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动
字体: 16 + -

第一卷【轮回路】_(48)【浮桥】

※※※※※※※※※※※※※※※※※※※※※※※※※「颜小桥作品」※※※※※※※※※※※※※※※※※※※※※※※※※

(48)「浮桥」

对于伤心岭中的具体地形、各色人物的分布位置。火族人大体上的习惯性行为模式,以及婚礼当日有可能途径的所有地段,直至每一个言谈的细节。龙一和古代的龙欢几乎全都逐一的考虑过,他们在研究逃跑的具体计划。

火族人这几天却出奇的安静,就连白日里那些在伤心岭中,被奴役的族人们也似乎安静了许多。人们仍是像一只只忙碌的小蚂蚁,在那些泥泞不堪的塌陷山坑里默默地做着苦力,而火族的监工门,人数似乎也没有任何的变化。

火儿公子也没再来雨山骚扰龙欢,貌似也和他那位闭关山腹中修炼的老爹一样,消失了个无影无踪。

这三天里却只有一样变故,火族人调拨出一部分苦役,整整一千名被奴役的雨山族人,日夜赶工的在花水湾三十丈,也就是近乎百米之宽的中心河道上,修建起了一座河道正位的木质平板浮桥。

于是问题出现了。

火族人为什么要在花水湾,这条分隔着雨山和伤心岭之间的淡水河道上,盖起这座浮桥呢!?

在黄岩岛多年前的历史上,就本来已经有两座拱形的石桥,分别矗立于河道的东西两侧。那是很多年以前,雨山华夏部族的人,在雨山部族头人的指挥下,为了和本地土著的火族人和睦相处,加强两个部族人们之间的沟通,而兴建起的这两座石桥。

“浮桥”——是华夏古代历史上,应用自然界水流浮力的伟大奇迹。我国建造浮桥的历史十分悠久,公元前8世纪《诗经·大雅·大明》中,曾有过关于浮桥的记述。

相传早在三千年前,周朝“文王”为娶妻而在渭河上架起了一座浮桥,是震旦历史上建造浮桥最早的记录。具体时间要比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记,波斯王大流士侵希腊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所建造的,世界上最早的浮桥还早出了五百多年。

在以后的漫长年代里,发展到不仅可以在小河上架起浮桥,而且像黄河这样的大河上也架起了浮桥。浮桥的架设因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常被用于军事,所以也被称之为“战桥”。

另有一则传说——在11世纪初期,蒲

州附近潼关以北的黄河上,曾架起一座很大的浮桥。悬系浮桥的缆绳用8只“铁牛”,这些铁牛立于两岸,每只铁牛的重量可达数万斤。

后来由于洪水泛滥,这座浮桥被冲垮了,铁牛也沉入河中。如何想把铁牛打捞起来,在当时的条件下是相当困难的。

僧人“怀丙”想出了个办法——用两只装满了泥土的大船,又派处水性极好的人潜入水中,用铁索把铁牛和大船栓系在一起。然后再把大船中的泥土除去,利用大船所受的浮力,把重有万金的铁牛,从泥沙俱下的河底拉起来。

之所以在这小节里加入了这段,关于华夏浮桥历史的记述,其实和本书故事情节并无太大关联。只是本人觉得,我们祖先的很多才能与智慧,真的是应该我们这些后辈子孙多多的回首,倾心、真信、虚心的去仰慕和学习与借鉴。

。。。。。。

那么在这这几天里,其他火族的人们,到底都在忙些什么呢!?火儿公子又在忙些什么呢?

还真别说那是个满脑空闲、满腹男盗女娼的花花太岁,这几天还真就把个火儿公子给忙得够呛了。

那天他带着那两个彪形大汉,借着给古代的龙欢送水为名,向其下达了最后通牒。后来他又为了抢大白兔子奇奇手里的兔王药杵,几个人昏天黑地的狂追着大白兔子一直到了山下。

大白兔子跑的也是呼呼带喘,眼看的几个人就要追上了,却见那白兔手里的药杵,在一块途径的一块青石上“刺啦”的划过!那块半人高的石头,竟忽然变成了个一人来高的石头兔子,“卡卡啦啦”一蹦一蹦的朝着火儿公子他们跳了过来。

两个跟随火儿公子的壮汉猛然从腰间,拽出棒球棍般的生铁狼牙棒。就像两个蛮荒时期跳跃奔跑在山中的野叟,高举着手里头粗尾细的铁棒子,朝着那个跳过来的石头兔子就是一顿猛击。

身形高大的石头兔子却似也没什么招法,只几下就被两个丈高的火族壮汉,擂打得碎成了一堆石块。可再看大白兔子奇奇,却早已是逃得没了踪影。

“他娘的,想不到这兔崽子还会这手!这家伙是从哪突然冒出来的?”火儿公子神情变得有点凝沉,犀利马哈很不着调的脸上,竟意外的显出一抹深隐的狡诈之色,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很重要的事情。

他冷冷的目光回头看了眼身后的

雨山,呲着牙犹自的淡淡嘟囔道:“如此看来,可不能小看了他们,还真得防着点这姐弟二人了......!”

其中一个嘴巴长得明显往左撇的壮汉,赶忙故作聪明乖巧的上前,呼呼带喘的奉承附和起来:“是呀是呀公子,小心龙欢他们耍花样,坏了公子您的好事呦!”

这两个大汉有两个独具特色的名字,一个叫“左撇”,另一个叫“右撇”。

据说这两个人,不但天生嘴巴长的就是歪的,一个往左撇、一个往右撇。就连他们俩的办事方法,也总是喜欢搞两个极端,可就是没有一样能搞在关键点上。

似乎总是不能折中而稳妥的处理任何事情,不是极度激进、就是极度消极,不是天上一脚,就是地上一脚,想一出是一出的,总是胡乱的搞上一通。反正也甭管后续的结果怎样,先畅快的胡搞一番干完再说。

另一个嘴往右撇的大汉,却是比他还能拍马屁,竟还是踩着他的肩膀,抬高自己般的继续奉承道:“你懂什么,别的先不说,就在咱们黄岩岛上,有什么事能瞒得过咱家公子的火眼金睛?公子不但审时度势,运筹帷幄,而且必将决胜于千里之外!对于龙欢他们这点小伎俩,想必咱家公子早已是明察秋毫,胸中自有了万全之策,一切尽在公子的掌握中!”

“嗯,你就是比我会说......呃~~你也太会说了,可就是光说不练......!”那个名叫‘左撇’的大汉,自然心情不悦,喃喃的闷声驳斥着。

“右撇”当然不爱听他这般讲话,于是又要呛那“左撇”两句,却被火儿公子厉声喝止了:“你丫两个臭傻b,都赶紧把嘴闭上,别影响老子分析问题!”

火儿公子的神情似乎有些纠结,训斥完“左撇”和“右撇”之后,竟是突然像一根木桩子般,直挺挺的向后倒了过去。

“老子不想走路了,你们两个蠢材抬着本公子回山!”

于是两个壮汉不再继续争相拍马屁,而是眼疾手快的迎了上去。一个扛着他的脖颈,一个扛着脚底,把个身形直挺挺的火儿公子,扛在了他们的肩膀上。

就像俩人扛了根齐腰粗的木桩子,撒开腿沿着花水湾上一侧的石桥跑了下去。眨眼间就消失在伤心岭下混乱、阴霾的塌陷矿坑处,继而又向半山腰处火族的聚居地方向跑去了。

「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