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泣——开疆纪
字体: 16 + -

第7章 拓疆王的回忆(三:将门虎子)

    黄天堑江岸边一年青人近几日一直在江边垂钓,或许是年青的缘故,沉不住气,东下一杆子,西垂一杆子,总之闲不得住,定不下心来,整个黄天堑江岸早已经被他来来回回不知穿梭了多少个来回。碰到当地土著的居民还经常不耻下问的详尽把自己不清楚的地方虚心请教。

    这人正是乔装打扮的戚霄汉,为免打草惊蛇,戚霄汉乔装打扮至江岸边了解并详细用心记录黄天堑地理特性。他随戚庭钰守边南部并州,对这天堑江域并不陌生,但依然不敢马虎,方方面面的再次调查与实地取证,完全是存着越详细越好的心态在这里一丝不苟着。

    戚庭钰已经走了,军情紧急,父子两个与监军刘寅三人前几天对这地图分析与拆解了好些时间,由于对霞关隘处的忧心匆匆,三人磋商了许久,最后紧急发出八百里加急奏书,奏书中对霞关隘处胤天国骠骑大将军赵彤与叛军赢逸在霞关隘处充分肯定会实施的围点打援战役进行详细拆解与分析。

    并恳请朝廷颁下任命诏书,恳请朝廷任命戚庭钰为临时各路勤王都督,统一指挥协调各路勤王之师,以免除各处分兵被赵彤逐一击破的危险境地。

    至于南部并州,戚庭钰对自己这个排行第三的儿子的军事能力知根知底。所谓知子莫若父,因此留了十万精锐给戚霄汉,留守黄天堑江岸兵马精简结余至二万,自己带了八万人马,马不停蹄的急赴霞关隘处,争取在抵达霞关隘前截停各路勤王军队,挽救各路军队免除被逐个击破的巨大风险。

    至于监军刘寅,由于戚霄汉年纪尚小,为保证其统率此次实行围魏救赵战役能达到本次的战略目的,为免除因戚霄汉年龄问题而带来军中威信不足的尴尬,三人秘议协商后,一致认为刘寅全力协助戚霄汉此次的军事战略。

    “小将军已经又过去四天了,我们为何还不展开进攻强渡江岸?”

    监军刘寅见到戚霄汉这几天不是到处垂钓,就是整天在演武厅前的空旷广场上时不时的摆弄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特制箱子,还有一根他自己怎么也看不出什么名堂的内装钓鱼用的浮标的透明管子,管子里灌有水银,管外壁雕刻有刻度,不同时刻管子里的浮标的浮动刻度也不尽相同。

    此时刘寅见到戚霄汉在广场上放着风筝,这几天眼见着这家伙到处搞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心里厌恨得很,当然出口询问的语气中已经夹杂着相当的不满。

    “再等等。”

    一边摆弄着手上的风筝线,一边仰望着天空中那漂浮的风筝,戚霄汉镇静着回道。

    “再等等?还再等什么?!”刘寅终于没有耐心,脸色也瞬间拉了下来。

    “不急,应该就在这三天内了。”戚霄汉摆了手势,正色道。

    他始终不愿意吐露出这些天的反常令眼前这位监军大人不舒服动作的真实意图。

    “他到底在等什么?明知道京师危在旦夕,提出反其道而行围魏救赵战略的是他,戚庭钰统兵几十载能将一切军政大权交于他手,说明这家伙不是纸上谈兵之辈,但看他如今行为又是如此反常。究竟有何玄机?”眼盯着摆弄着风筝的戚霄汉,刘寅反复琢磨,最终在心里暗自嘀咕着。

    一股不安的神情萦绕着胤天王朝镇北将军王定方。赵彤举国内精锐五十万向南一路攻克紫耀朝廷京师而去,兵发前期,暗中调度四十万大军镇守黄天堑江域,无他,防紫耀南部并州节度使戚庭钰率军攻渡黄天堑实行围魏救赵。临行之时再三慎重叮嘱务必密切关注戚庭钰所部动向。

    王定方徒然压力巨大,作为赵彤心腹大将,跟随赵彤常年争战。期间与戚庭钰交战甚多,戚庭钰作为紫耀王朝战神般的人物盛名之下无虚士。王定方对于对阵戚庭钰是心中惧怕的。因此此次隔江布防更是谨小慎微,一点不敢马虎。

    只是这次戚庭钰不按常理出牌,率领八万人马往紫耀京师方向急急赶去,留下十二万大军交于其子戚霄汉统率。王定方耗尽思量终是难觅思绪。又不敢有所行动避免打乱赵彤用兵方略。只能一面继续派出斥候继续打探消息,一面把对岸情景以八百里加急文书形势上报赵彤,另外多次叮嘱守边军士务必用心留心对岸动静。

