声提醒道:“能做到一方父母官的,大都有些关系,要是让你都杀了,他们背后的人岂能饶了你?”

    杨学望恍然大悟,对着李熹深深的鞠了一躬。

    周围的人没听到李熹的话,不知道为什么杨学望要对李熹鞠躬,李道宗离着二人很近却是把李熹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心里想到,这小子不仅仅会胡搅蛮缠,对于官场也有如此认识,真是个神童?

    其实李道宗稍微一想就已经明白了,不是说杨学望的理论有这么大的错,而是李熹故意带着杨学望往事先设计好的路上走,因为就算是杨学望再傻,也不可能真的一上任就会处理那么多官员!所以李道宗很清楚,刚才李熹大多数问题都是胡搅蛮缠,只是这杨学望虽然书读的不错,却没有李熹机灵罢了。

    李熹见杨学望都鞠躬了,知道自己想要的效果基本达到了,有问道:“杨士子,刚才王爷说的第二个问题,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般处理,想必你就算是死了,也不能赎罪!”

    “这是为何?难道与百姓共存亡也错了?”杨学望痴痴的问道。

    “百姓没了吃的,你应该想办法带领大家找吃的才是,不管你是挖野菜,还是吃树皮,总归你要想办法给老百姓找吃的!哪怕找不到,你也要去找!至少也要让老百姓知道,朝廷是在想办法的,也好给他们希望!要不然,人没有了吃的,又没有了希望,真的会造反的!王爷说的很清楚,朝廷是暂时无力救援,而不是永远无力救援,你不想着如何为朝廷争取时间,反而想着怎么跟老百姓一起去死,老百姓才不会跟着你去死,他们去抢,去周围的州抢,去有粮食的地方抢!抢着抢着,就造反了!你说,你就算是死了,能赎罪吗?”李熹一口气说完,直直的看着杨学望。

    杨学望这时彻底呆住了,半晌,他走到崔陵的身边,恭恭敬敬的给崔陵磕了一个头,又走到李道宗身前跪了下来,说道:“小生枉读圣贤书,不敢再请王爷引荐,请王爷准许小生先行离开。”

    李道宗点点头说道:“好吧,你的事尽管放心,本王会还你一个公道,等下次大考,你再参加不迟。”

    “多谢王爷!”杨学望站起身来,又对着李熹拱了拱手,就往外面走去。

    李熹心里有些不忍,想要说点什么,却又忍住了,杨学望既然选择帮助崔陵来逼迫李道宗,他就应该要承担失败的后果,哪怕他不是自愿的!人,总是要对自己做出的事情负责的。

    崔陵见杨学望离开,失望的摇摇头,知道这次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得罪了李道宗,看着那个坏事的小娃娃,崔陵实在是不敢相信刚才的问答会出现在一个只有七八岁吧孩子身上!

    而在场的其他人也是震惊于李熹刚才的表现,心里都不禁想到:我七岁的时候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