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妇逼夫,夫使妇
北城玉明坊一户半亩多点的平常宅园,有七八个孩童陆续走了出来,跟着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那些孩童转过身朝男子拱手作揖道。
“先生,我们回去了。”
“路上当心些,回去后记得温习今日所学。”
目送这些孩童的身影一一消失在街尾,男子转身回到家中并关上了院门。
五年前虹县出了一个解元,解元的父母变卖了田产,倾尽家中所有钱财供他前往长安赴礼部试,但可惜的是,这位解元去时一布衣,归时亦布衣。
期间老父因患病没钱买药死了,老母得知裴从京榜上无名后,也在一年之内郁郁而终。
那位解元就是眼前这位男子裴从京,因为家中田产已经全部变卖了,如今只靠给坊内孩童蒙学收取的束脩勉强维持家用。
刚一关上院门,一个挑着担子的妇人就兴冲冲撞了进来,红光满面的对裴从京大声说道:
“裴大,我听说云中酒肆在卖什么契约,别人都说只要买了这份契约,一个月后就能坐着收钱了,少说都能赚一贯,多的话赚十几贯都不止哩。”
裴从京笑着摇了摇头:“你不要信别人信口胡说,这世上哪会有这样的好事。”
妇人放下担子,双手叉腰:“裴大你就是读书读傻了,别人都说能赚钱,你凭什么就说不可能啊,我不管,反正你要是拿不出一贯钱来买一份契约,你就给我写一封休书,我拿去县衙改籍另嫁。”
“你怎么说这样的话。”裴从京不由大吃一惊:“家里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哪里拿得出一贯钱来。”
“你去借一些啊,你把那些孩子教得这么好,去找他们的父母借啊。”
“不行。”裴从京严厉拒绝道:“这本就是为人师者应该做的,这让我怎么开得了口。”
王氏只觉得鼻子一酸,万分的委屈涌上心头:“裴大,我嫁给你以后就从没享过一天福,你去长安参加科举,我在家中累死累活的供养你父母,不过让你跟别人开口借钱,连这你也不愿意。”
“我知道你是放不下你那读书人的脸面,可是脸面能值几个钱啊,脸面能养活我们一家人吗,你这次要是借不到一贯钱,你就直接把我休了吧,我累死累活的为了什么呀,呜呜呜——”
听到王氏的哭声,一个十岁大的孩子从屋里跑了出来,抱着王氏的手臂道:“阿娘,你不要哭。”
看着知道心疼自己的儿子,王氏搂过孩子,哇一声哭得更厉害了:“大郎,是阿娘没有用,不能给大郎穿好的吃好的,让大郎跟着阿娘一起受苦了。”
裴从京一时心乱如麻,叹了声气道:“好了,我去找人借借看吧。”
陆易故意将最低门槛定在了一百匹,想要购买契约的人最少也要缴纳五匹绢,也就是一贯钱的保金,以此来杜绝出现“极端不满”的可能性,但他似乎有些低估了一些人的贪欲。
随着李玄之那两万匹的契约的发酵,崔日新出售契约一事顿时传得满城皆知,无数人趋之若鹜的赶往云中酒肆,一些钱不够的人甚至举债购买契约。
陈彦玉在李平的解释下,这两天也总算弄明白了这契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当天回到回到家后,趁着晚食前的时间,稍有卖弄的给家人科普了一下。
陈仁礼自然不用说,他早上就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不过他却十分看不明白,陆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不对。”陈玉娥皱眉道。
陈彦玉以为是他哪里说错了,问道:“哪里不对了?”
“陆易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这样做只会使绢价越来越贱,不仅让杜言和那些大户的阴谋得逞,而且还给他们送去了一大笔钱。”
陈玉娥征询的看向陈仁礼:“父亲,你看呢?”
陈仁礼点头道:“这也是我疑惑的地方,今天李玄之大肆购买二万匹的契约,我想明天还会有人购买数额巨大的契约,这样一来城里的绢价定然还要继续降。”
陈彦玉却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陆县尉说了,他有办法维持绢价,你们什么时候见过陆县尉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了,我倒是好奇他是怎么想出这么一个契约来的,以前从来没听说契约还能卖的。”
陈仁礼不由微微一愣。
陈玉娥想了想道:“这全都是因为铜钱紧缺造成的,我从史书上看到过,以前汉朝便是以金为上币,以铜为下币,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铜钱不足的问题,交易也不必再使用体大物重不便运输存放的绢帛了,朝廷难道就没一个人想到这么做吗?”
