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战机
字体: 16 + -

第二十三章 野外生存

    苏锦又在空中驾驶初教六做了几个急转弯、横滚,然后就被孙教官要求降落了。

    下了飞机,孙教官对苏锦说道,“行了,今天的训练结束了,自由活动吧!”

    苏锦向孙教官敬礼,然后留在了机库,跟着地勤学习检修。他对初教-六的机械构造很了解,在系统里也不止一次拆解过,但他想了解现实中地勤是如何检修维护的,希望能取长补短。

    暮色渐进,满天的星光渐渐取代了落日的余晖,喧嚣的机场渐渐变的寂静,但机库里仍然一片忙碌,灯火通明。

    “行啊,苏锦,没想到你不但会飞还会修呢?”维修师老钱四十多岁,整个人看上去白白净净的,更像是个高级知识分子。

    老钱有些感慨,干维修干了大半辈子,热衷飞行之余学维修的他也见了很多,但上手这么快的还真没见过。

    “要不别飞了,跟我干机师得了!”老钱当然是开玩笑的,眼前这位是绝不会放弃飞行的,他来学习维修是因为太爱飞行。

    苏锦麻利地把螺丝拧紧,笑道,“别,我可不能抢您的饭碗!”

    “行了,差不多就回去吧,明天你们还要早起呢!”见时候不早了,老钱下了逐客令。

    苏锦答应一声,在旁边盆里洗了洗手,“那钱师傅您忙着,我先回去了。”

    苏锦边走边感叹自己来对了,系统里教授的飞机维修知识当然很系统全面,但太过教条了,缺乏变通,有些不切合实际,很多工时被白白浪费了。

    初教-六这款老爷机之所以在广大教员中拥有良好的口碑,除了本身设计着重安全外,最重要的因素就要归功于像老钱这样有着丰富经验的幕后英雄了。他们每天都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把可能的隐患都抹杀在了萌芽状态,他们就是飞行员的保护神。

    机场会议室里也有一群人正在忙碌着,教练组的飞行教官们正在开会,对新学员的第一次飞行进行点评,研究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学员荣明的状态老徐要持续观察,不行就暂时停飞。”孙教官说着话看向老徐,老徐点了一下头,在下午的训练中他带的一个学员状态不大对,别的学员下了机都是兴奋大过恐惧,可是这个学员有些低头耷拉脑的。

    “剩下的就是苏锦了!”提到苏锦的时候孙教官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微笑,“这小子下一步怎么安排?按部就班地飞行有些不适合他了。”

    “还能怎么样啊,特事特办,夜航、复杂气象这些科目挨个来,让他赶紧飞完滚蛋!”一个教官笑着说道,“这小子飞的比咱们还好呢,不知道的这是来砸场子的呢。”

    其余教官也笑着点头称是,苏锦下午的第二次飞行塔台进行了全程录像,训练结束后教官们看了录像都是一副活见鬼的表情,苏锦飞的竟然比大多数教官都要好!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好事,苏锦飞的再好也是咱们教练组出去的!”徐教官说道,飞机驾校和汽车驾校没什么区别,哪个驾校教的好圈子里都有数。

    都是随机派遣学员,但他们这里出去的飞行员部队就是抢着要,这就是教练组的实力!苏锦的表现出色当然是好事,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孙教官知道老徐这是自我安慰罢了,苏锦的驾驶技术跟他们没多大关系,但现在也只能这么想了,“嗯,我明天就向教务处报告,顺便把苏锦的飞行录像也送一份过去,让学校早做安排!”

    当云南他们还在教官的指挥下在天上画圈圈的时候,苏锦已经彻底被散养了,孙教官让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随便单飞。虽然苏锦的飞行技术已经没多大问题了,但是还是要尽量多飞以积累飞行小时数,毕竟有规定,你也不能差太多。

    在飞行之余孙教官也对苏锦进行了跳伞和野外生存培训。跳伞苏锦自然没有问题,毕竟在系统里被空战助手科比击落了几百次了,光飞机就摔了几百架了。

    每次看到苏锦完美地降落在圆心那个红点上孙教官就觉得自己的人生观又受到了冲击,难道真的有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的人?这小子是挺努力的,也好学,没事儿就主动凑到地勤那里学习维修技术,可他的付出的努力和所获得的看起来根本不成正比啊。

    “就是这里吧,注意安全,要是有事就按呼叫!”孙教官驾驶初教-六带着苏锦来到了指定区域,“准备好了吗?”

    “报告教官,准备好了!”

    听到苏锦的回答,孙教官伸手把机舱盖向后一拉,机舱内部顿时充满了呼呼的风声,苏锦从座位上站起来,踏步半蹲在机翼上,然后转身小心翼翼地关上舱门,转身纵身一跃跳下了飞机。

    孙教官在苏锦跳下去的同时轻轻一拉操纵杆,飞机开始向上爬升。

    这样跳伞看上去很惊险,其实很安全,因为飞行高度只在四百米左右,只是这样跳伞对天气和跳伞者的心理要求比较高。而且大多数人想不到的是,这样操作是不违规的。

    早期大多数初教六的教官自己都这样跳过,只是出于对学员心理素质的不信任和风险缘故,在国家运输机的大力发展下渐渐没人这么玩了。

    因为500米是低空跳伞最低允许高度,所以跳下去没多久苏锦就拉了伞绳,伴随着“砰!”的一声沉闷的开伞声,一朵巨大的蒲公英在空中绽放开来。

    落到苏锦选定的区域后,苏锦马上把降落伞收拾了起来,今天进行的是野外生存训练,今晚过夜可就靠它了。

    检查了一下随身携带的物品都在,尤其是腰上那把11式手枪,这把手枪是防身用的,苏锦决定能不用就不用,毕竟开枪就要写报告,麻烦的很。

    苏锦很不喜欢这款枪,11式装弹仅8+1发,属于被称为“掌中宝”的袖珍手枪。飞行员手枪需要的高速射、大容量等特点在这把枪上一个都没有,威力小、射速低、容量少等缺点倒是一个都不少。还采用传统的钢木结构,增加了不少重量,而其所谓的美术学院专家设计出来的外形也被枪械爱好者称为是“乡土特色”。

    要知道俄军给飞行员带上了斯捷奇金冲锋手枪和手雷,落地后就能和敌人硬扛;荷兰飞行员则把最新型的mp9微型冲锋枪带上f-16战斗机,外带4个大容量弹匣,加量不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