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
字体: 16 + -

第四十六回 英才聚首同挚诚

    书接上回

    田辰没有明确态度,众人继续着讨论。

    张昭接着道,“子纲兄所言极是。不过,这徐州一地,势力混杂,士家横行。尤以陈、糜、曹三族为甚。陈氏主政,糜氏主商,曹氏主兵。吕布之所以能入主徐州,多因曹豹支持。听闻吕布还娶曹豹之女为妾,自然是为了同曹氏交好。但陈氏、糜氏绝对不可能让曹氏一家独大。陈登陈元龙,机谋过人,绝非善与之辈。其父陈珪更是老奸巨猾,骑墙倒风。至于糜氏,虽然风评尚好,然则仅其家奴便有数万之众。如此庞大的两股势力,吕布却只是面上礼待,实则疏远。若想最终制衡徐州,必定需要得此三族之力。如今吕布虽得其名,而未得其实。根基不稳,强敌环伺。加上吕布刚愎自用,好勇斗狠,难说不会四处惹是生非。若我军与吕布结盟,万一遇其不明之事,我军该如何决断呢?况且,以吾看来,徐州乃四战之地,如今觊觎此地者并非一家,吾料想,可能不久之后便会有大战。以我军目前实力,若是介入此战,恐非明智之举啊。”

    田辰听罢张昭的话,对于这个老爷子(实际上,张昭才四十出头。但此时的人四十出头就能自称老夫了。)的分析还是非常认同的。

    郭嘉这个时候却呵呵一笑道,“子布公所言,虽是合理,却不合情。”

    张昭一愣,疑惑的道,“奉孝此言何意?”

    郭嘉喝了口茶,这才道,“结盟未必结心,结婚未必结亲。”

    众人都对郭嘉的这个话有些不解,田辰则是有些不满的道,“奉孝兄,有话说,有屁放,别老是半截半截的,你不累吗?”

    “噗~”

    众人皆被田辰的话给逗乐了,张昭更是把刚喝进嘴里的茶水,直接喷了出来,好不难堪。

    郭嘉却浑然不觉,居然半真半假的站起身来,拍了拍屁股道,“刚放完了。”

    “曹~!”

    田辰这个尴尬啊,被郭嘉的举动,堵的满脸通红。

    还是张纮自恃年长,咳嗽了一声,正色道,“好了,奉孝还是说正事吧。”

    众人对于郭嘉的行为,早已见怪不怪了,嬉笑一阵后,也就安静了下来。

    郭嘉坐到椅子上,向后倚在靠背上,幽幽的道,“吕布担心其四面受敌,故而派人前来结盟。以我看来,绝对不是他的本心。此事之谋划,倒是更像陈宫的手笔。”言罢,他直起身子,收起那种浪子的嬉闹表情,朗声道,“表面看上去,徐州实力比我青州强大的多。可实际上,吕布要面临的问题,也比我们要麻烦的多。我们即便同其结盟,也只是名义上的,何必过多的为他操心。主公今年二十有二,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早该成家了。此番糜竺前来结亲,已经是第二回了吧。主公若行此事,乃恩结糜氏家族之举,与吕布并无多大关系。况且,若是今后主公想统御徐州,也免不了同那些士族打交道。有糜氏在旁协助,或许会事半功倍。所以,吾倾向于主公同意。”

    田辰没说话,细细琢磨一番,觉得有些道理。但作为穿越之人,对于这种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形成的婚姻,田辰打心底里抵触。所以,他没有说话,也只是点了点头。

    陈群见状,笑着道,“主公勿忧。这糜氏小妹在其幼年时吾曾经见过,那绝对是个美人胚子。即便同貂蝉相比,亦不会逊色多少。”

    田辰郁闷了,感情陈群把自己当成色狼了?他可没有不良的癖好,更对小萝莉没什么感觉。虽说古人皆早熟,但十六七的年纪,还是让田辰望而却步。

    田辰鄙视的看了陈群一眼道,“吾素知长文与奉孝乃同道中人,但道不同不相为谋,吾可不似你二人风/流倜傥啊!”

    陈群和郭嘉被田辰的反击弄得有些红脸,不过二人却非常默契的鄙视了田辰一眼。陈群更是幽幽的道,“告子(请注意,不是孔子)曰:食、色,性也!人伦之事乃大礼,与风/流无关!”

