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
字体: 16 + -

第七十一回 袁术自立天下惊

    书接上回

    东莱码头。

    得知田辰率大军平定三韩,今日便要回返的人们,拥挤在从东莱郡到东莱港码头的道路两侧,望眼欲穿的等待着盛大的游行仪式。

    东莱太守王修,以及从临淄赶来的管宁等人,早早的就率人等候在了码头上。众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无法掩饰的激动神情。

    巳时二刻,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渐渐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很快的,这支船队便扬帆而来。紧接着,岸上的人们就听到了从远处传来的粗犷嘹亮的号角声。

    王修立刻下令,岸上的乐队开始奏响得胜曲,以做回应。

    不多时,青州船队依次靠岸,还有一些船只却依然停泊于海面。除了码头一时不能停下所有船外,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只不过,现在姑且不表。

    船板搭好后,岸上的人们已经开始欢呼起来,准备迎接带给大汉荣耀的田辰以及青州精兵。然而,首先下船的,虽然确实是田辰和赵云、郭嘉等人,但他们却并没有同任何人寒暄,即便是王修上前与田辰见礼,田辰也只是点了点头,随后便与其他人让开了道路,静候在一旁。

    众人不明所以,但看到田辰都这样了,原本人声鼎沸的码头,却忽然渐渐平静了下来。

    蓦然之间,伴随着苍凉而悲壮的乐曲响起,从船上开始依次下来了手捧陶坛的青州士兵。众人一下子明白,这些人手中捧着的,全都是此次征战朝鲜之时,阵亡将士的骨灰。

    此次出征,田辰率大军一万五千之众,加上协助青州的辽东水军,总计两万兵马。几次大战下来,辽东水军没有丝毫额损失。而青州大军却阵亡一千五,重伤失去战斗能力的有两千五。如此重大的损失,也直接导致最后同三韩的决战之时,田辰不得不接受了郭嘉的建议,从朝鲜的汉置三郡临时征调了义兵两万人来协助自己,这才取得了胜利。

    徐盛的留守朝鲜,高览的血腥报复,其实都是因为自身损失巨大的问题。

    当第一个手捧骨灰坛的士兵,刚刚走到田辰身前的时候,田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单膝跪地,低头默哀,任凭一个个的英灵,从自己面前通过,返回自己的家乡。

    田辰都这样了,青州众人如何还能站着?排山倒海般,没有呐喊,没有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从人群中不时发出的涕泣之声。

    等最后一位士兵走过之后,已经到了午时三刻。田辰缓缓起身,然后大声道,“吾要在临淄,为青州阵亡将士,建造巨型石碑,以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

    “万岁!万岁!万岁!”

    人群中这才开始爆发出如雷的欢呼声,气氛开始变的热烈起来。

    田辰一行,回到东莱太守府,王修自然要为他们接风洗尘。

    席间,王修问田辰道,“主公,闻君掳三韩王族万余人返回,却不知是否准备向朝廷献俘?”

    “献俘?”田辰有点懵。他是准备把这些人弄成奴隶,来为青州建设增砖添瓦的。把这些免费的劳动力送给曹操,田辰才不想这么干呢。

    管宁见田辰不言语,情真意切的道,“博远啊,大汉自桓灵之后,还从未有此开疆扩土之盛事,自然当大力宣扬,以弘大汉声威。向朝廷献俘,正可让天下皆知青州之强,亦可震慑宵小之辈。”

    田辰挠了挠头。这种形式上的东西,他还真不在乎。但既然连管宁都这么说了,似乎还是有些好处的。

    郭嘉是知道田辰的真实想法的,他明白田辰不舍得,便呵呵一笑道,“主公不必把所有俘虏都送去许都,只需挑选弁韩王和辰韩王,加上马韩王的首级就可以了。若是觉得不够,那就再加上百余所谓王族之人即可。”

    田辰听罢,马上就明白了郭嘉的意思,笑着道,“也好,就依诸位所言。叔治(王修),君可遴选百人,加上二王及马韩王首级,送往天子之处,向朝廷报捷。”言罢,忽然又道,“额,叔治且多多挑选那些年迈体弱之人前往便是,也让他们确切的见识一下吾大汉的雄威!”

    “诺!”王修拱手应之。

    “另外,还有一事,要叔治劳心。”田辰接着道,“吾已令高览与糜芳,迁移三韩遗民往青州而来。到时还需叔治费心安排。记住,他们都是来此干活的,不是来此休养生息的。从今日开始,重新修葺从东莱至临淄的直道,以为两地迅速联系。而这劳工,就让三韩遗民来做。吾青州之内,不养此等闲人!”

