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玉青城
字体: 16 + -

第5章 四章:忘言

    回廊,水榭,憩亭,修木。

    宋青城缓缓步着,走到小亭内,出神的眸子倒映油油藻草,宋慕生叫他到留云殿接待贵客,想到来客身份,悠悠的,撩动了少年心事。

    人间所事堪惆怅。

    小桥外,新绿渐渐,水声涓涓。

    宋青城看着碾过碎石湍白的溪流,惘怅:“母亲的生辰快到了吧。”

    秋风略凉,风动护花铃,小亭四方翘角挂着的铃铛清脆悦耳,轻轻地;溪水泛起一层浅粼,几回断肠处,倒映着的林木也模糊,微微的。

    碧水漾着张如笼烟雾的脸。

    几尾游鱼。

    拂的风,起的波。

    人立风中如呓语含混的话句。

    然后,似叹息般的远了。

    ……

    ……

    留云殿内,青衣男子长发未束,丰神俊朗,修长的手指执着杯香茗,热气蒸蒸,浮而不散,那淡然如水的人轻轻嗅了嗅茗,更添其人儒雅。

    欲语先忘言,君忘言。

    茶盖疏气,他小酌一口,味道清苦,苦:一株老茶树的叶已被冲成淡黄的苦。清:则是八月初水果新熟待摘的滋味。待茶水入腹,却又回味莫名,吐息甘馨:“味和香久,茶味隽永,苦不涩,清不寡,还是头一次品。”

    宋慕生浅尝,淡笑道:“取西子湖莲花水露,掺以常山接云根,蜀地蝤蛴子,峨眉美人蹙,撒些凉薄花片,坛封苍澜寒境梧榈树下九九八十一天,取坛,冰水浸泡茶叶四十九日,一滴滴茶水滤透冰滴壶,温后,其色如琥珀,茶汤香气宜人,饮后回味无穷。”

    “一壶好茶,取材,辅物,炒菁,火候,每环工必精细,恰到好处。”

    宋慕生道:“这‘云腴’茶叶如今用一份少一份。”并无惋惜。

    君忘言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茶理通佛禅呐。”

    君忘言温和:“四月随皎然和尚上了龙湫寺,大和尚袒胸露肚,和我对饮茶水,发起狂来,这酒肉和尚信口胡诌道‘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有趣的是我恰好在酒肆撞见着厮。”

    宋慕生道:“三饮便得道?看来大和尚修为有成,想必今后不会沾酒了。”

    宋慕生道:“茶水至味便是无味,可若是无味,有几人品得出真味,他却是悟了。”

    君忘言低声:“茶乃心道,心如止水,知道做不到。”

    君忘言道:“和尚说茶理,我就接了佛禅。”

    宋慕生:“哦?”

    君忘言:“我说:苦海无边。”

    宋慕生道:“这茶到是喝的有味。”

    君忘言无不感叹:“茶水再好,还得行家品味。”

    “大和尚又说:喝茶,何尝不是体味人生,苦似哀,甘似喜,清似看淡,哀时,多放叶子,喜时,早饮茶水,味甘甜,闲来无事时,一盏小茶,独揽明月。”

    宋慕生:“茶水终究只是饮品啊,比不得曲折真实的人生。”

    “不似却胜似,”君忘言道:“你方才也说,环环精细,单一门火候功夫便足以媲美。”

    宋慕生端起茶杯:“火候?大多数人总把火烧的太旺,以为水沸便能熟茶,牛嚼牡丹者居多。”一饮而尽。

    君忘言道:“火炉总得添新柴,一旦熄灭,牛嚼牡丹都不成了。”

    宋慕生叹道:“新的木柴层出不穷,新的,也怪不得火气旺,倒是老旧的木柴闲搁角落,无人问津。”

    君忘言笑道:“所以老柴更沉静。”

    君忘言浅酌一口:“方才没有细听茶的名字。”

    “云腴。”

    君忘言讶然:“这不是蒲岫公用来调息青城身子的茶么?”

    宋慕生道:“他如今用不着。”

    君忘言出神,皱了皱眉,想起旧事:“溪云宗……”

    宋慕生眼睛渐敛轩昂,眼神逐渐希冀、急切、关心,喉咙涩声:“她、她有消息吗?”

    君忘言突的省觉姐夫比往日削瘦许多,摇头:“四年了,明察暗访,二姐全无半点音讯,十九个宗门回信,其境地她从未出现,天南海北,人间偌大,却似蒸发。”

    “她煮的红豆薏米粥好久没有喝过了。”

    君忘言丹凤眼眯的狭长:“的确与溪云宗有关。”

    “溪云宗!”宋慕生回想君惜竹往日种种怪异行为,平稳呼吸渐促,握茶杯的手掌逸出淡蓝灵力。

    那时……火海……书匣子……

    “莫非……惜竹为了青城修炼邪功,以致走火入魔。”

    君忘言杯中香茗沦漪,烟气渐失,已有些凉了。

    “‘绮梦消’……姐姐也身中此毒啊!”