    田辰懒得同这些大贤斗嘴,更何况,他也斗不过。这帮家伙动辄引经据典,以田辰的知识面,还真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他很自然的道,“吾年纪尚青,况且如今诸事未定,绝非嫁娶之时。”

    一直没说话的崔琰,此时道,“主公,属下并不担心与吕布结盟之事,属下担心的是袁绍和曹操方面。”

    “嗯?”田辰听罢,稍稍皱了皱眉。

    这两大诸侯是田辰不可能忽视的存在,没办法,实力明显高于其他诸侯一截,麾下皆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带甲数十万。最关键的是,这俩货一个在北,一个在西,正好堵住了青州向外发展的去路。硬要扩张的话,田辰只能南下徐州。问题是,对徐州垂涎三尺的,可远远不止一家。

    崔琰接着道,“如今袁绍眼看就要统一河北,到时候,携并州、冀州、幽州三州之地,虎视中原,谁敢与之争锋?数月前,袁绍就敢强命田楷,以青州兵马支援吕布,侧袭曹操。结果,主公力排众议,打消了田楷的念头。以袁绍之小肚鸡肠,必定甚为不满。吾恐其在击败公孙瓒后,便将对我青州下手。至于曹操,首要任务必定是先稳定朝廷内部,排除异己。待其解决之后,恐对吕布重新下手。我军目前与曹操虽非盟友,却有共同勤王之实,且曹操对主公向来有招抚之意。此可以为援而不可为敌。若我军同曹操结盟,北可抗袁绍,难可敌吕布,岂非更好?”

    田辰琢磨了一下,忽然明白了。崔琰向来对曹操的印象颇佳,毕竟目前的曹操还是以忠臣自居,而且威望甚高。

    郭蕴此时忽然道,“崔公言之有理。但为何我们不与实力最强的袁绍结盟,而与曹操交好呢?”

    郭嘉听罢,哈哈笑着道,“兄长太不了解袁绍了。此人见小利而亡义,做大事而惜身。外宽内忌、刚愎自用。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如此之人,虽兵多将广,粮草丰足,徒与旁人做嫁衣也!”

    众人听罢,皆对郭嘉的分析叹服不已。毕竟,郭嘉是从袁绍那里出走的。若论对袁绍的了解,郭嘉那是最有发言权的。

    郭蕴点头道,“奉孝所言甚善。那如今该如何决断呢?”

    这时,众人都看向了田辰,等待最后决定。

    田辰没有耽搁,轻松的道,“对于吕布的示好,不管他是不是出自真心,我们都该予以回应。不过,结亲之事就算了。否则,吾又会如吕布一般,落入士家之手。”

    “而且,”郭嘉接口道,“主公越是拒绝,反而更让人觉得深不可测,且仁人君子之声更能名扬天下。”

    田辰没搭理郭嘉的调侃,对张纮道,“子纲公辛苦一下,去往许昌,面见天子,并奉一套四书五经的印刷版。另外给曹操也带一套去,告知其咱们服从‘朝廷’律令的本意,其余的不需要多说,曹操自然明白。”

    张纮拱手应诺。

    正在几人说话间,忽听门外一阵喧闹,还不等侍卫通报,就见一人气呼呼的进来,怒气冲冲的道,“博远,此人是你带来的,现在还是交给你吧!”

    敢如此直呼田辰名讳的,整个青州除了管宁之外,实在也没有旁人了。

    虽然郭嘉等人,私下里都会与田辰没大没小的互相调侃,但唯独管宁,不管在啥时候都不会给田辰任何的面子。

    众人早已习惯了这位大贤的做派,也都见怪不怪了。但像今天这般,管宁如此生气的情况,却是头一回见。

    田辰苦笑着问道,“幼安先生这是遇到何事了?”

    “何事?”管宁瞪大了双眼,指着田辰道,“你还好意思说呢?当年你给我送来诸葛兄弟的时候咋说的?言此三人乃人中龙凤,稍加雕琢,便为精玉之器。老大还好些,早早的出仕,能力也还是有的。老三听话,我也不用操心。可这个老二,我是教不了了。稷下学院所有古籍,他都是随意翻翻,粗截大意,不求细研。这才数月时间,就说所有的经典都看完了。吾一生至此,也仅仅只敢说解读十数本,可他居然如此托大?好好好,我是教不了了,你自己瞧着办吧。”

    田辰一听,就知道管宁说的是谁。

    诸葛亮!

    田辰也惊异于诸葛亮的能力,不过他倒是没有管宁那么激动。呵呵一笑道,“圣人云,术业有专攻。也许他不太适合学这些呢?”

    管宁都懒得搭理田辰,对着门外喊道,“进来吧。看看齐侯如何安排于你。”

    话音刚落,一个丰神俊朗的小伙子,从门外飘然而入,拱手对众人施礼,丝毫不见任何的尴尬。

    田辰看了看诸葛亮,温言道,“孔明,幼安先生所言可对?”

