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隐士
字体: 16 + -

游戏设定

    《天启》,由ew娱乐 于2040年研发的多人在线角色扮演虚拟游戏,有《仙凡》原版人马打造。于2043年7月一日正式开服。



    



    一、职业介绍:



    



    1、战士:用强悍的身驱保护需要他们保护的一切。



    二阶职业:武盾:双持(左手盾,右手斧),以血厚防高著称,是坦克的不二人选,攻击力计算:60%体态+40%力量。



    戈卒:单持(双手斧),输出战士,但也有一定的防御能力。攻击力计算:40%力量+30%体态+20%智慧+10%身法。



    



    2、刺客:隐藏在黑暗中的他们只有在合适的时机才会出动。



    二阶职业:杀手:单持(匕首),暴高的攻击决定了他们的爆发伤害,灵活的身体又能让他们容易脱离危险。攻击力计算:70%身法+20%力量+10%智慧。



    斥候:单持(匕首),精通隐匿之道,时刻躲在黑暗里,为战场传输有用的信息。攻击力计算:20%身法+20%力量+10%智慧+50%谋略。



    



    3、射手:战场的输出点和敌人刺客的目标。



    二阶职业:远弓:单持(弓箭),射程远,攻速快,同时攻击力要比弩兵低。攻击力计算:60%身法+20%力量+20%智慧。



    劲弩:单持(弓弩),射程远,攻速慢,攻击力高。攻击力计算:70%力量+30%身法。



    



    4、术士:用精神力量的他们永远有比别人更单薄的身体。



    二阶职业:术法:单持(法杖),术法伤害,爆发力高,但同时血爆防低,可操作性高。攻击力计算:60%智慧+40%谋略



    医术:单持(法杖),团队治疗,有一定治愈伤害能力,攻击力低。攻击力计算:40%体态+40%谋略+%20智慧。



    



    5、谋士:战场的主导决定者,作为天启中最能决定战场的因素,具体有什么能力,还在研究当中,一切显得那么神秘。



    二阶职业:阴阳:单持(折扇),团队辅助,buff加成。攻击力计算:60%谋略+30%身法+10%智慧



    战略:单持(折扇),天启最隐秘的职业,也是目前来看最废的职业,攻击力低,血爆防低,又没有几个可用的辅助技能。攻击力计算:30%谋略+20%智慧+20%身法+20%体态+10%力量。



    



    二、属性介绍:体态:体态1=防御n+血量n,(n值随着等级的上升不断上升,所以等级越高,属性点带来的效果越明显),体态影响人物的防御属性,



    所以是血牛坦克的不二选择。同时由于职业攻击力计算的不同,加点选择又各有偏重。不同的玩法带来了游戏不同的精彩。



    



    力量:力量1=物理攻击n+暴击n,力量影响攻击,如果要成为一名暴力输出,那力量的加点绝对不能少。



    



    身法:身法1=攻速n+闪避n,身法是刺客和射手的必须属性,当然,少不了有一些玩家另辟捷径,玩敏谋或敏术的。



    



    智慧:智慧1=术法伤害n+气力值n,气力值是一个人物能放技能多少的限定,所以一些以技能为输出手段的,也免不了要加一些智慧属性



    点。而术法伤害更是智慧术法和黑暗医术的偏爱。



    



    谋略:谋略影响不详,据三天天启研究的玩家不完全统计,与经验获得,暴击几率,人物幸运,技能获得都有一定关系。谋略属性成为



    了玩家一个相当头痛的问题。加谋略点吧,对战斗力的提升忽略不计,不加吧,可好像又有点作用。所以谋略的加点一般是几个



    鸡肋职业才敢做出的尝试,比如:斥候、阴阳、谋略。而有些医术在保证治疗量的时候,也会适当加一些谋略点。



    三、阵营介绍:(国服篇)



    



    天启世界里,有很多高智能npc,所以玩家恍若走进了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国服世界按战国战乱分飞七个国家,国土地域与战国地图相差无二,不过地域面积比真实的战国地图扩大十倍。



    



    1、秦国:特性:剽悍:力量永久提升3%。秦国地处西北,都城咸阳,有临洮、陇西、成都、义渠等五大城市。历史从商鞅变法开始,在改革中演变,玩家可以加入改革浪潮,自找机会,可以从商,从军,从政,或者买卖一方沃田,以劳作安详千年。



    



    2.赵国:特性:擅骑:身法永久提升3%。秦国以东,都城邯郸,有晋阳,长平,中牟,宜安等五城市。历史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



    



    3.韩国:特性:精器:生活经验增加5%。都城上党,有宜阳,华阳,南阳,新郑等五城市,从申不害变法开始。



    



