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哥
字体: 16 + -

第二章:少年初长成

    thu jun 16 04:37:23 cst 2016

    王根旺老先生自从被小小的叶小帅的一句对子难倒之后,比过去显得更呆了,本来他就是外来户,又是叶兴国家做过长工的,虽然叶兴国家也早就不如从前,已经随着解放、土改和多次的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就更是经常被拉去陪斗,比王根旺这个外来户的境遇只有更差,没有更好。王根旺毕竟还有在地主家干过长工的经历,也算是贫下中农之列的根正苗红的人家,虽然是因为外来户再加上外姓的身份,不能与叶姓人家一样平起平坐,但也不能把他王根旺怎么样当做另类看待,所以生活得也算是平平静静的,没有什么大的波折,只是很少说话,更不与人家走动,另外,王根旺又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跟当地不识字土生土长的农民还是有区别的,也就更显得孤傲而呆板,被村子里人叫做王呆子,叫着叫着也就叫顺口了,他也就把自己认成了呆子,谁喊他都会答应。王根旺和我家一样一样地老老实实的做人,老老实实地上工干活争工分,等到年底生产队决算,只要不是缺粮户,就可以领点钱回来贴补家庭生活,但千万要算计好,不能成为叶姓家族中的其他人一样的缺粮户,否则到过年时就领不到钱置办年货的,叶姓家族中缺粮户是可以找队长批条子借到钱,外姓缺粮户是借不到的。有一年我家和王家都是缺粮户,找队长不知多少次就是不批字同意我们两家借支钱过年,那一年我们两家的孩子都没有添置新衣服,也没有过年放鞭炮,连门对子都没有钱买红纸写,所以自此以后我们家好像从来没有做过缺粮户。

    王呆子真的一连呆了好几天,家里什么事也不帮忙做,他那个老婆子邢桂芝本来嗓门就大得惊人,扯个破铜锣一般的嗓子整介天的骂,弄得整个村子里都知道了王根旺被小叶小帅的对子整着了,几乎成了村子里人茶余饭后的笑话,多少年以后还是有人不时地提起。那几天王根旺就拿着一根小柴禾棍子在地上画着写着,一边不停地喃喃自语:“吵吵吵,吵什么吵?大人没有大人样!一句看是俗话却也平仄有调的,不简单,啧啧,不简单!”最后王根旺硬是没有对出来。那时候叶小帅也不过才四岁而已,是他无意说出来的,还是真的有这个才能是没有办法考证的,但是,自此王根旺就对叶小帅非常上心,一到工间歇息或者农闲时都会将叶小帅叫到家里,教识字读书,叶小帅也是很聪慧,一教就会,而且记忆力特别好,五岁不到就会背百家姓、三字经什么的,其实那个时候是不能读这些书的,也没有这些书读,都是王根旺亲笔一字一字写出来的,由此也可以看出王根旺对叶小帅的认真教育和真心喜欢的程度,不过这也在王根旺被查出是国民党特务的时候,成为其毒害少年儿童的罪证之一。在叶兴国要叶小帅认王根旺为干爹爹以后,叶小帅几乎都在王根旺家生活了一样,前前后后大约有七八个月的光景,叶小帅不仅能读书背书,还能写作文,经常看到这一老一少的在那里摇头晃脑的吟诗对对子,我们这一帮小孩子是真很羡慕,我们家大人也是如此,多次请求王根旺老先生,也让我们这些孩子与叶小帅一起跟他学学,可是那个王根旺老先生就是不愿意教我们。