    诸葛亮洒然一礼,拱手道,“回禀齐侯,先生所言并无不对。”

    言语中,没有丝毫辩解之意。

    “那你现在想作甚?”田辰直接把问题交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看了看管宁,又看了看众人,最后把目光定格在了悠然喝着茶水,似乎适才发生的事情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郭嘉身上。

    诸葛亮朗声道,“学生想跟随郭军师,实际学习一番。”

    “咳~咳~咳咳~~”

    这话传入郭嘉耳中,让这位大神呛了一口。

    不光是郭嘉,就连其余众人都是讶异不已。

    田辰试探性的道,“你确定是要跟奉孝先生学习?”

    诸葛亮点点头,认真的道,“正是!”

    郭嘉起身来到诸葛亮身边,然后围着他转了一圈,然后对田辰道,“主公一直缺一个润笔的侍者,吾以为,这孩子正合适。”

    田辰鄙视的看着郭嘉道,“平日里,起草文书之事,皆出自于你,我要何润笔的侍者啊?”

    郭嘉一愣,道,“是了,是了。也好,也好,你以后就跟着我吧。”

    本来诸葛亮还以为郭嘉会把自己往外推的,结果没想到,郭嘉居然答应了,忙不迭的冲着郭嘉施礼道,“多谢军师收留。”

    郭嘉摆了摆手道,“跟着我可以,但是,少说话,或者不说话。明白吗?”

    诸葛亮还真就没说话,只是拱手施礼。

    郭嘉哭笑不得的道,“不是一句话都不说,该说还得说。”

    诸葛亮点了点头,道,“诺!”

    田辰坏笑着看向郭嘉,猛然间想起一件事情,正色道,“奉孝,我可警告你!别把孔明带坏了。还有长文也是,你俩都给我注意点。”

    郭嘉无所谓的耸了耸肩,可陈群却无辜的中枪了,急急的解释道,“我说博远啊,人是奉孝带着,管我何事啊?”

    田辰直接给陈群一个,“切~”。

    而其余众人则是深以为然,非常默契的点了点头。

    没办法,青州二狼(注意,不是浪)的名声实在太大了。这俩货都为名士,又皆乃青州重量级的人物,才能出众之外,风流之声也是‘誉满天下’。尤其是重开‘女闾’后,这二位都是常客。因此,坊间给他们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号,‘青州二郎’,但不知杀死后开始,被演绎成了‘青州二狼’。。。。。

    郭嘉去那里一半是工作需要,因为青州的情报收集工作是他负责的,而这女闾恰恰是最容易获得各处资料的地方。而陈群去那里的目的,美其名曰同郭嘉探讨工作,实际上~~~~~老司机都懂。

    田辰对这个倒是不怎么关注,但他严令郭嘉戒掉了‘五石散’,并且在青州境内展开了一场严打活动。不管是谁,不管家境如何,凡是有食用、销售、运输、私藏五石散等行为的人,全部下狱。令行禁止,谁求情也没用。处罚也很奇葩,所有这些人都不给饭吃,天天都给你用五石散。喜欢吃,就让你吃个够。可以说是变相的死刑处罚,那可真是生不如死啊。

    在如此残酷、严厉的打击之下,整个青州成为了此时的一方净土,再不是这种‘毒/品’可以流通的地方。

    安排完了手头的事情,田辰留众人在府内吃饭。

    作为后世的之人,对于此时的烹饪技术实在不敢苟同。田辰便早早的凭借记忆,编出了一部《美食杂谈》,找了几个相对手艺不错的大厨前来学习,做出了几个招牌菜。

    而这些大厨,也被田辰天马行空的想法所折服,况且这些菜确实味道不一般。

    因此,在田辰府内吃一顿家宴,成为了青州上层的一种特殊的奖励机制。没办法,吃货这种动物,不管是哪朝哪代,都一样存在的。

    正当众人高高兴兴的入席后,忽然门外有人来报,说一员大将前来投奔。但却要求田辰亲自去迎接。

    众人不悦。毕竟以此时田辰的身份,能够让他屈尊迎送的,除了当朝天子和三公九卿之外,再无他人。

    暴脾气的管亥怒道,“何人这般猖狂,看我不好生教训教训他!”

    言罢,就要起身出门。

    田辰制止住了管亥,笑着道,“敢如此托大的,必有真才实学。待吾出去看看便是。诸公且稍待。”

    说完,田辰便离席而去了。

    路上,田辰心里也在嘀咕,这人究竟是谁?

    此正是:诸侯孤胆难称雄,英杰齐聚方纵横。大贤才把势力稳,又见名将佐真龙。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