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唯一仙
字体: 16 + -

第94章 仙九十三 神君指路

    路老这一晚轻装前行身无长物,补丁灰衫上只挂着一只酒葫芦。

    然酒壶已空,腹中却不见饱。

    孟轲那半坛美酒下去,都不见打更老人一个满意酒嗝。

    他自顾自饮酒,而孟轲更是不语随行。

    若是李闲仁跟在一旁定会说,这洒脱模样倒是有夫子三分影子。

    这位在外院丝毫不引人瞩目的打更老人,却是儒峰十哲之一。

    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如今九洲遍地书院的传播之下早已成真。

    而论语之中的几位出色弟子早已活成神话。

    不过知道其身份之人却着实不多,毕竟夫子之徒如今在这儒峰也皆是神仙人物。

    金丹期的老猕猴恭敬称其为路神君,这是七星阳神境才能够得到的尊贵称号。

    化神七境,七星照阳神。化神境阳神离体越发强大,七星颗颗相连将阳神之体顶天而立地。

    此境便可成为陆地神仙,地仙之人虽登天无望,却在世间罕有敌手。

    邋里邋遢的打更老人,却是如此境界。若是被外院之人知道只怕是眼珠子掉满地。

    夫子周游九洲,三千弟子却没有几位能够随行。

    大师兄颜回曾最得夫子欢心,随行多年与夫子最为相像。夫子所悟“礼仁”二字更是得其一。

    虽未得圣人之号,却已有圣人之相。

    而眼前这位路老,则是夫子最喜爱的另一位弟子。

    随行次数丝毫不比颜回少,而如今却在外院打更着实有些大材小用。

    但随行在后的孟轲却对这个师兄心悦诚服,旁人只看到夫子将路师兄贬到山门之外。以子路之莽为由让师兄反省百年。

    可路神君之勇岂是只有莽能够形容的?

    当年儒峰未立,道峰羸弱。

    师尊登天望月而去。夫子奔走九洲以一人之力要扛起人间大山之责。

    四位师叔各奔东西,而鬼谷先生在谷下突破死关。

    有诸子十家祖师纷至沓来,以墨家为首十位境界仅次圣人境的炼仙大能前来讨教。

    想要在人间三山中占得一席。

    而夫子不在正好讨教一下坐下的三千弟子。

    儒峰三千弟子最出色的十位弟子,号称儒门十哲出战迎敌。

    以儒门七死一伤一废的惨重代价,终于将儒门之名响彻九洲。

    而诸子十家,全灭!

    路老以一人之力灭杀五位虚仙,以至于境界跌落阳神境,此生再勿忘进阶。

    此等赫赫凶名,让诸子恼怒非常。

    结果鬼谷先生离谷而去,将当年妄图跻身入圣的老怪物只手屠杀殆尽。

    让这世间圣人仅剩三座。

    三山之下无圣人,鬼谷之上满尸坑。

    只有路师兄镇守在外,大师兄严守在内。如他这般浪荡子才能够肆无忌惮的仗剑天涯。

    夫子也才能多年安心周游列国,丝毫不怕后院起火。

    有路师兄之勇,镇山门。有大师兄之礼,守儒峰。

    才能让小师弟一道剑气,浩然朝东。

    “好久没回来,听说孔家白小子前两日又闯祸了。那惹祸的模样倒是与你当年有些相像。”

    孟轲在老爷子面前显得有些局促,毕竟年少惹祸大部分时候帮他擦屁股的便是眼前老人。

    路老在孟轲心中如兄如父,就算孟母也曾再三叮嘱对路老十分敬重。

    年少时候孟轲甚至觉得母亲对于路老的感情有些异样,此刻想起真觉得有些可爱。

    “师兄莫要那师弟开玩笑,我若是有那小子一半顽皮,早就被逐出儒峰回家种地了。不过有个名叫妙锦的丫头倒是能够将这小子吃的死死的,将二人安排在一起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孟轲思虑再三,觉得若是将孔白一人放出内院,那外院将会被搅得不得安宁。若是有妙锦丫头陪着,至少能够将他制住。

    打更老人将空空酒坛随意丢给一旁恭敬的师弟,孟轲温顺的好似仆从一般低头接过收起来。

    “想起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竟会被一个丫头制住。这妙锦是哪家丫头,之前未曾有过听说?”