听到她这番话,陈仁礼不由欣慰一笑:“玉娥说得不错,但是我朝赋税有租和调,朝廷每年都会收上一大批绢帛,为了不使绢帛变贱,只能严令铜钱和绢帛兼用。”
“原来是这样。”陈玉娥道:“不过我认为朝廷应该壮士断腕。”
陈仁礼笑着摇了摇头:“壮士断腕便言过其词了,我朝一直以来都是钱货兼用,也没出现过什么问题。”
“可现在城里的问题不就是因为钱货兼用出现的吗。”陈玉娥并不赞同陈仁礼的话。
陈彦玉插不上话,有些惭愧的挠了挠头。
正如陈仁礼预料的一样,李玄之拉来几十车绢帛后,紧接着第二天吕家也拉来了几十车的绢帛,让整条街道都为之沸腾,似乎这绢帛已经注定成了没人要的,绢价猛地降到了一百九十钱。
对金钱忠贞不二的张令则,这时候哪里还坐得住,不过他也没有完全丧失理智,先把陆易给喊了过来,打算探听一下他的口风。
“陆县尉,听说你与扬州崔家的人,一起弄了一个什么契约,这才几天的时间,城里的绢价就跌到一百九十钱了照这样跌下去,这崔家能赔得起这么多钱吗?”
“明府该不会也想购买一份契约吧。”
不等张令则解释,陆易正色道:“明府可千万不要有这个念头,这背后其实是有奸佞在蛊惑人心,我相信这一切苍天都看在眼里,这些奸佞的阴谋是不可能得逞的。”
“陆县尉所言极是。”
张令则微眯着眼,什么苍天看在眼里,这种话怕是连鬼都不会信。
中午放衙后,张令则匆匆赶回家中,他作为一县之宰不方便亲自去购买契约,所以把这个事情还得交给他的妻子王氏。
王氏也没想太多,反正别人也都在买,午后就带着家奴和钱帛来到了云中酒肆,购入了一分数额为一万匹的交易契约。
“先生,我们回去了。”
“路上当心些,回去后记得温习今日所学。”
目送这些孩童的身影一一消失在街尾,男子转身回到家中并关上了院门。
五年前虹县出了一个解元,解元的父母变卖了田产,倾尽家中所有钱财供他前往长安赴礼部试,但可惜的是,这位解元去时一布衣,归时亦布衣。
期间老父因患病没钱买药死了,老母得知裴从京榜上无名后,也在一年之内郁郁而终。
那位解元就是眼前这位男子裴从京,因为家中田产已经全部变卖了,如今只靠给坊内孩童蒙学收取的束脩勉强维持家用。
刚一关上院门,一个挑着担子的妇人就兴冲冲撞了进来,红光满面的对裴从京大声说道:
“裴大,我听说云中酒肆在卖什么契约,别人都说只要买了这份契约,一个月后就能坐着收钱了,少说都能赚一贯,多的话赚十几贯都不止哩。”
裴从京笑着摇了摇头:“你不要信别人信口胡说,这世上哪会有这样的好事。”
妇人放下担子,双手叉腰:“裴大你就是读书读傻了,别人都说能赚钱,你凭什么就说不可能啊,我不管,反正你要是拿不出一贯钱来买一份契约,你就给我写一封休书,我拿去县衙改籍另嫁。”
“你怎么说这样的话。”裴从京不由大吃一惊:“家里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哪里拿得出一贯钱来。”
“你去借一些啊,你把那些孩子教得这么好,去找他们的父母借啊。”
“不行。”裴从京严厉拒绝道:“这本就是为人师者应该做的,这让我怎么开得了口。”
王氏只觉得鼻子一酸,万分的委屈涌上心头:“裴大,我嫁给你以后就从没享过一天福,你去长安参加科举,我在家中累死累活的供养你父母,不过让你跟别人开口借钱,连这你也不愿意。”
“我知道你是放不下你那读书人的脸面,可是脸面能值几个钱啊,脸面能养活我们一家人吗,你这次要是借不到一贯钱,你就直接把我休了吧,我累死累活的为了什么呀,呜呜呜——”
听到王氏的哭声,一个十岁大的孩子从屋里跑了出来,抱着王氏的手臂道:“阿娘,你不要哭。”
看着知道心疼自己的儿子,王氏搂过孩子,哇一声哭得更厉害了:“大郎,是阿娘没有用,不能给大郎穿好的吃好的,让大郎跟着阿娘一起受苦了。”
裴从京一时心乱如麻,叹了声气道:“好了,我去找人借借看吧。”
陆易故意将最低门槛定在了一百匹,想要购买契约的人最少也要缴纳五匹绢,也就是一贯钱的保金,以此来杜绝出现“极端不满”的可能性,但他似乎有些低估了一些人的贪欲。
