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重炮帝国
字体: 16 + -

第八十三章 高羽的遗漏

    两天后,唐王朱聿键以监国之名下诏,训斥平南巡检使司通判高羽擅自越境泉州,削夺光复大田之功,责令其立刻停止攻势,收缩兵马退出南安、永春地界,并上表自述冲突始末。

    诏书传到高羽手上的时候,高羽已经退回了虎豹关。

    郑芝豹的大军来了,一万大军装备精良,气势汹汹,高家军连连大战,兵马已疲,高羽不敢犯险,搜刮了一百二十多万两白银之后便徐徐退回虎豹关修整。

    郑芝豹大军来到虎豹关前,尝试攻打了一次,结果被几十门大炮给轰的屁滚尿流,只得安营扎寨,与高家军对峙。

    “将军,郑家这回算是被打疼了。”虎豹关关城城头,胡天峰站在高羽身后道。

    虎豹关已经在这数天内重新修整,调整了防御方向,并架设了三十门大炮,包括五门红衣重炮,凭借地势,可谓是固若金汤。

    高羽微微一笑,此次泉州之战,高家军大败施福麾下七千兵马,连克两城,收刮金银共计一百六十多万两,还有价值四十万两的各色物资,不算铠甲马匹兵器等,起码两百万两。

    结结实实的狠发一笔,凭借这笔金银,高家军将再次实现腾飞。

    这时候最幸福的自然当属高二了,作为高家军体系内的“财政官”,高家军是穷是富,他感受是最直接的。

    少爷经常一张口就是这个要招募多少人,那个要产量要多少,大炮要限期建造出成品,谁谁谁作战勇猛,要嘉赏……等等等,可这些东西落在实处,哪样不是银子?

    口袋里没银子,他便只能分批划拨,要一点抠一点,尽量节流缓解钱荒。一下入账一百六十万两白银,他终于豪爽起来了。急需用钱的位置立刻划拨,建内卫,建工堡,招募人手,嘉赏将士,终于不用再抠了。

    粮食虽然没抢到多少,但夏粮马上就要丰收,加上攻占的泉州粮仓德化县,粮食也不会有缺口。

    钱粮丰足,形势一片大好。

    高二道:“少爷,你说郑芝豹夺不回虎豹关,会怎么样?”

    “两条路,一条绕路,一条在唐王的斡旋下接受与我们议和,你们说说,郑芝豹会绕路还是议和?”高羽用千里镜观察着郑芝豹大军的军营,不假思索的笑道。

    胡天峰走到地图前接过话头:“绕路的话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从福州沿着建江顺河而上,攻打南平,一条是绕到漳州攻打永安,进逼沙县和大田,绕路福州虽然有水军的优势,但大张旗鼓且逆江而上,加上南平易守难攻,可能性很低,最有可能的是绕道漳州,漳州毗邻南安,路程上也是最佳选择。”

    众将闻言,皆点点头,郑家一万大军堵在虎豹关,没那么容易服软,大概率是还要战一场。

    漳州北部和虎豹关一样也是山贼多如牛毛,但商道毕竟还在,他们放弃辎重轻装前行,军事上是可行的。

    高羽收起千里镜,也来到地图前,指着虎豹关道:“虎豹关在我们手里,郑军便如芒在背,郑芝豹万变不离其宗,其最终目的一定是夺取虎豹关,漳州古道难行,只能作为奇兵之用。”

    自己与郑家的冲突,本质上只能由自己与郑家一较高下的结果决定,唐王朱聿键空有大义名分,实际上影响不了什么。

    郑家但凡有机会打败自己,就一定不会听朱聿键的,同理自己也是一样。朱聿键的调停只能建立在两家之间互相无可奈何之上。

    所以,自己与郑家之间的冲突,不会因为调停而结束,只能打出个结果来。

    “侯小六。”高羽看向侯小六。

    “在!”侯小六身体一正。

    “严密监视郑军动向,在漳州通往延平的商道上布设眼线,一有情况立刻来报;另去信唐王和吴之屏,就说高家军谨遵唐王殿下之令,已交还永春退回虎豹关,等待与郑家议和。”

    “是!”

    “赵廷玉,王大进!”

    “在!在!”

    “你们带上一千人和十门大炮去苍峡一带布防,多备竹筏和引火之物,若是郑家水师北上,给我狠狠的烧。”

    “是!”

