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隐乡
字体: 16 + -

第4章 藏起来的故事

    隐谷虽小,五脏俱全。看了那么多书,木易的眼光已经培养的很毒了,一些门道还是能看出来的。

    显然,苍爷是打算老死在隐谷了,苍叔和顾大姐怎么想的不知道,但看他们云淡风轻的样子,八成也没有出去的打算。所以隐谷的布置就很有那么点意思了。

    这里面一定有故事!木易很肯定的告诉自己。能把隐谷布置的像铁桶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样的安排不外乎两种可能,防着谁或者躲着谁。尤其是这种水泄不通的防卫模式,说是平民百姓隐居于此连傻子都不会信!问题只在于防谁了。这个问题没人告诉木易,问苍爷是不可能的,只会换来一顿爆揍,搞不好还要加练,老头子的脾气最近越来越暴躁了,书上说长愈固而弥纯,是真的没看出来,老而弥坚倒是有,只是坚定的操练自己算怎么回事。苍叔就算了,神出鬼没的,反正自己是看不出来他在哪里,吃饭时候能见到,也说不上两句话,问点什么,就是笑笑,摸摸自己的脑袋都是难得的互动。至于顾大姐,搞不好知道的还没自己看出来的多?

    所以要多读书!这很重要,比如读了书就知道隐谷里为什么种稻子了。填饱肚子是一方面,这玩意就长不高,谷口到石屋的中间几乎全是稻子,一眼望去连个狗都藏不住。比如读了书就知道崖底下为什么全是桦树和棘棘草藤,高大的乔木最大的好处就是高,藏不住人,树干上趴个人隔着八十丈远都能看到,从树下潜行就更别想了,能在棘棘草从里潜过来还完好无损的人,死在他手上不冤。

    悬崖峭壁石屋,稻田水潭歪脖树,站在谷口就能望个十成十。里面的人出不出的去不好说,至少木易是出不去,外面的人想进来也是难比登天。

    石屋有七座,按七星排列,屋子是用巨大的山石成块削凿的,说好听点是有野趣,但怎么看怎么觉得和住山洞没什么区别。苍爷在每个屋子门头都凿了名字,最里面的是青龙殿,依次是白虎堂、玄武堂和朱雀堂,在外面三座是卫一到卫三。都是按军寨排布的。

    平时苍叔和顾大姐就住在卫一,算是守卫山谷的意思。玄武堂已经变成了澡堂,洗菜也在这里,堂后用小水车配木槽连着谷里唯一的水潭,常年水不断绝。朱雀堂就是厨房,按苍爷的说法,毕竟现在是全族的根基缩在,五行上没点讲究不好,这就很好理解了,玄武属水做澡堂,朱雀属火管庖厨。

    本来青龙殿是给木易住的,族里留下的东西不多,唯有祖宗牌位全套供在外殿。木易小时候嫌弃青龙殿空旷,又有牌位在,有个风吹草动的渗人,死活不肯住。

    所以现在和苍爷一起住在白虎堂,本着上下有别长幼有序的原则,苍爷又把这屋子辟成了三份,大一些的给木易住了,特意用桦木做了个床,还是木易很小的时候做成的,也没成想十二岁的娃娃已经跟苍洱一般高了,现在睡在床上够头不够脚的很是凄凉。苍爷自己拖了块大石板,也不用铺盖,住在外间。既然长老,并且是爷爷辈的长老睡的比自己还寒碜,木易就不打算提换床的事了,凑合睡吧,等有空了自己砍木头做个就是了。

    剩下一间比爷俩合起来占的地方还大,用厚重的石板做门隔起来,石板保养的水滑锃亮,可见苍爷对这地方的重视。石门顶上的横梁都比其他屋子粗些,横梁上端端正正架着一块牌匾:藏经阁。

    牌匾恐怕是隐谷最有年代气息的物什了,一看就是好木头,还有历史的沧桑感,望着牌匾就能感觉到祖宗留下来的传承恐怕真的很久远。

    “阿爷,明天如果有太阳,我把这匾拿出去晒晒吧,木头都快烂了。。。”再不修修恐怕是不行了,隐谷水汽足,石屋里又不是很通风,祖传的牌匾已经从藏经阁烂成了草工门了,倒不是真心疼这匾,主要是怕书也被糟蹋的不成样子。

    喊了两嗓子见没人搭理,木易就有些无聊,翻了个身子卷了卷身上的熊皮打算早点睡,明天就能进去看看了,外面的书都翻烂了,做人的道理懂了一箩筐,只是短时间怕是出谷无望,也不着急真的会做人。。。志怪奇谈也看了不少,谷外的世界只存在梦里,生活嘛,总要有些期待才好。

    翻了两个身,还是睡不着,两只眼睛在黑暗里直勾勾的看着石门,不一会就酸了。

    苍爷幽幽的声音传了过来“明天起,把青龙殿收拾收拾老头子住进去!祖宗的东西,你来守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