    4.齐国:特性:儒雅:智慧永久提升3%。都城临淄,有安阳 、即墨、 琅琊 、曲阜等五大城市,从邹忌变法开始历史。



    



    5.燕国:特性:求生:经验获得增加3%。都城蓟,有 武阳、渔阳、 临乐、 襄平 等五大城市。燕国并没有变法成功,但历史还是从燕王哙实行禅让开始,让变法“强行”进行,从而玩家有了更多参与历史的机会,更是有史诗级任务“抗旧迎变”,让燕国玩家在这次任务中获得了打量经验和功勋。



    



    6.魏国:特性:武卒:攻击力永久提升3%。都城大梁,有安邑、毕城、少梁、邺城五大城市。从李俚变法开始历史。



    



    7.楚国:特性:文盛:谋略永久提升3%。都城郢,有丹阳、陈、寿春、九江等五大城市。楚国历史从吴起变法开始。



    



    战国七雄重整旗鼓,又欲一争高下。各自从变法开始,形成不一样的文化和文明。给众多玩家还原一个精彩纷呈和百家争鸣的常见,并让玩家亲自参与,让玩家一饱眼福而又大呼过瘾。



    



    四、死亡设定



    



    1.死亡惩罚:《天启》死亡惩罚相当严厉,为了让玩家有一个真实世界的感觉,玩家角色只要死亡,等级清零,只能重新开始。



    



    2.经验增加:为了避免玩家对死亡惩罚过于恐惧,而减少游戏体验,《天启》采取经验增加机制。玩家重生后,经验增加按500%计算。加快升级速度。



    



    3.同阵营保护机制:同阵营玩家避免互相杀伐,被同阵营玩家杀死,按正常重生计算。如杀死同阵营玩家,则获得红名。



    



    4.红名:红名死亡后等级清零,经验按正常升级经验计算,不再获得加成。



    



    4.不同阵营战争赞同机制:杀死异阵营玩家,获得功勋值,并获得150%加成经验。



    



    《天启》对于死亡的设定很严苛,尤其是对杀死同阵营玩家的红名制度。这有效避免了同阵营玩家铠斗,有利于齐心协力,为国战斗。让《天启》的七雄争霸更有看点,也更有可玩性。同时,又使得玩家珍惜生命,做事之前三思而后行,避免死亡。



    



    五、个人角逐赛:



    



    个人角逐赛设在春季,时间为3月8日--3月15日,为期一周,个人角逐赛进行期间,游戏不关服。



    



    角逐赛采用种子提名和选拔机制。



    



    种子提名:游戏当年个人榜前10名直接进入决赛,第11-50名不用参加选拔赛,直接进入预赛。第51-100名不需要预审,直接进入选拔赛。



    



    选拔机制:擂台赛前10000名玩家参加预审,通过预审后方可参加选拔赛。



    



    比赛流程:1.擂台赛:日常擂台挑战,参加玩家对战可获得一定擂台积分。如果没时间参加繁琐的玩家对战,也可选择系统测试,一次性获得大量积分。



    



    2.选拔赛:9950(加种子50)进1400,积分制,玩家可选择其余玩家进行挑战,挑战获得一定积分或损失一定积分。选拔赛结束之日,积分前1400名进入预赛。



    



    3.预赛:1440(加种子40)进90,淘汰制,系统随机匹配对战,获胜者晋级。无论淘汰赛后,余90人。



    



    4.决赛:100(加种子100)进25,两轮淘汰赛。



    25进8,分六组,循环角逐,每组前两名出线,进入八强,高手角逐也是每年最大的看点。



    8强形成后,淘汰赛只至冠军。八强后的每场比赛都会被玩家津津乐道,八强对战视频也成了玩家们学习技术的好例子。



    



    3月15日比赛结束后,于3月20日系统出个人榜单。



    



    个人榜单的数据仅仅采用个人选拔赛数据,对于一些不想出名的隐形高手,个人榜单并不会采纳。这也是为什么只至天启三年,其他人都相信“邪星”只是隐藏身份的原因。



    



    六、公会战:时间于6月1号至6月7日,为时一周。



    



    公会战选拔:每个服务器公会排行前20公会获得资格,由会长决定是否参加。



    



    公会战预选:参加公会分16组,单循环比赛。每组前二进入决赛。



    



    公会战决赛:32强淘汰赛,决战至冠军产生。



    



    6月10日出公会榜。



    



    公会榜与公会排行不同,公会榜由全球公会的公会战成绩形成,不报名则公会榜无名。而公会排行由系统服务器根据公会人数,公会资源自动生成。不具备战斗力评价标准。



    



    七、全球冠军赛。



    



    (容空)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