    “这~”王修可是个正人君子,熟通儒家经典。从来没有做过这种在他看来,有违天和,有违德行的事情。

    田辰看出了王修的犹豫,他认真的道,“叔治,可看到那些为国捐躯的大汉兵卒,又可曾看到那些在朝鲜之地受到三韩之人奴役的大汉子民?吾辈从来都是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但是,切莫忘记,当年的匈奴也好,现在的鲜卑、乌桓、高句丽等等异族,都是如何对待大汉的宽容的?”

    王修听罢,默然不语。他是清流名士,但却并非腐儒。田辰说的这些,他又岂会不知呢?想到此,王修拱手对田辰道,“主公,修知之矣。如何处理此事,修已了然于胸,且请主公放心。”

    田辰欣慰的点了点头,招呼众人道,“在海上漂泊数日,确实劳累。此番宴饮后,还望各自回去好生休息,安排各种善后之事。吾三日后,回返临淄。”

    “诺!”

    ————

    建安元年十月初十,田辰终于率部返回了临淄城。自然而然的,临淄城的人们也进行了一次隆重的欢迎仪式。望着那些被押送回来的三韩俘虏,临淄城的百姓莫不都在啧啧称奇。

    “快看啊,这些人长的好丑!”

    “那是当然,蛮夷就是蛮夷,还能长成啥样?”

    “听说齐侯获三韩十五万,难不cd是这样?”

    “汝不知道吧,三韩的王族为了表明自己投诚齐侯之心意,好像要把三韩的公主送于齐侯做妾,但却被齐侯严词拒绝了。”

    “有这样的事?”

    “对的,吾亦有耳闻。还说三韩蛮夷遴选了上百的美女,都已经送入齐侯府了。”

    “不可能!齐侯今天才回来,那些女人怎么会比齐侯先到的?”

    “唉,这就是汝孤陋寡闻了。谁会将这种事情弄得人尽皆知啊。自然都是秘密进行的。若汝不信,可去齐侯府外等着,总会看到的。”

    。。。。。。

    古语有云,流言止于智者。但很可惜的是,还是有人会真的听信这些。以至于随后的一段时间,齐侯府外出现了很多想要一探究竟的人。也吓得管亥急急忙忙的增派了护卫人数,以免出现任何的突发情况。

    田辰也是从黄镇的口中知道这些事情的,这令他哭笑不得。没想到,糜贞也知道了这个事情。虽然她面上不说,但心里还是有些别扭。还好,田辰对她一如既往的温柔体贴,这才渐渐打消了糜贞的小心思。

    建安元年十二月三十,青州派人押送的三韩王族百余人,终于来到了大汉的暂时国都,许县。这个日子,是田辰派人通知曹操后,双方商定的。许都进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天子在宫殿当中亲历了自己人生中的一场巅峰盛事。为了表彰田辰的功绩,天子下旨,加封田辰为前将军,另赠食邑千户。另外,朝鲜半岛上的四郡之地,统归青州管辖。其余立功人员,则由田辰自行酌情提升。

    一时之间,齐侯田辰的声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田辰对于这个,并未太过在意。比之这些虚衔,田辰更注重的是对朝鲜半岛的实际控制。有了天子的任命诏书,那么就会变的名正言顺。与此同时,田辰的青州治下人口,首次突破了三百万,这才是让田辰最为兴奋的事情。

    乱世之中,最关键的还是人口数量。有了人,其他的事情都会变的简单许多。不管是开垦荒地,还是挖掘矿藏,没有人,那是万万不行的。

    整个青州,出现了迅猛的发展态势。

    然而,和平的日子在乱世当中,可谓太过奢侈。总会有些耐不住寂寞的跳梁小丑,要破坏这种美好的局面。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二月初二,后将军、阳翟侯袁术,传檄天下,置公卿,祠南北郊,正式代汉自立,建号仲氏。

    消息一出,天下哗然。

    汉献帝下旨,着令司空曹操领兵讨逆。并传旨青州牧田辰、徐州牧吕布、豫州牧刘备,扬州牧孙策同时起兵共击之。

    袁术得报毫不示弱。立刻派人告知孙策,许以车骑将军高位,令其出兵勤王。并派人往吕布处,许其大将军之位,并求其女,封为太子妃,以和亲之举,换得吕布出兵攻伐曹操。

    与此同时,袁术居然还向青州派遣使者,许田辰以青州、兖州、豫州三州之地,赐爵齐王,邀其共击曹操。

    田辰当然严词拒绝了袁术的条件,并将袁术使者押往许都,听凭曹操处置。

    本来事情的发展,似乎都在田辰的预料之中一件不曾在历史上出现的事情,却突然发生了。徐州牧吕布,居然同意了袁术的条件,悍然发兵泰山、琅琊二郡,以抵挡田辰的平叛大军。

    此时,田辰正与青州诸人在紧张的商量着对策。

    张昭首先道,“目前的态势,与青州非常不利。且不说吕布从贼,北攻青州。即便是冀州的袁绍,吾等也不知其真实意图如何。若其南下,则青州必将腹背受敌,被两面夹攻。毕竟袁绍同袁术,乃是兄弟。”

