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崇祯皇帝
字体: 16 + -

第45章悲剧的理工男!

    到了后院,立刻看到了一个半米大小的圆球,在上面刻画着各个大洲,还有海洋,很是清晰,正是地球仪。比起后世的地球仪,自然是差了很多,可在这个时代,却是跨时代的杰作。

    大佬,你牛逼了!

    朱信再次无语了。

    于是,在鸡蛋里面挑着骨头,可还是找到了!

    “还是有不足?”朱信说道。

    “请殿下指点!”李之藻道。

    “最大的不足,就是太小了,仅仅是这么大,至少要十米直径……也就是三丈之大!”朱信说道。

    “建造太大,有何意义?”李之藻怀疑道。

    朱信无语了,理工男就是情商低,难怪越混越是凄惨,不怪其他人,就怪自己。

    什么叫逼格?

    这就是逼格!

    坐上几千万的劳斯莱斯幻影,立刻逼格上去了;可是坐上几万块的二手车,一看就是穷矮矬。

    “建造三丈大小的地球仪,花费多少钱!”朱信问道。

    “不过是瓷器,还有木头而已,花不了多少钱!最多一百两银子!”李之藻说道。

    “建造的越大,越是有影响力,这不只是给帝王看,更是给百姓看,给各位臣子们看!”朱信说道:“坤舆万国全图,也有不足!”

    “不知在何方?”李之藻毫不在意道。

    “在图中各大洋绘有各种帆船共 9艘,鲸、鲨、海狮等海生动物共15头,南极大陆上绘陆上动物共8头,有犀牛、象、狮子、鸵鸟等。又是说,金加西蜡,以所产金银之甚多为名。此图介绍了各地的奇异物种,地理环境……可还是不够,甚至是错误的!”

    朱信说道,说着指着台湾说:“此为台湾,此地为蛮荒之地,多野人,然气候好,作为一年三熟,可开辟五百万上田!”

    又是指着东南亚各国:“此为吕宋、真腊等国,多野人,多小国,气候好,地势平坦,又是火山灰众多,土壤肥沃,可开辟两千万亩上田!”

    又是指着亚墨利加,说道:“此地,距离大明有半年航程,虽然是一年一熟,平原为主,建造水渠容易,面积之大,堪比大明。大明西区山区为主,东部为平原,北方缺水灌溉不便,时常遭遇旱灾;南方唯有两湖之地,江南之地,为平原,多数地区为山地,不适合耕作。我大明耕地为五亿亩,又是下田为主,中田,上田稀少!可在北亚墨利加,却是十万里山河,尽数平原为主,耕地为十亿亩,中田为主!”

    “古语有云,得关中,巴蜀,得天下;可如今,却是得北亚墨利加者,得世界。若是谁占据了亚墨利加,谁必然为强秦!”

    “坤舆万国全图,点出了世界各地特产,又是点出了金银所在,看似大有好处,其实大错特错。海外奇物,对帝王而言,只是赏玩而已,又是有何用;金银看似珍贵,可不能吃,不能喝,对于商人而言,还有用;可对帝王而言,却是无用至极。帝王看重的是土地人口,土地准确而言,是可耕地,而不是那些荒芜不可耕作的土地……”

    看着坤舆万国图,朱信从一开始的惊讶,平静,到了后来的恨铁不成钢。

    这个地图对世界了解至极,对世界各国的分布,对世界各国地形分布,也是清楚至极,只可惜却没有看到其中的意义所在,只是在地图上描绘着各地的特产,而没有看到海外广阔的耕地。

    李之藻看着地图,恍惚之间,地图上关于世界各地特产,地形的描述消失了,而是变为了平原多大多大,河流分别如何,可开辟多少多少可耕地,可有多少上田,中田,下田。

    此刻,再次看着地图,李之藻眼神大变了!

    “可海外有小国,我大明无故灭国,大为不妥,况且海上多风浪!”李之藻说道。

    朱信无语了,难怪这位混了一辈子,也只是大理寺卿,理工男出生,情商差,不会忽悠,不会传销,瞎比比能力太差了。

    真正的营销大师,地上的一坨狗屎,都能说成纯天然肥料!

    可还是道:“秦国时张仪想要灭韩,司马错却说要灭巴蜀。秦王担忧巴蜀地形偏僻,攻伐困难。可司马错却说,‘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占据巴蜀,秦有大粮仓,为灭六国奠定基础!”

    “张仪虽有才,可毕竟是庶民出生,才学有些,可眼光不足,看到了巴蜀的蛮荒,却没有看到巴蜀的潜力;司马错贵族出生,论及才学可能不如张仪,可眼光却超过了张仪,不仅看到了巴蜀的蛮荒,更是看到了巴蜀的潜力,一张白纸好做画!”

    君子不器!

    贵族教育,从来不是培养才学,而是培养眼光。有时眼光,比才学更重要。

    可惜了,万历皇帝不是真正的贵族,康熙也不是真正的贵族。

    “接下来,先生要制作三幅地图,第一幅为世界耕地分布图,要表明上田,中田,下田。上田用红色,中田用绿色,下田用蓝色;还有表明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第二幅图,要表明世界各国分布,还有详细记录各国的政治,人口,军队等等;第三幅图,要表明世界各地的地形交通,重点表明一年四季海风情况,洋流情况!”

    “做事情可以慢一点,但是要精确,有明确的数据,要编写专门的册子,详细介绍地图上内容!”

    朱信说道,看似在商量,其实在下着命令。

    “是!”

    李之藻道,只是说出口,才有些不妥。

    若是皇帝命令他,可谓是理所当然,可只是一个信王,却是有些过了。

    “罢了!”

    李之藻道,思索着如何开始制作三大地图,靠着他一人不行,还要其他朋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