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
字体: 16 + -

第一百一十七回 袁绍聚贤论良策

    书接上回

    眼见又一场激战马上就要开始,席间众人自然更加的期待。但是,咱们的齐侯却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田辰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朝曹操举盏道,“曹公麾下真人才济济也,晚辈敬曹公。”

    说完,便用袍袖一遮,将酒喝下。

    曹操自然也陪着喝下酒,正欲说话。

    然而,却忽然发现田辰突然哇的一下吐了出来,丑态百出。

    其实,田辰用袍袖遮掩的时候,偷偷把手指插入了自己的口中,使劲的压了一下舌根处。相信大家都知道那是什么样的感觉,随后发生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只见田辰狂吐了一会,然后醉眼朦胧的大着舌头道,“曹~,曹~公,在~~在~~下,不胜~酒~力,明日,明日还~~~要返赶路~返回,先,先去歇息了。嗝~”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都是明白人,哪里还会不懂田辰的意思呢?

    曹操嘴角稍微一撇,呵呵一笑,点头道,“也罢,吾就不留博远继续了。来人,送齐侯及其手下,去馆驿安歇。”

    “诺!”

    自有亲兵在门口应声。

    场中的黄狮闻言,拱手朝典韦一礼,然后回身来到田辰身边,和黄豹一起,一左一右扶住装醉的田辰,与赵云和管亥等一起,跟随那名曹兵离开了。

    田辰一行离开后,曹操似乎是自言自语,又若有所思的道,“张弛有度,进退有据,不卑不亢,无畏无惧,此子绝非池中之物啊。”

    程昱点了点头道,“司空所言有理。希望田辰在对阵袁绍的时候,也有如此表现。”

    曹操哼了一下道,“传令下去,着朱灵、吕虔、韩浩三人,率兵五千留驻此地,以朱灵为主将。严密监视袁绍。若袁军攻来,且战且退,慢慢将袁军诱往濮阳。尔等只要拖住袁军一个月,吾便能在击溃刘表后,率军驰援。其余兵马,尽皆与吾南下宛城,对付刘表。”

    “诺!”

    曹操发号施令完毕,慢悠悠的举起酒盏,淡淡的道,“袁本初?且看你如何动作!”

    ————

    清河,太守府。

    袁绍及其一众手下正在商讨着对策。

    “大将军,”

    作为袁绍的首席谋士,田丰根本没有任何的客套虚词,直接对袁绍道,“既然刘表已经在曹操背后动手,那我军应当即刻全军出动,与刘表南北夹击,直逼许都,迎奉天子。则大将军便可以朝廷名义,戡乱平叛。则天下碌碌之辈,皆不敢再与大将军抗衡,则大汉全境,可传檄而定。”

    还不等袁绍细细考虑,速来同田丰不合的逢纪语带嘲讽的道,“直逼许都,迎奉天子?哼!田元皓说的太简单了吧。如今我军正与田辰所部对峙,叛将麴义、张郃二人,已经率兵攻取了东光,在侧后威胁我军粮道,并且随时可能东向渤海,西进河间!我军与刘表看似南北夹击曹操,实则现在也被田辰与曹操夹击。若不能先行解决田辰所部,如何能稳定后方,无后顾之忧?所以,在下以为,应先以重兵剿灭田辰、麴义二军,然后南下青、徐二州,立于不败之地。再携得胜之兵,西向兖、豫,同刘表夹击曹操。此乃完全之策也。”

    袁绍听罢,微微点头,正要说话。却见沮授起身对他拱手道,“明公万万不可行此计也。”待袁绍看向他这边后,沮授朗声道,“国贼乃曹操,非是田辰,‘衣带诏’中写的非常清楚。在下以为,恐怕田辰也接到了同样的诏书,只是因为难辨真假,故而不敢擅动。所以,田辰现在仍然是左右摇摆不定。主公若是攻击田辰,势必将其逼迫,死心塌地同曹操结盟,共抗吾军。齐侯此人,颇有机谋,断断几年时间,便已是手握三州的一方诸侯。即便是曹操、袁术、孙策、吕布、刘备数方,尽皆觊觎的徐州之地,也被其轻易的掌控。纵然曹操势大,亦不敢与其硬碰。我军之前虽与其有些许摩擦,但终归仍为汉臣。更何况,齐侯从未主动挑衅大将军。因此,在下以为,此番当采纳元皓公(田丰)之策,以主力对付曹操。只要曹操败于大将军之手,那田辰也不过疥癣之疾,再无些许助力。到时,大将军只需以朝廷之命,迫其就范,岂用刀兵乎?”

    袁绍闻言,心中盘算,似乎这也是个办法。正要开口表态,却又被无情的打断了。

    只见袁谭的铁杆支持者郭图,大声呵斥道,“沮授所言太过无智。那田辰素来不敬大将军,现在已然与曹操沆瀣一气,蛇鼠一窝。况且,若其不愿与大将军为敌,又何故命叛将麴义、张郃二人,率兵东进渤海,侵略冀州之地?若我军任由其在冀州恣意横行,则人心不稳,后方不安。大公子虽然麾下有数万之众,却并非精锐之师。一旦不能驱逐叛军,则渤海危矣。大将军的一世英名也必将毁于一旦。再说,我军之兵力处于绝对优势。即便两线作战,亦是游刃有余。所以,在下以为,大将军可命一上将,率十万人马南向剿灭田辰。而大将军则亲率其余精锐,西攻曹操所部。这么一来,不管是曹操也好,还是田辰也罢,都无力同大将军抗衡。而大将军,便可一箭双雕,同时解决曹操与田辰,一举攻取四州之地。之后,长江以北便尽入明公手中。其余诸侯又焉敢再与大将军为敌,定然望风归降。而明公便成为大汉中兴之臣,必将名留青史,功业千秋。”