    宋慕生自责:“都怨我。”

    ——咯吱

    留云殿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一位美男子,朝着君忘言作揖道:“舅舅。”

    两人似忘原先所谈。

    君忘言温和眼睛流露欣欣然,打量着快认不出的侄儿,点了点头。

    “数年未见,青城大变了模样,风度翩翩,愈发向姐夫。”

    宋慕生呵呵一笑。

    君忘言故作吃惊:“呀,清玉境。”摇头,失笑道,“后浪推前浪,舅舅在你这个年纪还是个愣头小子,老咯。”

    君忘言人未老,心却似枯坐老僧苍苍。

    大起大落,阅人无数,他这侄儿如姐夫气质恬淡如水,有一种淡看死生的气度,乍看人无傲气,实则内敛傲骨,大雪压青松的超群凌挺。

    宋青城道:“舅舅说笑了。”

    宋慕生又提及:“青城的‘绮梦消’已快痊愈。”

    “痊愈……?”君忘言哈哈笑出声来:“难怪我见青城神清气朗,不同往年病恹恹的。”

    君忘言大感好奇:“‘绮梦消’乃仙人所留,凡尘第一奇毒,用的什么法子?”

    宋青城自怀中摸出一片叶子,叶子黄斑点点,蔚着宁心静神的淡息,口吻不大确定:“我叫它常青叶,似乎本名为‘凡花落’。”

    宋慕生拿过常青叶:“不久前青城命悬一线,正是这片叶子救的他,叶子自损灵性,以致生了黄斑,我用一丝‘仙灵之气’也无法让它完全青葱。”

    “仙灵之气?”宋青城微讶异。

    叶子大有来头啊……

    君忘言喜好阅读典籍,学识渊博,多年前读的一本古籍,简言提及此物:凡花落,上仙为情殇所种,奠妻,世已不存。

    “仙神种的灵珍,千万年前曾有过,凡世早已绝其踪迹,没想到,青城竟有一片。”

    “上仙所种……”

    宋青城面色古怪,他清晨照常练剑,信手一拾,便拾回自己的命,莫非这是冥冥中注定好的。

    收回常青叶,他问道:“舅舅,古籍可有说是谁种的?”

    君忘言摇头道:“古籍有缺,并不详细。”

    “不过你毒被化解,总归好事一件,说不准,来年春末的‘天筠剑论’你也可去一展拳脚,亮一亮群玉山宋青城的威名。”

    宋慕生附和调笑道:“可行。他既入清玉,又贯通‘逐梦剑术’前两式,与同龄人比试一二,涨涨见识也好。”

    宋青城有样学样,耸耸肩:“那就去呗。”

    君忘言打趣道:“若是拔出‘千雨秋上仙’所留之剑——天筠,也就名扬天下了。”

    君忘言道:“此次来群玉山,一来看看你们,二嘛,则是与姐夫商谈‘天筠剑论’一事,这次由群玉山与琅琊君氏共举盛事。”

    宋慕生不由唏嘘:“时节不居,岁月如流,二十年前你我去‘天筠剑论’意气风发,刀剑快意,转眼,已到青城。”

    “不知天筠剑会不会被人拔出?”

    时间能带走很多,比如美人迟暮,比如枝头花凋。

    独独那么一柄剑。

    那么一柄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剑。

    那是一柄寂寞的剑。

    因为没有人拔的出。

    用不上,也就难称为剑,也就难重现震烁古今的剑光。

    所以它更寂寞,所以世人更眼热。

    两人对视一眼,遗憾更多。

    君忘言忽道:“青州何时回来?”

    “难说,”宋慕生道,“常甫真人管徒甚严,连一纸书信都未曾寄来。”

    君忘言笑道:“委实难得,那臭小子竟然在竞秀峰待住三年。”

    宋慕生眉眼温情一闪而逝,暗下决心,他们,都会回家的。

    宋慕生撸了撸袖子,道:“忘言披星戴月的赶来,想必也是饿了,今天我下厨。”

    宋青城瞅了瞅宋慕生:“能吃么?”

    姐夫做的饭菜自然是美味的,君忘言想着,当时五人闯荡天下,就是眼前人负责饮食,细想来,他弄的饭菜也好久不曾吃了。

    ……

    君忘言放下筷箸,定定看着宋慕生,神色郑重:“姐夫,多年没与你切磋剑术,我想试一试。”

    “可以么?”

    宋慕生皱眉:“你的伤……”

    “无妨。”

    “当真?”

    “当真。”

    “那好。”

    凭空出现一柄宝剑,落入宋慕生掌中,他轻轻抚着长剑:“‘青云剑’好久没用过了……”

    没有用?

    难道是没有人值得它的出现?

    没有敌手,剑该多寂寞?

    剑的主人又该是何等修为?

    君忘言手也握有长剑一柄,剑气逼人。

    青明剑!

