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权宦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九章 挑拨离间

    三月十三的早晨,仿佛老天爷也在为朱厚照的离去而伤感似的,居然下起了初春的第一场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有点儿不合时宜。

    等到把朱厚照的遗体抬入仁智殿装椁入殓,一切都收拾停当之后,天色已经蒙蒙发亮,夏氏早已褪下吉服换上了丧服,靠坐在棺椁旁边的毡子上发呆,至于张太后,则因伤心过度,被人送回了坤宁宫。

    张永亲自带着让江彬等国姓义子来陪灵的懿旨去传旨,临行前命谷大用回御马监坐镇,他是得了朱厚照遗命的,新君登基之前总领京师防务,谷大用就算心里一万个不服气,却仍旧得乖乖的听命。

    “老夫要替天下百姓谢谢白公公。”走在去往内阁的路上,杨廷和沉默了好久后忽然说道。

    “谢我救了陛下,让他得以从容安排后事?”白玉京其实知道杨廷和谢自己什么。

    “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白公公聪明绝顶,自然明白老夫所指,你我同受大行皇帝信重,理当团结合作,就不必藏着掖着了吧?”

    说这些话的时候杨廷和十分感慨,曾几何时,身旁这位还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火者,这才半年的工夫吧,若非亲身经历,谁又能相信他居然能和魏彬与自己平起平坐了呢?这其中,绝非一个“时也运也”那般简单。

    蒙蒙细雨不湿身,却让整个紫禁城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

    从若隐若现的广厦重檐之间收回视线,白玉京扯了下嘴角,算是笑了一下,又扫了眼旁边一直沉默的魏斌,这才说道:“首辅大人愿意开诚布公,晚辈又感动又惶恐……好吧,江彬等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今大行皇帝宾天,新君未立,正值动荡不安之际,晚辈累受皇恩,自然不愿大行皇帝身后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这才灵机一动,想出让那些国姓义子们入宫守灵的主意,只盼张公公马到成功,不然……”

    “白公公不必担心,这天下到底还是太祖爷打下来的天下,民心所向,量他们也没胆子造反,除了乖乖领旨,别无它途。”杨廷和自信的接过话来说道,他的自信不是没道理的,朱厚照虽然不怎么得民心,但真正肯反抗大明的人却仍旧是少数,数次叛乱被很快平定便是明证——当初牛首山朱厚照失踪那么久,江彬最终不也没敢如何么?

    如今情势又与当日不同,张永总领京城防务,此人素来忠义,又在军中颇有影响,万不可能和江彬等人同流合污。

    其次御马监谷大用,此人手中虽也掌握着不小的力量,但他和朱厚熜的贴身太监黄锦关系好,日后朱厚熜登基为帝,他前途无忧,更不可能和江彬他们沆瀣一气。

    江彬虽也手握重兵,顶多也就和整个京营旗鼓相当,就算他真的造反,多不过也就是两厢僵持,绝无一鼓而下的可能,等到各地勤王军入京,等待他的只有败亡一途。

    更何况,就是他自己的麾下,若他果真造反,究竟还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也是个未知数。

    白玉京点了点头,他是知道历史走向的,若不是害怕历史的车轮拐弯的话,其实根本就一点儿都不用担心江彬会造反。

    “如此说来,当务之急倒是先把大行皇帝的庙号和谥号定下来最为紧要。”

    所谓大行皇帝,就是用来称呼刚刚死亡尚未定下庙号和谥号的皇帝的。

    杨廷和额首道:“白公公说的不错,不知可有什么建议么?”

    “杨大人怕是问道于盲了,小白虽然也是学识渊博之辈,毕竟年轻,这谥法晦涩难明,便是咱家这司礼监混了多半辈子的人都搞不懂,估计他就更不知道啦!”魏斌忽然笑道。

    太后伤心过度回了慈宁宫,夏氏守灵,丧事政务自然就落在了内阁和司礼监的身上,皇帝驾崩,太多的事情要处理,太多的诏书要写,杨廷和干脆邀魏斌和白玉京同往内阁,一待诏书写就,只要双方都没异议,直接便用印批红,能省不少的事儿,魏斌急于表现,自无反对之理。

    按道理来说就算他忌惮白玉京,到底同出内廷,如今面对内阁大臣,合该同仇敌忾才对,如此贬低白玉京,实在是有些不智。但他本来就算不上多么聪明,之所以爬上司礼监掌印的高位,不过就靠着会拍马屁而已,而随着如今年岁日长,就连着本领好像也有所下降,打从白玉京到了朱厚照身边之后,他已经越来越不受重视了。

    这是个嫉妒心特别强的人,不然也不能联合谷大用江彬张锐他们想出用压胜之术嫁祸白玉京的绝户计了。

    适才听杨廷和言语间对白玉京那般重视,心中不悦,忍不住便又发作了出来。

    “魏公公也别说的那么绝对嘛,万一白公公对此真有研究呢,他的词作,可是连升庵和文徵明都赞不绝口呢。”蒋冕暗暗对自己的老朋友竖大拇指,顺着杨廷和的意思挑拨魏斌。

    “是啊是啊,白公公的文采,我一向也是十分佩服的。”

    “没错儿,白公公别看年轻,学识却很渊博,不光是内廷的翘楚,便是咱们这些外臣们也都是佩服的。”

    毛纪和梁储他们也都是人精,自然不愿意看到魏斌和白玉京联合起来,至于是否真的佩服白玉京的学识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反正说白玉京精通谥法他们肯定是不相信的。

    “几位老大人这是要羞煞晚辈啊,”眼见魏斌皱眉,脸上挂着假笑,白玉京笑着接过话来:“您们可都是学问大家,庙号谥号可是头等大事,晚辈那点儿小道行可不敢班门弄斧,还是您们定夺吧。”

    杨廷和眼睛微眯,道:“行啦,咱们就别难为白公公了,这本就该是咱们的责任嘛,老夫先提个头,诸位斟酌一下……先说庙号,大行皇帝一生尚武,不知定个武宗可好?至于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肃皇帝,诸位以为如何?”

    庙号武宗这没啥说的,和历史并无二致,但肃皇帝?白玉京明明记得朱厚照是毅皇帝来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