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重炮帝国
字体: 16 + -

第七十七章 攻占永春

    “吴大人,慎言。”

    这一次站出来的,却是地位最高的黄道周。

    他看出来了,高羽忠奸如何还不能定论,郑芝龙扣脏帽子是无疑的。

    但问题是唐王刚刚驾临福州,还未登基,一切都要仰仗郑家,这时候绝对不能与郑家生出嫌隙,吴之屏后面的控诉,虽在事在理,但没有顾全到大局。

    黄道周身为一部尚书、阁臣,必须出来阻止。

    就连张肯堂也出来圆场:“吴大人,南安伯、靖虏伯皆是佣立功臣,将剿除叛臣放置在佣立殿下之后,并无不妥,骑墙之说,着实言过了。”

    “对,佣立殿下才是头等大事,你欺我不善言辞。”郑芝龙立刻咬回来。

    “就是!”

    “一片胡言!”

    “诬陷忠良!”

    “……”

    郑家一系文官也纷纷讨伐,郑家将领更是怒目而视。

    看着堂下齐声讨伐的场景,朱聿键更加心惊,这件事若是处理不好,要出大乱子,抬手阻止众人,有些严厉的看向吴之屏道:“吴爱卿,你怎么说?”

    “臣一时口快失言,请殿下降罪。”吴之屏当即跪下请罪。

    朱聿键点点头,道:“若在平时,本王定将你削职下狱,然今正值用人之际,本王念你初犯,先记你一过,绝不可再犯,起来吧。”

    朱聿键此时也瞧出了端倪,但和黄道周、张肯堂一样,他现在不想与郑家发生嫌隙,因为一切还要仰仗郑家。

    幸好吴之屏还算有点大局观,否则今天就不好收拾了。

    顿了顿,黄道周再次出列,道:“殿下,臣以为,高羽无令兴兵,擅设县官,却有逾越之嫌,但当时时值国难,又情有可原,此事各人看法不一实属正常,不如下诏令高羽自辨,观其言行,再行赏罚。”

    朱聿键微微颔首,黄道周不愧是阁老,一番话两边都不站,同时给了自己处置的时间,遂看向郑芝龙和吴之屏:“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臣附议。”吴之屏道。

    郑芝龙犹豫了一下,有些不情愿道:“臣,附议。”

    他本是想突然发飙扣给高羽一顶屎盆子,却没想到吴之屏跳出来的那么快,那么果决。有这个老匹夫在,自己这个屎盆子是扣不下去了,况且黄道周给了台阶下,只能附议。

    不过这还没完,他给义子郑彩一个眼神。

    郑彩立刻出列,“殿下,高羽虽然兴兵有因,但他突然袭击虎豹关,悍然攻占德化县,公然越境烧杀抢掠,其罪可诛。”

    朱聿键眼皮微跳,这事还没完,黄道周和张肯堂也是脸色大变,难怪郑芝龙上来就要奏请诛杀高羽,合着是高羽打到他老巢去了。

    他俩都是和朱聿键刚刚到达福建,消息还很蔽塞,一夜之间传遍福州城的传言,他们还没有渠道知晓。

    “此事是南安伯麾下参将梁立先攻打高羽家眷衙署之地高家堡引发的摩擦,罪不在高羽,请殿下明察。”

    吴之屏再次出列,高羽沾染了自己太深的烙印,自己已经和高羽绑在了一条船上,如果高羽翻了船,自己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郑芝龙是不会放过自己的,如果自己失去依靠,唐王更不会因为自己得罪郑芝龙。

    当君王权威不足的时候,政治讲求的就是实力的硬碰硬。

    相反,只要高羽的实力在,自己就有价值,有价值就安全。乱世有兵就是草头王,郑芝龙如此,高羽也是一样,唐王会认真掂量这其中的利害的。

    所以这一次,他维护高羽非常坚决。

    “放屁,是高羽先埋伏我郑家在先,梁立是奉伯爷之命,换防延平。”郑彩怒了。

    “是非曲直自有公断,你我皆是一家之言,不说也罢。”吴之屏直接来个以退为进。

    “你……”郑彩一拳打在棉花上,顿时气的咬牙切齿。

    “……”

    这样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自然不可能形成决议,福建一文一武观点冲突剧烈,针尖对麦芒,结果只能是无果而终。

    ……

    “轰轰轰……”

    相比于朝堂上的唇枪舌剑,战场上的刀枪铳炮来的更加直接。

    第二天,红衣重炮一到达,高羽便下令轰城。

    五门红衣大炮一列排开,碗口那么粗的炮口不断喷吐这橘红色的火焰,将一枚枚十二斤中的炮子,狠狠的砸向城墙。

    炮声震耳欲聋,让高羽也开了眼界,不愧是曾经在宁远一炮将满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轰死的神兵利器,一炮轰过去,城墙包砖立时凹陷,再挨两炮,包砖立时连同里面的夯土大块大块的往下落。