    “其余人随我镇守虎豹关,随时做好调动的准备。”

    ……

    “轰轰轰……”

    接下来好几天,虎豹关炮声整天,郑军调集大炮,对虎豹关发动进攻。

    然而虎豹关关城地势太过险固,郑军大炮仰射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反而在炮战中损失了不少大炮。高家军的大炮封锁了关前的谷道,郑军徒耗性命,数天丢下一千多尸体,几无进展。

    高家军本就士气高昂,加上占据地利,郑军除非不计死伤的发起亡命冲锋,否则凭借这样的添油战术,基本没有可能破关。

    于此同时,福州城一支两千多人的船队逆江而上,旗帜鲜明的要攻打南安。

    朱聿键的调停不光没有起到作用,战火反而蔓延了。

    船队就在朱聿键眼皮子底下调动,气得朱聿键连下三道诏书,要求郑芝龙不得再度挑起战火,但郑芝龙称病,拒不接受诏书,其跋扈之态令许多人心生不满。

    接到福州水军沿江而上的消息,高羽立刻往苍峡增派一千民壮,并调拨了一大批引火之物,阻止郑家水师,同时令常柴加固南平城防,整军备战。

    然而漳州一线,却奇怪的没有动静。

    这让高羽十分奇怪,难道自己的判断有误,郑军的主攻方向,是福州一线的水师?

    节堂议事,众将也陷入沉思。

    此刻压力最大的毫无疑问是侯小六,漳州一线的军情是哨探队在负责,现在只能是两个情况。一个是郑家出兵了,自己没有发现,二是郑家没有绕道漳州的打算。

    可不管怎么看,从漳州绕道都要优于福州水师北上。

    前两天苍峡来报,说已经在苍峡埋下了很多暗桩,以郑家水师战船的吃水根本通不过。这两天他又加派了一批人手巡查漳州一线,但依然没有消息传回。

    “会不会是我们想多了,郑家也就这点本事?”刘二虎道。

    高羽摇头,“郑军战斗力或许不怎么样,但谋略不应该如此无能。”

    郑家横行于东亚海面,陆军战斗力差强人意可以理解,但若是没有几个得力的智囊,就令人无法相信了。

    说完他目光在地图上不断游走,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的看过去,突然停留在“永安”二字上,悚然一惊,道:“永安县最近是什么情况?”

    “永安县?”众将微微一愣,有些不明所以。

    胡天峰反应最快,脸色一变,“将军是担心曹彦林会袭击我们背后?”

    “不光是曹彦林,还有张山。”高羽神色冷峻。

    高家军大战郑家,但背后却有一颗炸弹一直没时间拆除;那就是围困永安县的延平守备曹彦林和被困在城中的张山。

    郑家佣立唐王,权势大涨,明眼人都知道,以后的朝堂将由郑家说了算。不知道多少人凑上去投靠,如果郑家这时候许以高官厚禄,曹彦林和张山会怎么选?

    继续在永安城下耗着?还是投靠过去,踩着高家军的尸骨飞黄腾达?

    其余人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皆是脸色大变。

    “将军恕罪,大部分哨探都被调去探查郑军调动,永安县那边人手已不多,有三天没消息传回了。”侯小六脸色难看,道:“我这就去调派人手。”

    “探查恐怕已经来不及了。”高羽抬手阻止,目光飞快的在地图上游走,最后在壶东峡谷的位置定住,点了点那里:“调一千正兵在此设伏,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是!”

    ……

    两个时辰后,通往壶东峡谷的路上,一支两千人的队列脚上包布,以绳索互相连接摸黑前进,所有人嘴上都含着木棍,除了轻微的脚步声,一片寂静,形如地府阴兵。

    队伍中部的位置,两名着甲人蹲伏在地上;其中一人道:“张老哥,这路没走错吧?”

    “放心,这条路我闭着眼睛都能走,前面五里就是壶东峡谷,过了壶东峡谷七里就是虎豹关侧后,卯时之前我们肯定能赶到。”另外一个人道。

    如果此时有人能认出他们,一定会大吃一惊。在永安城下对峙了半年的两支大军的头领,竟然握手言和,走到了一起。

    一个是延平府守备曹彦林,一个是占据永安县的贼首张山。

    四天前郑家使者突然联络两人,让两人袭击高家军侧后,里应外合助郑家夺回虎豹关,事成之后,许曹彦林侯爵之位,许张山伯爵之位,金银珠宝各二十大箱。

    张山最先答应,他对高羽早就恨透了,若不是高羽,他怎么会被困在永安动弹不得?至于曹彦林,有奶便是娘,在利益面前别说高羽,就算是卖了他爹,他也会毫不犹豫。

    于是两人在郑家使者的牵线搭桥下一拍即合,决定联手夜袭虎豹关,投靠郑家,藉此飞黄腾达。

    郑家这次是被逼急了,平时撞破天也撞不到这么好的条件。

    永安通往虎豹关有南北两条线,北线经大田,翻越大仙山到达,南线较为隐蔽,绕过大田县,经由壶东隘口。大田县被高羽占据,去了会打草惊蛇,所以只能走南线。

    三天的时间,他们各带一千精兵昼伏夜出,终于潜到了虎豹关侧后不足十五里处,天亮之前就可以发动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