    赵彤紧盯着地图,心头不由然的一股不安随眼皮跳动起来。心中似有千斤大石猛然压下一般。接到王定方的八百里加急文书后,始终无形的压力缠绕着他。紧盯着地图咬着下唇,微微摇头,头上无意识的冷汗点点渗出。

    大的战略是他制定下的,可态势的变化让他意识到了戚庭钰怕是已经下定决心要实行围魏救赵。现在他深深感到骑虎难下,进退维谷。只是目前双方态势已经发展至如斯程度,就算心头再有不好预感,他也不能说出任何一句动摇军心的话。

    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可赵彤又想不明白,由他亲自一手布置的黄天堑防守态势哪有那么容易突破,可戚庭钰却又敢于分兵追堵自己这边,更加敢分兵给他那尚且年轻的儿子执掌攻打王定方处的四十万防守大军。

    他觉得戚庭钰一定有什么危险的企图,只是这企图自己却始终推敲不出,但自从接到王定方的加急文书后自己已经心绪不宁了。越想越是不安。想将心思放回黄天堑那边,可是却始终看不出任何一点端倪。真有那种望尘莫及的无奈。

    无奈中,他也只能是再次以八百里加急文书的形势传令王定方,务必加强沿江防务,务必小心再小心,务必谨慎再谨慎。断不得有丝毫纰漏。

    军帐内气氛沉闷,众军士皆看出了赵彤那深深的忌惮与忧虑。李广利迟疑着:“贵朝四十万大军据守天险黄天堑,戚庭钰处兵分两路,以区区十二万之数想涉险渡江几乎可以说一个不慎将全军覆没。更何况短期内戚庭钰如何寻找那么多合适的渡江船只?戚霄汉年纪尚轻,作战经验与威望尚不足以威慑众军,戚庭钰将十二万大军交于他手又岂不儿戏?”

    堂上赢逸满脸担忧:“我们懂的道理戚庭钰焉能不知?只是戚庭钰众国皆号称其为紫耀战神,用兵手段神鬼莫测,以前未曾与其共事过尚有不屑。今日看其动作,我等尽皆猜测不透方知盛名之下无虚士。大将军不得不防啊!”

    眼睛直盯着地图的赵彤心中积闷。眼中流露出的神色难掩深深的忧虑。

    次日上午,无风,闷热,空气似乎不曾流动一般。十二万军士烦躁的性情在这闷热无风的天气中尽显得无精打采。

    观测着一众特制箱子的戚霄汉猛然间精神大振,龙行虎步般走到那特制的管子旁,左右聚精会神的观测着管子里的浮标。观测完管子后又仰头望向天空详细观察天空之上的那些云朵。

    “时机终于成熟了。”戚霄汉自顾自的嘀咕着。

    王定方今天不知怎么心神不宁坐立不安。一旁的心腹爱将宽慰道:“大将军的布置严密无缝,今四十万大军沿江布防,不说别的单是兵力就不是戚庭钰部现在区区十二万可以比拟的。大将军尽管放宽心。”

    王定方眉头紧致,摇头道:“戚庭钰紫耀战神不是虚名来的。我当年在骠骑大将军帐下,跟随大将军与他交过手,连大将军如此用兵如神般的人物尚且经常吃过他的大亏。此人用兵云波诡谲,神鬼莫测。不可大意!”

    闷热天气时至傍晚时分亦不曾退去,刘寅一边用手猛力的摇动蒲扇,一边向演武厅前的广场走去,他照例又要去催促戚霄汉什么时候出兵。照理说今天应该要上午就去催促的,只是这天气容易令人烦躁继而引发肝火大盛。因此他压制住了自己。但是现在已经天已傍晚,再不去催促于己心中过不去那道坎。是以怒气冲冲的往广场大步踏来。

    只是未曾到得广场时,却远远的也望不见戚霄汉,又见得一路上众军校皆望议事大厅赶去,刘寅知道有事要发生了。至少他知道戚霄汉无所事事了这么些天终于要出兵了。一扫懊恼神色,自己也不知为何此时自己心中的任何厌气都在这一霎间烟消云散。闷热的天气瞬间随着自己的心胸云开气爽。

    待得自己风驰电掣般赶到议事大厅时,早已见到戚霄汉银装飒爽,英姿伟岸般矗立于大厅上,两眼炯炯有神的盯紧墙上地图。周围陆续有相关军校进得议事大厅内各自按班站位静候戚霄汉发号施令。

    此时刘寅方发觉这几天在自己眼中那无所事事玩物尚志的纨绔青年原来治军如此严谨。但看陆续进来的众军校,就知道此人在南部并州军队内有着不输于其父紫耀战神的威望与凝聚力。惊叹之余,刘寅不自觉中不由得暗自叹服:“果真虎父无犬子啊!”

    (本章完)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