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帝国转化系统
字体: 16 + -

第九十章 金榜题名

    生逢乱世,能得一日苟安都属不易,而杨靖治理下的姜国却能足足三年不战乱,不被欺压,这是难能可贵的。且百姓们日益富足,口食日渐得以保障,这就更让百姓们称赞这太平之世,称赞这千古明君。

    然杨靖又率群臣于太祖皇陵拜祭祈福,敬告上天。其实就是细数杨靖登基八年以来的功绩仁政,一时之间杨靖圣皇帝之名在姜国民间响传不绝。这也使得那些别有用心的宵小们,收起心思,安心臣服。

    这不一开始不被大臣们看好的科举制,就要迎来首届科举殿试。杨靖规定殿试乃三年一次,于秋季开考,从武德五年颁布起到如今已是过了三个年头。所以臣民们翘首以盼,杨靖及上下官员也很关切此事,毕竟若效果不尽人意,那创科取士之法又会遭到反对派的更大阻力。

    文华殿。

    杨靖召来虞信和楚通,细谈即将开始科举殿试。之前他命清吏司和礼正司联合负责主考科考,但乡试、会试他们两司可以全权去处理,可这殿试乃陛下亲自主持,所以他们不得不小心谨慎,需同陛下谈妥其中细节。

    “陛下,臣与虞太师共拟了这份《奏请殿试筹办章程》,还请陛下过目。”楚通呈上文书。

    杨靖遂接过大致看过,大体流程不必多言,因为虞信和楚通可是朝中元老,杨靖相信二人能办好。只是有些问题,还需提出议定。

    “二位爱卿辛苦了,此章程大体可行,只是朕觉着还有一处尚需再议。”

    “请陛下示下!”

    “殿试分为两部分,一是时务策,让士子们就时局写一篇治国论疏。二是朕亲临与诸士子面试,品评优劣。可两部分都安排在太学举行,朕觉不妥。”

    虞信二人对视一眼,心中不明圣意,出言问道:“太学乃陛下御旨令设的最高学府,而士子们科考选在此处合乎情理啊!且殿试之名不就是让士子们入皇宫大殿,太学圣地,展露才识,以供择取!”

    杨靖笑着解释道:“爱卿所言不错,然朕出于一事,想稍加改动。时务策依旧在太学,但第二项对面问答改在泰和殿。”

    “泰和殿?”

    这泰和殿可是姜国早朝的地方啊,那是百官觐见陛下之地,神圣威严,所以使得虞信他们一时难以接受。

    “正是泰和殿,朕知道还是有些人想着那三流九等制,希望朕的科举制做得一塌糊涂才好。可朕就是要让百官看看,姜国的臣民看看科举制福泽万代,选出的人才乃不是栋梁。而姜国还有何处能比泰和殿,更适合见证一项国策的价值所在呢。”

    皇帝这话一说完,虞信二人那还不知陛下的心思,不就是要向那些顽固派示威么。虽然这样一来可以一正科举制的威势,但说实在的虞信和楚通心里对这科举制也没底儿,毕竟古来从未有过。

    但既然陛下一定要求,那他们也不好阻拦,若真能成功但也不错。

    杨靖看他们脸色变化,心知已是同意,于是令道。

    “两位爱卿且去准备,各中细节,不得马虎!”

    “诺!”

    其实杨靖他们谈了半天,所言及的仅仅是科考中的明经一科,其他诸如明算、医事、工事、商事等科目是不入太学殿试的。杨靖特令太医院、商正司等具体负责这些科目的考试。

    因为相对明经科而言,这些属于某领域专科,明经科才是治国大才的通道。另外武举科有别以上诸科,是武人、将帅之科,由军正司总理。

    天下士子也多为明经科,第一甲第一名状元头衔也只有明经科出身才能得。当然武举也有武状元,但已属文武两个不同行列。

    姜国武德八年八月十日,万众瞩目地科考殿试如期举行。京师江宁汇集了来自姜国各郡的通过会试的举人们,这些人可谓是各郡的精英,而今日他们还在再进行一次更严格的筛选,挑出最精英的一批人。

    太学是建在皇宫外朝,也就是江宁北区,所以举人们要去到太学应试,是有一段距离的。又因为百姓们无不沿街观望,想要看看科考士子们是啥样,所以整个朱雀大街上堵满了人。

    杨靖也不是没准备,早先便令三千羽林军维持秩序,更派车马接送举人们。这可一下子艳羡了不知多少人,更刺激了多少读书人奋发勤学,也希望有一天是自己有如此待遇和风光。

    及至所有应试举人到达太学,在当朝两大尚书虞信、楚通的主持下,殿试正式开始。举人们应考第一项――时务策。

    而此时杨靖并未在场,只是开始前出面勉励了士子们一下,随后便回了皇宫,到第二项时再亲临泰和殿。虞信二人自然为主考官,另有精心挑选的考场监督官员,防止考生舞弊,除此以外更有张廷玉的都察司派人监督,保证官员、举人都无徇私舞弊之举。

    约莫到了午时,时务策结束,然后举人们是需要回去等候三日,二司批阅后会贴出录取榜单。然后榜单分三甲,皆为进士头衔,但只有第一甲的人可以面圣问对,也就是争夺状元之名。

    泰和殿。

    此时已是三日后第一甲的进士接受杨靖的考验了,经虞信他们考核后从一千举人中录取五十进士,五人为第一甲。其实这些只是拟录取名单,杨靖若对谁有异议,可复查其时务策及学识,不足用则罢之。

    “宣新科第一甲五位进士入泰和殿觐见!”

    随着刘贤的传令,五位年轻士子走进泰和殿,并作一排对杨靖行礼。

    “免礼!”

    杨靖打眼看去,五人不愧是重重选拔而出的人才,个个器宇轩昂,气质如华。杨靖能感觉他们大多数是出自世家,因为那种传承风气是很明显的,倒也不是说科考出现问题专取世家之人。只是在科举前期,世家底蕴摆在那里,平民一时还是不会轻易超越。

    杨就已是读过几人的时务策,确实有所称赞之处。现在杨靖便要通过问对,从五人中选出那第一甲第一名,点名为状元。

    随后经过两个时辰的君臣问答,杨靖确定了状元之选。在这个过程中,杨靖是如同早朝一般,把百官都叫来泰和殿的,所以众臣是将问答的整个过程亲眼所见,对于五人的能力也确实感到赞叹和认可。

    由此百官们确如杨靖所希望的那样,见识到了科举制的厉害。

    “张治卿!”

    “在!”听到陛下叫到自己,张治卿激动又紧张地应道。

    “朕考量过后,决定钦点你为新科第一甲第一名,授状元郎,赐顶戴华袍,高头大马,自泰和殿唱名而出!”

    “谢陛下隆恩!”

    张治卿连忙跪地谢恩,浑身有些不受控制,杨靖笑笑,命人帮助他受礼。

    正在此时,杨靖脑中系统的声音响起。

    “首届科举制完成,恭喜君主完成‘创科取士’任务,请领取奖励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