    田辰本来想说,袁绍不敢造反的,但现在看着吕布都跟从袁术了,自己还能确定袁绍不会出问题吗?

    郭嘉沉声道,“以吾对袁绍之了解,其人恐怕未必敢响应袁术的谋逆之举。但其对青州的野心,早已是昭然若揭。吾现在不敢缺定,袁绍是会偷袭许都劫持天子,还是会南下青州,扩大地盘。”

    陈群听罢,接话道,“若袁绍劫持天子,亦同谋反;若其此时南下青州,亦是帮助袁术。总而言之,袁绍只要出兵南下,就定是谋反。但袁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吗?”

    田辰无语了。说来说去,都是不敢确定袁绍的动向。这样一来,田辰就无法集中兵力对付吕布。袁绍现在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青州诸人的头上。

    鞠义此时忽然道,“主公,末将有话要讲。”

    田辰点了点头,示意麴义继续。

    麴义道,“诸人所惧者,唯袁绍是否出兵而已。吾以为,其即便出兵,亦不足惧。末将愿立军令状。若袁绍聚众五万而来,请为主公吞之。若其十万之众至,请为主公拒之。”

    田辰听罢,脑子一个激灵。这话听着怎么如此耳熟呢?

    没错,当年镇守汉中抵抗曹操的魏延,也是如此对刘备说的。只不过,魏延说的是吞十万,拒全国。

    田辰看着麴义,沉声道,“麴帅,现在青州可用兵马不多。仅凭公与张郃将军麾下万人之兵,真可敌袁绍大军吗?”

    麴义起身,冲田辰拱手,斩钉截铁的道,“麴义不死,袁绍无能!”

    田辰被麴义的豪情所感染,起身来到麴义身旁,意味深长的道,“好!那北面之事,就统归麴帅料理了。”

    麴义慨然应诺。

    田辰又对郭嘉道,“奉孝,传令下去,最新制作的五千横刀,全部调给麴帅所部装备。另外,三千连弩,也都交予麴帅。”

    郭嘉听罢,知道田辰这是在下老本了,拱手道,“属下遵命。”

    麴义连忙谢过,这样一来,他就更有信心了。

    田辰继而下令道,“着赵云、太史慈,各率本部兵马,先行出发,务必尽快赶到琅琊,协助徐晃抵御吕布大军。吾自率纪灵所部为中军,奉孝随我左右,准备粮草辎重,三日后出发。”

    “诺!”

    田辰又对陈群道,“长文,粮草一事就拜托你了。”

    陈群郑重的对田辰道,“还请主公放心。”

    张昭此时道,“主公,泰山那边,不派援军吗?”

    没等田辰说话,贾诩呵呵一笑道,“子布勿忧。泰山郡易守难攻,又有臧霸所部万人驻守,加之徐元直主管统筹,定不会又意外。更何况,此地同兖州接壤,曹操亦不会坐视吕布动作的。有曹操牵制,进攻泰山的吕布兵马,未必敢孤注一掷,全力为之。所以,泰山相对安全。”

    田辰满意的点了点头,对贾诩的分析很认同。他最后道,“吾离开后,亦如去三韩之时。内事不决问张公,外事不决问贾公。若有违令者,二位自行处置,不必报吾。”

    “诺!”

    安排完这些,田辰朗声道,“诸位各司其职,尽心做事。自去准备吧。”

    “诺!”

    众人不再多留,即行离开。

    田辰转过身,看着墙上挂着的地图,对身旁侍立的诸葛亮道,“孔明,可有想说的?”

    诸葛亮洒然一笑,对田辰道,“此战过后,徐州之地亦将为主公所有。”

    田辰哈哈大笑,但很快的就停止了笑声,伸手在地图上徐州郡治郯城的上面点了一下,似乎是自言自语的道,“可惜了,可惜了,飞将~~”

    此正是:大汉声威方重振,跳梁小丑却现身。不见历史重演处,自有豪杰为忠臣。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