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药不能停
字体: 16 + -

第四十一章 赠书

    凝儿听着杨争的口气,有些无奈的拍了拍额头,知道自家公子又在敷衍自己。

    不过杨争的吩咐,她还是不敢怠慢,急匆匆的出了帐篷,找来了前些日子买来的三尺绢帛,一股脑的带到了帐篷里面。

    从书局带回来的书,一共有几箱子,里面装着的都是福建版的印品书籍。

    凝儿一个人抬不动,只能够叫来了老黄,两人抬着箱子进了帐篷,发现杨争正摊开了三尺绢布,从箱子中取出了几本书,然后仔细的包裹了起来。

    绢帛本就丝滑,在杨争的手指下,绕了两圈蝴蝶结,竟然看着格外漂亮。

    凝儿的一双眼睛顿时被吸引了,眼神中露出了惊喜,急忙上来搭手,手指划过绢帛的时候,还会偶尔发出咯咯咯的傻笑声。

    呵,女人,果然只是会被好看的事物所吸引!

    杨争无奈,叹气的吩咐着老黄,将包裹好的东西搬上马车。

    老黄傻笑了两声,拎着几个包袱便出了帐篷。

    一切准备就绪,杨争洗漱了一番,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白色长衫,对着镜子里照了照,自己也觉得甚是满意。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只怕说的便是现在的自己吧?

    杨争飘飘然的出了帐篷,大手一挥,“进城!”

    凝儿跳上了马车,与自家公子一路向着雄州城赶去。

    春风拂动,旭日高升,路边的野花已然盛开,这一路回城,竟然有种出门踏青的感觉。

    若是杨家的状况不错,而又没有十几年后的那场动乱,杨争觉得自己现在过得日子,已经非常的满意了!到时候找几个如花似玉的小娇妻,关起门来嘿咻嘿咻,人生圆满也不过如此啊!

    远远的望见雄州城的北门,杨争急忙的收回了自己的小心思,思考着进城之后的举动,一定要做的自然而又有深意。

    进了城,杨争却让老黄直奔城西。

    凝儿有些不解,狐疑的看着杨争,“公子,咱们去城西做什么?”

    “做大事!”杨争依旧笑着回答。

    凝儿气鼓鼓的转过头去,觉得自家公子越来越不像话了,现在连心里的想法,都不愿意告诉自己,难道公子真的以为,自己被齐家小姐收买了么?

    凝儿的小心思,没有引起杨争的注意,心底更加气闷起来。

    杨争现在满脑子都是城西,因为雄州城的城西,相对要落魄一些。比不得城北与城东,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普通百姓,说的直白一些,这里与后世的贫民窟没什么分别,不过好在都算城内。

    马车到了城西,杨争让老黄停下,一个人跳下了马车,在周围看了看,这才提着一包书籍,按照记忆中的路线走了过去。

    在他融合的那部分记忆中,城西有两位同窗,虽然平时关系一般,但是见面的时候,都会寒暄几句。

    这两人出身稍微贫寒了一些,不过文采方面还算不错,纵然比不上林永那等才子,不过比之前的杨争却是强出了很多。

    杨争一路走来,在一处古旧门院前停了下来。

    仔细的打量了一番,觉得这里应该没错,这才走上前去,轻轻的敲了敲院门。

    里面传来了一道苍老的声音,院门被人拉开了一道缝隙,一位五十余岁的老妪,站在院子里,顺着门缝望着杨争。

    “公子是……”

    “敢问这里可是李达李兄的家?”杨争急忙拱手。

    “是我儿的落脚地方,公子是……”

    杨争笑了笑,“我乃李达的同窗,今日特来拜会李兄!”

    “哦,公子快快请进!”李母急忙让开了一条道路,脸上笑容满面。

    杨争直起身子,缓步的走了进去,目光向着周围扫了一眼,才知道杨家虽然是落魄了,但毕竟还是上户人家,与李达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寒门来说,实在是强出了很多。

    真正意义上的寒门,用家徒四壁来说,也一点都不为过,而李达家里的状况,或许就是寒门真正意义上的诠释。

    屋内走出一人,身上穿着月白色的袍子,袍子上落了几块补丁,看着便让人觉得寒酸。

    “杨争?”李达看到来人,略微的有些迟疑。

    “李达兄,在下不请自来,实在是冒昧了!”杨争哈哈笑着。

    “哪里!哪里!”李达急忙拱手,引着杨争进了屋子。

    杨争跟在身后,面色如常,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李达家的屋子,心底也算是有些好感。

    虽然李达家境贫寒了一些,但屋子里收拾的相对整洁,身上的衣衫有些陈旧,却浆洗的非常干净,这对于杨争的第一印象,便感觉到心中喜欢。

    “李达兄,杨某今日过来,其实也并无他事,不过是觉得咱们同窗一场,有几分缘分,恰好我杨家书局这些日子歇业,里面基本福建版的印品需要处理,若是李达兄不嫌弃的话,那便送到李达兄这里……”