    叶小帅比我大一岁,但他比我们这些同龄的孩子上学要早好多,那时候一般都必须是七周岁才能上小学,当然也不是那么严格,相差不差的也可以上,可是叶小帅就比我们离谱得多,才五岁不到就上了小学,而且后来还跳了好几次级,与我们的距离就拉得更远了。叶小帅上学的那一年下了好大的一场雪,据说是近五十年来最大的,整个山上地里都是白茫茫的一遍,天气也特别的奇冷,洗脸水刚刚泼到粪桶里就结成了冰,大部分人家都是窝在家里,围着火塘取暖。叶家凹是地处大别山区的金山县的西北边境,与湖北省接壤,山高路陡,林木茂密,林中飞禽走兽不计其数,后来据说有好几种是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叶凹小学设在叶家祠堂,是要翻过回龙山的,足有四五里地,叶凹小学也就是现在的叶家凹小学,因为当时这里叫做华冲公社叶凹大队,所以叫叶凹小学,后来华冲公社撤销,叶凹大队又回归原来的老地名叫做叶家凹村,小学也就自然改做叶家凹小学。叶小帅也还是硬在他父亲的陪护下,在那样的雪地里去上学,他父亲叶兴国经常和村人吹说,叶小帅是自己走到学校去的,但大多人都不信,那么大的雪足有尺把后,大人走一步都好困难,不到五岁的叶小帅虽然身高比同龄孩子高一点,但毕竟只有五岁啊,实在让人难以信服,不过他父亲那样说,也没有谁真的与他较真,何况叶小帅是真好争气呢?

    叶凹小学只有一个老师,是到华冲公社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好像是金山县原来一个县领导的儿子,不过那个领导成了右派分子,虽然没有被完全打到,也被靠边站了,是金山县革命委员会的副主任。这个老师姓甄,叫什么甄红兵的,小学说是小学,实际上就是叶家祠堂的一个中厅,我们这里也叫做堂先,为什么把中厅叫做堂先,我也没有考证过,大家都这么叫着,似乎就是约定俗成的吧。这个中厅三面是青砖墙,进去的一面是一寸多厚的木板隔成的似乎是屏风一般,正面墙上是镶嵌着一米五见方的神龛,内中正中镌刻着天地国亲师几个繁体字,可能是由于叶家的原因,扫四旧并没有被扫掉。西面墙上挂着一块木黑板,长方形的,大概有两米长,一米多高,东面墙上是用红颜色的颜料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学生上课时正好背对着这八个大字,好像有点搞笑一般。

    那时候报名上学没有现在这么复杂,不用填什么这个表那个表的,家长带几个红鸡蛋给老师,有的孩子是自己带去,因为大部分孩子都是七岁以后才上学,又有大一些的哥哥姐姐带着,不用父母亲送的。但叶小帅不一样,一是他没有哥哥姐姐,只有一个比他小两岁的妹妹,二是他毕竟才不到五岁,是他们家族大队支部书记和大队长要求他去上学的,所以只有他父亲叶兴国送了,叶兴国将几个红鸡蛋拿给了甄红兵老师,甄老师双手接过说:“哎,这么客气做什么?”叶兴国也回礼说:“少了,少了,家里几只鸡总是不下蛋,这孩子就让甄老师费心了。”甄老师实际上也就像个十五六岁的孩子那么大,红着脸有点害羞的说:“费心倒不是费心,就是真有些太小了,调皮我还不怕,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哭哦?”叶小帅毕竟早已名声在外,在华冲公社几乎是没有不知道的,甄红兵老师当然也不例外,对叶小帅的学习能力是不会怀疑和担心的。叶兴国笑着对甄红兵说:“甄老师,放心,他打小就很少哭过,这您不要担心。如果他调皮捣蛋,您该打打,该骂骂,我会感激您的。”甄红兵笑了笑就没有再和叶兴国说什么了,只是变了一种更温和的笑容对叶小帅问道:“小妹,你叫什么名字呀?”叶小帅瞪着一双亮亮的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好像看怪物一般盯着甄红兵看,不言不语。叶兴国见状立即拍着叶小帅的背说道:“小华子,快告诉甄老师你叫叶光华。”不过叶小帅还是没有说。甄红兵也就没有继续问,只是指着第三排靠中间的一个空座位说:“小华子,到那个姐姐旁边坐下。”,这时候叶小帅又突然回答甄老师说:“我不叫小华子,我叫叶光华。”甄老师听好像还是比较高兴的样子,高声说道:“好好!叶光华同学,去座位上坐好,我们要上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