    还记得当年流传:青明一剑,墓扫清明。

    两人相视一眼,伸手道:“请。”

    宋慕生同君忘言出房间,到了内庭,其间长着一株树,也是灵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树花瓣粉嫩,像极娇羞的少女,芳菲菲兮。

    这树桃,君惜竹所种。

    宋慕生是长情人,盯着桃树,一时失神,仿佛最心爱的人就在树旁温和笑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无觅处,桃花一树。

    宋慕生转身,青云剑指向君忘言:“青城,你且看着,‘青云三十六式’正确使法。”

    君忘言相貌儒雅,神色淡然,斜握着青明剑,好似仙神谪尘。

    他嘴角翘了翘:“小觑我,我便先动手了。”

    极快的剑。

    没有任何铺垫。

    直直的刺去。

    嗤。

    细微的剑鸣、风声。

    宋慕生运起剑决,蓦地,平静的院内呼刮起一阵狂风,无数泛黄叶逾墙卷来。

    “大风起兮。”

    他亦是直直一剑迎了前去。

    叮!

    剑尖相抵。

    君忘言手腕一抖,长剑错开,青明剑电闪流星直刺。

    宋青城在一旁看着,青明剑立于宋慕生喉边,青云剑立于君忘言咽前。

    一招,胜负未分。

    宋慕生向后一跃,回旋,青云剑自高空斩落。

    巨大的力道不偏不倚斩了下来。

    君忘言握着青明剑横于身前。

    玱的一声。

    君忘言凝聚的剑意,很微,很细,像小水滴自房檐掉落,发着清脆空旷的声响。

    “青云三十六式,风高云淡。”

    君忘言使的剑术与宋慕生相同,青明剑低鸣,倏然长剑随意一摆,剑意散向四周。

    宋慕生四遭尽是剑意。

    “这剑意……更细了。”

    宋慕生挥剑似风破长竹,剑速也愈快。

    “云卷云舒。”

    青云剑一招紧接一招,似云层吞吐,一波紧接一波,绵绵剑影。

    剑意连连。

    无穷的剑意若无形的小剑,四面八方朝宋慕生飞去。

    青云剑快中带慢,剑影时舒时卷,密不透风的剑意尽被宋慕生拒于三尺之外。

    “破。”

    力蓄已久,宋慕生一剑斩下,无形剑意“嗤嗤”裂开,隐隐的压抑感顿时消失。

    两人长剑往来,胜负难料。

    每每看见精妙处,宋青城便如清夜闻钟,当头一棒,以往剑术滞碍处通了许多。

    君忘言收了攻势,青明剑缓缓挥动,每招每式宋青城瞧的清晰无比,如若寻常,大道简也。

    “风雨如晦。”

    天空起了乌云,掩了日光。

    刻苦修行的群玉弟子收功,瞧阴影一片,呀,要下雨了。

    君忘言身后,阴云繁重,似欲震雷霆,大雨暴起,而宋慕生身后,仍是朗朗一片晴空。

    宋慕生运灵气出剑招:“烟消云散。”

    不知因何,那遮天蔽日的阴云陡然散去,天空蔚蓝,并无雨意。

    烟消。

    云散。

    日出。

    青明剑飞抛天际,金光闪动,宋慕生的剑侧在君忘言喉边。

    “这是从开始便注定好的结果么。”君忘言收回青明剑,“姐夫剑术臻至‘天人剑境’,若全力比拼,我怕是过不了一招。”

    “唉,”宋慕生叹了口气,“若不是那人走火入魔,你又何至于此。”

    “往事何必重提,命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宋青城陷入玄之又玄的境地,修士称之“朝闻道夕死可矣”,见得多,方才知道自己浅薄,他苦恼的剑决“青莲剑歌二式,酒醺剑歌长空”已然贯通。

    剑是死物,人用方活,不墨守旧体,方达剑出无形之境。简言之:如何方便如何厉害如何使。

    剑道初成:有容剑境。

    一声细响,灵力似汩汩溪水在经脉中运行,灵台上的草苗已趋于成熟,附近更窜出几株树苗,一方花丛,灵台已像个花园。

    宋青城破一小境,清玉二重修为。

    无知无觉,他舞起琼霄剑,姿影翩翩不似凡尘人,那树桃平时不掉叶子,此刻落了几瓣,打着旋儿,于宋青城身边飘来飘去,漫的气息清欢。

    花瓣纷纷落在剑面。

    琼霄剑面一抖,桃花上下一排悬于半空,正是一记半吊子“酒醺剑歌长空”。

    宋青城剑指宋慕生,几瓣桃花隐隐成一把长剑,疾冲而去。

    “呵呵。”宋慕生淡淡笑,“想和为父过招,你那点修为远远不够。”

    他衣袖一摆,“桃花剑”便成乌合溃散。

    君忘言一声轻咦。

    长剑虽消,短剑却在,瓣瓣桃花分散开来瓣瓣成了小剑。

    一时突然,宋慕生也未料此后招,纵使修为绝高,却也出了一丝差错,衣袖处生了道细痕,像雨飘过,细细的一痕。

    君忘言拍掌道:“青城好样的,可给舅舅出了场恶气。”

    宋慕生说了话,自己听得到:“自从‘绮梦消’缓解之后,青城的修为便一日千里,也不知是福是祸。”

    旋着的花瓣,因承受不住强大的灵力,慢慢的,成了一撮香沫。

    谢谢诸位朋友的支持,很感动,诚挚鞠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