随着李玄之那两万匹的契约的发酵,崔日新出售契约一事顿时传得满城皆知,无数人趋之若鹜的赶往云中酒肆,一些钱不够的人甚至举债购买契约。
陈彦玉在李平的解释下,这两天也总算弄明白了这契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当天回到回到家后,趁着晚食前的时间,稍有卖弄的给家人科普了一下。
陈仁礼自然不用说,他早上就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不过他却十分看不明白,陆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不对。”陈玉娥皱眉道。
陈彦玉以为是他哪里说错了,问道:“哪里不对了?”
“陆易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这样做只会使绢价越来越贱,不仅让杜言和那些大户的阴谋得逞,而且还给他们送去了一大笔钱。”
陈玉娥征询的看向陈仁礼:“父亲,你看呢?”
陈仁礼点头道:“这也是我疑惑的地方,今天李玄之大肆购买二万匹的契约,我想明天还会有人购买数额巨大的契约,这样一来城里的绢价定然还要继续降。”
陈彦玉却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陆县尉说了,他有办法维持绢价,你们什么时候见过陆县尉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了,我倒是好奇他是怎么想出这么一个契约来的,以前从来没听说契约还能卖的。”
陈仁礼不由微微一愣。
陈玉娥想了想道:“这全都是因为铜钱紧缺造成的,我从史书上看到过,以前汉朝便是以金为上币,以铜为下币,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铜钱不足的问题,交易也不必再使用体大物重不便运输存放的绢帛了,朝廷难道就没一个人想到这么做吗?”
听到她这番话,陈仁礼不由欣慰一笑:“玉娥说得不错,但是我朝赋税有租和调,朝廷每年都会收上一大批绢帛,为了不使绢帛变贱,只能严令铜钱和绢帛兼用。”
“原来是这样。”陈玉娥道:“不过我认为朝廷应该壮士断腕。”
陈仁礼笑着摇了摇头:“壮士断腕便言过其词了,我朝一直以来都是钱货兼用,也没出现过什么问题。”
“可现在城里的问题不就是因为钱货兼用出现的吗。”陈玉娥并不赞同陈仁礼的话。
陈彦玉插不上话,有些惭愧的挠了挠头。
正如陈仁礼预料的一样,李玄之拉来几十车绢帛后,紧接着第二天吕家也拉来了几十车的绢帛,让整条街道都为之沸腾,似乎这绢帛已经注定成了没人要的,绢价猛地降到了一百九十钱。
对金钱忠贞不二的张令则,这时候哪里还坐得住,不过他也没有完全丧失理智,先把陆易给喊了过来,打算探听一下他的口风。
“陆县尉,听说你与扬州崔家的人,一起弄了一个什么契约,这才几天的时间,城里的绢价就跌到一百九十钱了照这样跌下去,这崔家能赔得起这么多钱吗?”
“明府该不会也想购买一份契约吧。”
不等张令则解释,陆易正色道:“明府可千万不要有这个念头,这背后其实是有奸佞在蛊惑人心,我相信这一切苍天都看在眼里,这些奸佞的阴谋是不可能得逞的。”
“陆县尉所言极是。”
张令则微眯着眼,什么苍天看在眼里,这种话怕是连鬼都不会信。
中午放衙后,张令则匆匆赶回家中,他作为一县之宰不方便亲自去购买契约,所以把这个事情还得交给他的妻子王氏。
王氏也没想太多,反正别人也都在买,午后就带着家奴和钱帛来到了云中酒肆,购入了一分数额为一万匹的交易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