    李达一听,脸色顿时惊喜,“杨兄说的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杨争一笑,将手上的报复放到了桌子上。

    李达欣喜的打开包袱,果然看到里面一摞子书籍,虽然是福建版本的印品,但却并没有陈旧,反而嗅起来带着一股墨香。

    合上了包袱,李达郑重的站起了身子,对着杨争施了一礼。

    “杨兄,真是解了我的燃眉大急啊!今日赠书之恩,他日必当相报……”李达的目光清澈,说的极为凝重。

    杨争急忙站了起来,“这是哪里的话?李达兄能够用上便好,如果用不上的话,随意丢弃了也无所谓,杨某的资质有限,也希望李达兄他日能够位列朝堂!”

    “敢不用功?”李达正色道。

    杨争心底也算高兴,随意的与李达聊了两句,这才转身告辞。

    李达一直送到了门外,不停的对着杨争拱手,脸上的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杨争对这种感激,其实并不怎么在意,他在意的是书里的一些东西,如果能够通过这些士子的口,将书里面的某些东西传播出去,对杨争才有最大的好处。

    出了李达的家门,杨争便拜会了另外一家。

    这名士子名叫程琳,人也比较和煦,与杨争闲聊了几句之后,便收下了杨争的赠书。

    杨争出门的时候感叹,这种情况对于他来说,算得上是意料之中的,虽然赠书的举动看着文雅,但杨争也是有着自己的目的。

    “去城东吧……”杨争轻叹着。

    老黄驱赶着马车,一路直奔城东。

    城东相对富庶一些,而且一些商业大家,也都在城东。

    杨争让老黄停下车辆,一个人敲开了一户大户人家。

    这大户人家姓苏,家里的学子叫苏城,算是楚怀学生当中的佼佼者,文章经义懂得颇多,而且自身也有着几分文采,在雄州城里也闯出了才子的名声,可以说与林永不相上下。

    苏家唯一值得诟病的,便是家里乃是商户,经营着雄州城大半的酒楼生意。

    虽然家财万贯,但苏家出身商户,所以在一众士子的眼中,地位仿佛不如林永,即便是记忆中的杨争,对这位苏城也是没什么好的脸色。

    杨争只能够感叹,这种阶级地位的自豪感,实在是给人一种谬论的感觉。

    苏城听闻杨争拜访,也是稍稍的愣了一下,然后亲自从后院来到了门房,果然看到了笑面如常的杨争。

    “杨兄……”苏城拱手,眼神中有些讶异。

    杨争笑着说:“前些日子书局歇业,里面有许多福建版的印品,我觉着不如鲜花敬佛,送给诸位同窗,特地过来送书的……”

    苏城剑眉高挑,眼神中却难掩喜色。

    “杨兄,还请里面坐……”

    “苏兄的好意杨某心领了,不过天色太晚,杨某还需要返回城外,这几本书苏兄莫要嫌弃才好……”杨争笑了笑,将手中绢帛包裹着的书籍,送到了苏城手上,“礼轻人意重,苏兄万万不要推辞!”

    苏城立即接手过来,感叹着说:“能得到杨兄赠书,黄某实在是欣喜异常,改日必将宴请杨兄……”

    “好说!好说!”杨争爽朗的一笑,对着苏城拱了拱手,这才施施然的离开了苏家。

    苏城站在原地愣了片刻,内心少许的起了波澜。他家里钱财不少,当然不会缺这基本福建印品的书籍,但是他缺的是别人的认可。

    苏家出身商贾,在一众士子中不受待见,连楚怀也多有冷眼,却没想到今时今日还能够收到杨争的礼物!要知道杨家虽然家道中落了,但毕竟祖上做过官,家里的根基还在,是真真正正的书香门第。

    若是能够与杨争为伍的话,对他也有着好处。

    苏城转身,提着手中书籍回了后院,心底一时间感慨万分。

    杨争绝对没有想到,自己送书的举动,会让苏城有这样的心思,不过就算是知道了,或许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今日进城,一共送出去七份书籍,算是达成了自己的预定目标。

    这七份书籍,或许将逐渐的发酵,至于能够演变成什么样的后果,他心底并没有太大的把握。杨争唯一能够做的,便是用足够的时间去等待。

    车轮碾动着青石板的路面,让杨争有些犯困。

    挑开了车帘的一角,杨争看到了远处的风月楼,好像距离自己更近了一些。

    这家雄州城最出名的风月场所,此时已经开始营业,里面偶尔会传来莺莺燕燕的声音,仿佛那股奢靡之气,能够透着门窗流淌出来。

    杨争让老黄停下了车子,自己下了车,望着风月楼的楼门,眉头渐渐的思索了起来。

    这才是自己的猎物啊!

    送出来这么多的书,为的便是这风月楼……

    “咯咯咯……”

    楼上传来了嬉笑声,一名俊俏的小生推开了窗子,对着杨争笑着:“小郎君,上来玩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