    “嗯。”袁绍听罢,内心波澜乍起。名声这个东西,绝对是袁绍最为重视的。而郭图给他谋划的,恰恰非常合乎他的心意。即便袁绍不待见袁谭,然而那毕竟是自己的长子。若真有什么不测,那么对于袁绍方面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

    就在袁绍要下决心的时候,审配忽然起身道,“明公。在下以为,此事易尔。”说罢,他拿眼稍微瞟了一下袁尚,这才接着道,“明公可令三公子率五万大军留于此地,与大公子两路夹击,先解决东光的麴义、张郃所部。然后合兵一处,包围平原。使田辰困于此处无法行动。听闻徐州之南,孙策、刘备也已动手,共同袭击徐州。田辰的日子也是难过的紧。主公则亲率大军,前往魏郡,进入黎阳。这么一来,大将军既不用害怕粮道被劫,后勤不畅;又可令田辰不能用兵施谋,救援各处。则大将军之胜,易如反掌也。”

    袁绍闻言大喜。而一直处于对立状态的袁谭党和袁尚党的代表人物,逢纪、郭图、审配等人,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组成为了暂时的统一战线。

    不言而喻,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打压位高权重的田丰和沮授等人。

    田丰听完审配的话,愤然道,“审正南此计切不可行也。大将军,兵贵神速,又岂能在此时绕道而行。属下恳请大将军率全部兵马尾随攻击曹操,不可使其有任何喘息之机。此乃上上之策。”

    审配毫不示弱的反驳道,“田元皓,莫要以为只有你之计策才是最为恰当的。让主公放弃长子和冀州不顾,去对付明显更加强大的曹操,也太过无智了吧。”

    田丰怒声道,“主公乃大汉之臣,当朝大将军。为剿灭国贼,自当以身许国,而不能有偏私。大公子处境并不危险,何须分兵救援。哼,即便大公子真遇不测,那也是为了大汉,为了大将军而死,亦乃正道也。有何惧哉?”

    此言一出,郭图不乐意了,朝田丰一指,大喝道,“田元皓!安敢出此不祥之语。尔~”

    “够了!”

    袁绍被这些大贤的争吵,弄得头大如斗,本来就非常不爽了。结果没想到,田丰居然要让他牺牲自己的儿子,去获得胜利。这可让袁绍万万不能接受了。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况袁绍呢?

    “来人!”袁绍大喝道。

    “在!”

    两名亲兵自门外进入,朝袁绍拱手施礼。

    “将田丰锁拿起来,打入大牢之中。待吾得胜回返后,再行处置!”袁绍没有丝毫情面的冷冷道。

    “大将军!主公!你~”田丰根本没想到自己怎么会让袁绍做出这样的事情,一时之间居然语塞了。

    “明公!”还好,沮授此时站了出来,对袁绍道,“田元皓素来心直口快,所言虽然不当,却句句在理。还请大将军收回成命,莫要为难元皓公。”

    袁绍都快气疯了,哪会听得进去。他怒目直视沮授道,“谁敢求情,一同锁拿!”

    “这~”沮授心中暗叹一声,再无半分言语。他心里想的是,希望过一段时间等袁绍气消了之后,再慢慢规劝吧。

    两名亲兵一左一右按住田丰的双肩,开始向外拉。

    田丰气的大喊道,“主公不听忠言,乃取败之道,取败知道啊!!~~~~”

    “把他的嘴给我堵上!”袁绍暴怒的说道,心中恨不得要杀了田丰了。

    俩亲兵自然不敢怠慢,连忙捂住了田丰的嘴,使劲的把他拖了下去。

    “主公~~呜~~呜~~~呜·~”

    看着狼狈的田丰,审配、郭图、逢纪三人莫不暗自窃喜,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尽皆面有得色。

    袁绍自然没有看到这些,他稍微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大声道,“着即命袁尚为主将,蒋奇为副将,率马延、焦触、张南三人,率兵五万,与袁谭所部一起,先剿灭麴义、张郃叛军,再围困平原田辰所部!其余众将,随吾率十五万大军,赶往黎阳,寻机与曹操决战!”

    “诺!”

    厅中诸人尽皆起身应诺,气势如虹。

    袁绍又对袁尚道,“显甫啊,为父授你专断之权,可临机处置一切。吾儿切记,军中无父子,莫要坠了吾军之威风。”

    袁尚听罢,意气风发的道,“请父亲放心,儿定不会给父亲丢脸的。”

    “好,好!”袁绍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帅儿子,心情大好。

    随即,袁绍接着道,“传令下去,大军三日后开拔,驱除国贼,迎奉天子,兴复汉室,定鼎天下!”

    “诺!”

    “报~~~~~”

    正当所有人都准备去各自安排的时候,一名斥候急急忙忙的冲了进来,单膝跪地,对袁绍道,“禀告大将军,属下有重要军情呈报!”

    “讲!”

    袁绍威风凛凛的安坐于主位之上,朗声道。

    “回大将军的话,属下等人探的确切情报,齐侯田辰去了曹操那里!”

    “哦?”

    袁绍听到这话,眼光一亮,忽然计上心来。

    此正是:谁言冀州无能士,名门自可聚群贤。只因虽得有妙计,无奈取舍难周全。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