    仅仅半个时辰,城墙就被毁的千疮百孔,城头上的十多门大将军炮,也因为射程远逊于红衣大炮,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就被摧毁。

    大将军炮是红衣大炮的缩小版,严格来说,陈老根铸的那八门炮就是大将军炮,重量在在一千到两千斤左右,因为是铁炮,质量赶不上铜炮,射程也比较近,除了比较便宜之外,几乎没啥优点。

    高羽见此,令带来的三十门大炮一拥而上,对着残破的城墙往死了轰。

    一个时辰后,永春的城墙便在大炮的狂轰滥炸之下,轰然倒塌,出现一条长达二十米的缺口。

    “杀!”

    早就准备好的高家军一拥而上,杀入城中。

    炮队纷纷提水冷却发热的炮管,顿时水雾迷蒙一片,如流云一般。

    经过这一战,高羽和全体高家军对于火炮的认识,更加深刻。

    高羽的感触最深,历史书上说的没错,这是一个冷兵器与热兵器交替的时代,火器已经被大量运用在战场上。

    华夏在明末败亡和火器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火炮。

    古代军事基本上就两种形式,野战和攻城。

    华夏文明承平日久,军队战斗力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华夏有着极其广袤的纵深,坚城密布,野蛮民族要鲸吞华夏,就不光要擅长野战,还要擅长攻城。

    而这,恰恰是一对矛盾。

    野蛮民族擅长厮杀,但却因为人力物力不足,攻城无力。

    那些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建造的坚城,是军事的结晶,只要守军意志足够坚韧,拿下它就只能拿人命去填。野蛮民族往往人口兵源不多,经不起一座城一座城去消耗。所以绝大多数时候,它们只能在边关闹一闹,很难成为心腹大患。

    但火炮的出现,尤其是大口径重威力的火炮出现,让局面发生了深刻变化。遍布华夏的城池不再坚不可摧,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大炮足够,就没有轰不塌的城墙。

    不善野战的华夏文明失去了城池的优势,根本就松动了。

    满清在宁远城被明军用火炮杀的尸横遍野,连努尔哈赤也被一炮轰死,这让满清见识到了火炮的巨大的作用。

    好死不死,这时候恰好有一支明朝最精锐的重装火器军成建制集体投降满清,那便是孔有德的火器营。满清籍此不光获得了大批的火炮火器,还获得了熟练的工匠、技术。

    一下要了卿家性命!

    在满清的重视下,他们的火炮技术开始超越腐朽的明朝,攻坚能力有了巨大的提升。

    这让本就擅长野战的他们开始变得无往而不利,并最后鲸吞华夏。

    与之明显可以形成参照的是蒙古人。

    论战斗力,论人口,论资源,满清绝对比不上蒙元时期的蒙古人,但蒙古人击垮南宋,却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还战死了一任大汗。

    终其原因是蒙古人虽然掌握了火炮技术,但前期火炮威力不足,无法对城池形成致命的威胁,南宋的城防优势还在。

    还有明朝中期的鞑靼和瓦剌,他们全盛时期也强于满清,土木堡之战更是把明英宗朱祁镇和一票大臣给一锅端了。

    可他们也就是在长城两边窜来窜去,始终无法形成对明朝的致命威胁,究其原因还是上一条,他们已经遗忘了元朝祖先的火炮技术,攻坚能力十分弱鸡。

    纵观整个古代史和近代史就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规律,城池的防御力在火药技术出现之后,明显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速度的越来越快。

    等到近代烈性炸药出现后,耗费巨大的城池便失去了防护意义,因为火炮可以越来越轻松的摧毁它。

    再到后世,城墙更是成为了文物,再无兴建的必要。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由华夏发明的火药,其实并没有给华夏带来正收益,相反,它带来的是灾难。

    蒙元、满清两次神州陆沉,皆与火药有非常大的关系,是它让华夏军事技术的结晶——城墙,变得不再坚不可摧。

    这让高羽警觉起来,对抗满清,自己想的还是不够全面。

    紧靠险关、建城,只能得一时之利,而无法持久;清灭李自成之战,大名鼎鼎的潼关,就是被多铎用火炮轰开的,那是北地数得着的坚关。

    要对抗满清,只有两条路。

    一,野战胜过他们,这一条暂时很难实现,这个时期的八旗劲旅可以说是天下无双,战斗力非常强悍,高家军成军时间太短,无法相提并论。

    二,火炮胜过他们,压制住他们的重炮,巩固防守优势,一点点消耗他们,拖延待变。

    从目前来看,只有第二条路才行得通。

    想到这一点,高羽暗暗沉吟,看来搜刮郑家工匠一事是势在必行了,光拿下永春还不够,还得去一趟郑芝龙的老巢,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