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之三国召唤
字体: 16 + -

第4章 名剑承影

    “盾!挡!”

    秦军中心一声暴喝传来,前排刀斧手拿起放置在一旁的木盾,死命抵住盾牌,迎接箭矢。

    轻骑兵可就惨了,无物可挡,虽有护甲在身,但挡不住弩箭迅猛,纷纷中箭。

    即便如此,作为帝国骑兵,他们晓勇异常,不退反进,快马加鞭冲向敌阵。

    那领头的壮汉也是不惧,沉着地喊道:“钩索准备!”

    蒙面伏兵中间闪出四名大汉,分执铁索两端,疾步跑到队前设置路障。

    秦国轻骑兵无所畏惧,继续拍马向前,区区四名壮汉的力量,难道可以阻挡马匹的奔腾之势?

    答案出乎意料。

    那四名壮汉扯着两根铁索,肌肉紧绷,双腿用力下沉,生生承受住了冲击。

    这样一来,秦国轻骑兵不仅身中数箭,连马匹也被绊倒,纷纷摔倒在地,还没来得及爬起,就被上前的蒙面伏兵用短剑刺死。

    嬴政自继承王位以来,遇到的刺客不计其数,《史记》上有记载的就有:荆轲、高渐离、博浪沙的力士、兰池的强盗等人,但是论情况之危急、形势之险恶,没有一次比得上这回。

    秦军轻骑兵尽殴,余下的刀斧手更加胆寒,不觉握了握刀柄,目光紧紧盯住蒙面伏兵。

    忽然,队伍分开,一人头戴玉冠,大步流星地走出,腰间配着一柄长剑,剑未出鞘,却已经寒气大盛。

    看来此人就是先前发号口令的将领,他手按剑柄,喝道:“来者何人?敢阻天子道路!行悖逆不道之事!”

    那领头的壮汉冷笑一声,将背后的重物甩到胸前,原来一柄铁锥,通体黝黑,不泛光泽,约莫有百十余斤,柄末拴着一根长长的铁链。

    一见那柄黑色铁锥,秦国将领脸色变了变,惊呼:“你是,你是那个……”

    “没错,八年前,博浪沙一战,你我就见过。”壮汉也不回避,直接道出。

    “惊奴!你就是那个力士惊奴!”

    秦国将领想了起来,第三次巡游途中,经过博浪沙,一力士跳出,挥动铁锥,刺杀始皇帝,结果误中副车,无功而逃。

    在《史记》中,荆轲、高渐离、兰池的强盗的下场都很明确,都是被杀身亡,真正成功逃跑的,恐怕只有这名博浪沙的力士。

    随后,秦朝追查力士多年,也是缈缈不知所踪,只查到此人名叫惊奴,原是沧海君的奴隶。

    至于惊奴背后是否有人指使,又是谁人指使,却始终没有探查明白。现如今,居然大大咧咧出现在此,着实令人震惊。

    “你终于想起来了,中郎赵成!”惊奴轻蔑地笑道。

    赵成心里一惊,没想到此人居然道破自己姓名。

    作为始皇帝禁卫军的掌管者,出于保密考虑,赵成极少抛头露面,因此很少有外人认得他的样貌。

    看来这次刺杀行动部署之周密,远超自己想象,赵成静下心神,厉声喝道:“既然你知道我的名号,还不速速退去!”

    这话有点狂妄,但并不过分。

    中郎,郎中令的属官,执掌宫廷侍卫,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其地位显赫,百官少有能及者。此外,赵成还是赵高的弟弟,这层关系也让他成为秦国炙手可热的人物。

    当然,他引以为傲的另一个资本是他的剑——承影。

    承影,上古名剑。

    相传,此剑出炉时,“蛟分承影,雁落忘归”,由此得名。

    根据《列子.汤问》的记载,在傍晚黄昏时分,从北面观察此剑,淡淡然仿佛有东西存在,然而看不清楚它的形状;用剑接触物体,会发出极其细小的声响,即便是穿过身体,也不会感觉到疼痛。

    锋利,近乎于无。

    无形,近乎于道。

    这便是此剑的特点。

    赵成提剑在手,却迟迟没有出鞘。因为他自信,甚至自傲。区区一个惊奴,还不配让他出剑。

    惊奴的眼光在剑鞘上停留片刻,冷哼了一声,挥动铁链,铁锥快速击向赵成。

    咔嚓——

    承影剑出,不辨其形,一道寒光掠过,铁链被斩断,铁锥继续向前疾飞,直奔金根车。

    “不好!”赵成大呼一声,连忙飞身去追,一剑刺出,强行令铁锥改变了方向。

    惊奴一击不中,脸色不变,也奔了过来,将铁锥稳稳接住。

    躲在草丛里的胡朔,亲眼目睹了二人争斗,不禁目瞪口呆:难道古装武侠剧都是真实的?这些古代高手真的会武功!

    惊奴微微低头,看了一眼铁锥,低声感叹:“承影剑果然名不虚传!”

    原来,铁锥被承影剑刺中,竟被划出一道深痕,削铁如泥便是这般了。

    胡朔见状,也是大吃一惊,看来古代铸剑技艺远比想象的要高超很多,越王勾践剑便是佐证,不禁越发看好那名秦国将领。

    果然,赵成不愧为剑中好手,仗着剑利,又奔袭过来,直刺惊奴肋下。

    “叮”一声,铁锥迎上,格挡剑锋,惊奴成功护住要害,见赵成近身,立刻反攻为守,伸手擒住他的胳膊,舞动铁锥照着脑袋就要砸下。

    赵成也不慌乱,反脚踢中惊奴的腿弯,迫使惊奴屈膝,趁机换了一个身位,朝着惊奴的手臂一剑挑出。惊奴只好松手,放开赵高,二人又重新厮斗在一起。

    二人打得难解难分,双方的士卒也纷纷展开争斗,乱成一团。

    见无救兵可搬,胡朔心急如焚,挂念车中的小翔子和芸蔷,又偷偷摸摸地溜回舆车附近。

    好在双方都在争斗,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行动,所以回来的还算顺利,只是一路上僵硬的死尸、遍地的残躯、艳红的人血,令他作呕和害怕。

    还未等上车,远处马蹄声大作,胡朔一喜,难道有救兵来驰援?

    等看清骑兵的服饰,均是褐衣蒙面,不由心里一凉,看来之前那名士卒所说的“贼人过来了”,说得就是这队骑兵。

    这队骑兵手持长戟,不断袭击属车。

    由于属车内都是嫔妃和王公大臣,自保能力极差,被长戟或直刺,或勾啄,杀得毫无还手之力,凄厉的惨叫声一阵接着一阵,令胡朔心惊肉跳。

    那队骑兵越来越近,就快到自己这边来了。

    若换作前世,由于胡朔在校期间,经常打球跑步,身体素质倒是不差,腹肌也有几块,若是拔腿就跑,应该是能够逃脱。

    只是,这幅胡亥的身体,似乎有点虚弱,真要逃跑也是够呛。

    再者说,若真是这样做,车内的芸蔷可就成笼中之鸟,插翅难飞了。

    哦,对了,还有那个小太监,差点把他忘了。虽然相识时间不长,但是胡朔对他的印象不坏。

    惨叫声越来越来近,胡朔作出了一个决断,轻拧戒指,把希望全寄托在三国召唤系统上。

    (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