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之三国召唤
字体: 16 + -

第27章 少年赵云

    纹饰华美的舆车旁边,立着一位端庄典雅的女子,晨曦与她相伴,柔风与她相随。

    她淡然地望着眼前的山川,恭敬地候着主人归来,做着合乎侍女身份的一切事务,只是她心中藏着一个秘密——

    一个逾越身份的秘密。

    胡亥公子本是胡作非为的,她也未曾盼着他变好些,只是近日不知为何,察觉到公子一点向善的改变,竟然生出无尽的期待来了。

    “芸蔷,你来了啊!”胡朔兴高采烈地打招呼,像是看到久违的女同学一般,笑容灿烂极了。

    然而,芸蔷的视线越过了他,一眼就瞧见他身后的浣纱女,惊讶地合不拢嘴,赶紧迈着碎步迎了上去。

    浣纱女紧皱着柳叶眉,满脸怒气地跟在胡朔后面,边上还有一名脸色苍白的少年,捂着左肩,鲜血不断地从指缝中渗出,步伐踉跄,大有不支之势。

    像是押解犯人一般,赵成将剑提在手中,紧紧跟在两人的后面。

    “公子,这是怎么回事?”芸蔷忍不住向胡朔问道。

    胡朔昨夜见她闹变扭,巴不得哄她高兴,自然是言无不尽,一股脑把情况又说了一遍。

    得知事情原委后,芸蔷微忿,不满地瞥了一眼赵成,便默不作声了。

    “赵大人,既然已到住处,我看——”

    胡朔拖着长音,没把话说完。

    赵成也是一个聪明人,拱手道:“公子,属下告退。美人要是再逃了,您只管吱声吩咐,我定将她手到擒来。”

    胡朔暗自苦笑,挥挥衣袖示意他退下,却没料到赵成并没有离去。

    “赵大人,还有事情?”

    “回禀公子,中车府令大人吩咐属下,于下市时分教习公子剑术,公子莫要忘了。”

    胡朔经他一提醒,这才回想起赵高曾提及此事,略微颔首:“我自会赴约。”

    赵成谦卑地一步步退后,约莫退出七八步,才转身大步流星地走远了。

    见强人离开,浣纱女立即恢复凶悍的本色,扶住少年的胳膊,对胡朔凶巴巴地大喊:“快去请医师过来!”

    胡朔看到少年肩头的伤口依旧血流不止,并且脸色更加苍白,渐渐地嘴唇也开始失去血色,也就不计较浣纱女的无礼,嘱咐小翔子传唤医师。

    小翔子望着二人,犹犹豫豫着不肯前去,几次张口欲言,想要劝阻胡朔。

    胡朔知道他的担忧,平静地说道:“快去吧,性命攸关之际,不要计较许多。”

    小翔子这才作罢,转身出车去喊医师。

    芸蔷面色转缓,默默站到胡朔身边,忧虑地望着姊弟二人。

    浣纱女眼中的恨意未消,瞥了一眼胡朔和芸蔷,也不道谢,紧咬薄唇吃力地拖曳少年,想要送他到榻上休息。

    她虽有几分力气,也只能勉强搀着少年不让他倒下,根本无法再移动少年半分。

    芸蔷到底心善,踌躇一会儿后,也伸手欲扶,却被浣纱女喝止:“哼,不要再惺惺作态了,你们都不是什么好人。”

    胡朔见她不分青红皂白,胡乱冤枉好人,也不和她多言语,不容分说地将少年的手臂搭在肩上,扶他到了榻上。

    此时,小翔子刚好领着一名青年医师入内,对胡朔回告道:“公子,夏医师到了!”

    夏医师连忙将药囊放下,作揖拜道:“下官夏承业,参见公子。”

    胡朔见夏承业年纪在三十左右,眼睛不大,却极有神韵,说话声音不响,却字字清楚,猜想他是一位有点道行的医师,便点点头:“有劳夏医师了!”

    夏承业躬身领命,走到榻边,将少年的伤口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又微闭双目静静替他搭脉,详细地问过剑伤的来由,便露出自信的笑容。

    古代医师讲究望闻问切,对症下药。

    胡朔和浣纱女等人见夏承业照着流程诊治,又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都投来期待的目光,看他如何对症下药。

    “公子,这少年伤口入肉两寸,切口齐整,应该是剑伤,并且此剑锋利无比,定非凡品。”

    听到夏承业说出诊断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分毫不差,众人都是一惊,对这位小眼睛的医师很是佩服。

    胡朔赶忙问道:“夏医师有何治愈方法?还请出手救治这名少年。”

    “回禀公子,下官有上下两等良方,不知公子想要听哪一种?”

    没想到夏承业这种时候还在卖弄医术,还分上等良方和下等良方。再看众人神色,都是期待地望着他,比先前更甚。

    不过,胡朔回想起陈宫也问道过相似的话,结果还不是只弄出中下计谋,他现在可不吃这一套,于是干脆地回答道:“下等良方!”

    夏承业没料到他不按套路出牌,尴尬地挠挠头,道:“这下等良方嘛,不过是开些止血补气的草药,倒是些末等技巧。”

    说完,他伏案写好药方,吩咐手下人去煎药。

    浣纱女本来听到胡朔选择下等良方,就已经不悦,此刻又听到夏承业说这是“末等技巧”,白了一眼胡朔,急切地问道:“夏医师,这上等良方又是什么?还请您直言相告。”

    夏承业就在等这句话,立马起身,骄傲地说道:“这上等良方是家翁毕生的心血,等闲人物轻易不得尝试。”

    胡朔轻皱眉头,凑到小翔子身边,小声问道:“这夏医师到底是什么来历?”

    小翔子略感吃惊,没想到胡朔居然不认识夏承业的父亲,不过转念一想,公子向来不关心这些事情,于是低声回答:“他是大秦第一药师夏无且的独子,也是唯一的医术传人。”

    夏无且?

    胡朔觉得这名字好熟悉,似乎在哪本书上见过,却一时间想不起来,他重新打量了一夏承业,见他正在打开药囊搜寻着什么,忽然想了起来。

    当年荆轲刺秦王嬴政时,朝中大臣由于被禁止携带武器,所以都只好和荆轲肉搏,嬴政又因剑身过长,无法顺利出剑。

    眼看着秦王危急,侍医夏无且以随身携带的药囊砸向荆轲,略微阻挡了一下他的攻势,才给嬴政赢得拔剑的时间。

    既然是夏无且的传人,胡朔也有了几分好奇,问道:“夏医师不妨将那上等良方,也一并拿出来吧!”

    “是!”

    夏承业表现欲望大盛,一边应承下来,一边从药囊中不断拿出物件:桃木剑、铜镜、椠、干茜草……

    物件被摆放齐整之后,他终于开口解释上等良方:“这少年的伤口表面上是剑伤,实际上是凶鬼作祟。前面开出的药方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想彻底痊愈还得行驱鬼之术!”

    驱鬼之术!

    胡朔被他弄糊涂了,他真的是医师嘛?难道他也是斜杠青年,药师是副业,主业是巫师?

    其实——

    秦时,巫、医是不分的。

    只是对医师固有的印象,束缚了胡朔的思维,让他一时间忘了历史上对巫医的记载。

    浣纱女自然是希望少年可以尽快痊愈,连忙央求夏承业做法。

    夏承业取来一根长椠,手执毛笔,准备书写驱鬼咒语,抬头问道:“令弟姓甚名谁?”

    “姓赵,名云。”

    (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