    老人绞经脑汁也无法想起哪家后人还能有如此本事,儒峰之上待字闺中的丫头无不是温婉贤良,让老人着实觉得无趣的紧。

    孟轲想到那个阳光明媚的丫头,嘴角止不住的勾起道:“那是阳明小师弟的亲孙女,从小随军作战,自然性格豪放不羁。倒是有些端木师姐当年风范。”

    老人听到端木二字顿时眼神有些黯然,那是最让他后悔的一件事。

    孟轲猛然明白过来,恨不得扇自己的脸。他慌张解释想要扯回:“师兄也不用如此懊悔,师姐不是说了么,没有修为束缚便可痛快为商。赚便九洲之财也没什么不好。”

    老人随意挥了挥手,对于过往却已不在意。

    由于白天之事,孔白还没搞清楚这白龙前辈到底与李闲仁是何关系,就被亲爹提走去孔庙守夜。

    孔白熟练的从供桌下面掏出自己珍藏的干粮吃食,跪在蒲团之上双目无神的看着眼前的供桌。

    供桌上满是长明灯,原本弟子三千盏已有大半熄灭换成祖先排位。

    最前面除了最大最旺盛的夫子长明灯之外,那十位最出色的弟子长明灯已只剩下三盏还闪烁着光芒。

    而其中更是有一盏灯光摇曳不定,好似随时要熄灭一般。

    孔白满脸哀伤的啃着干巴巴的馒头,嘴中嘟囔道:“各位祖师爷爷你们谁能显显灵告诉我那李闲仁到底是何方神圣,怎么我最近遇见他都会变得特别倒霉呢。难道他窃取了我的气运不成?”

    老人推门而去,正好看到正在偷吃的孔白。

    孔白听到开门的声音,顿时吓得一机灵。慌忙将馒头直接全部塞入嘴里,正襟危坐面壁起来。

    “哈哈白小子别怕,是路爷爷我呀。还不算太笨知道藏点吃食在祖庙中,省的饿着自己。”

    孔白听到熟悉又温暖的声音差点哭了出来,这不是最宠爱自己的路爷爷么。孔白转身看到熟悉的身影顿时就要撕心裂肺的哭上一场。

    结果又看到他又敬又怕的小师叔。

    作为儒峰上他最崇拜的偶像,他是无论如何都不愿让小师叔看到自己软弱哭鼻子的那一面的。

    原本酝酿的情绪又被他及时的压制下去,他只好收拾情绪将自己最近的一些事情告诉路老人。

    说道李闲仁此人更是气愤不已,不过却不敢添油加醋。

    老人越听越是觉得好奇,看到就连孟轲都一脸欲言又止的表情顿觉得此事非常精彩。

    老人耐心听罢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悲喜乃人之常情。我儒家亦然,你们师兄之间切磋本就正常,只要不伤性命,你的本事要靠自己去争取。与其想要打听其背后身份,不如跟着你的小师叔好好学学那浩然剑气,莫要让你这天生剑胚白白浪费。”

    老人此话一出自然是断了孔白想要找长辈为自己长脸的机会,不过却又将自己的偶像推在自己身前能够亲自学习,这对孔白来说算十分惊喜。

    孟轲倒是不在排斥,与天才在剑道之上沟通起来会轻松的多。虽然孟轲曾经只有人阶灵根,可在剑道方面他确是实打实的天才。孔白虽然有些顽皮,对于剑修还是恭敬认真。加上天赋,比那陆九渊和朱熹的天赋不知要高出多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