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重炮帝国
字体: 16 + -

第五十四章 来帮我吧

    高家堡巡检队一举夺取大田县的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快的飞向四方。

    整个闽地都震惊了。

    张山窃据大田县一时,打没打下,招安也没个消息,巡抚吴之屏常离府城进驻南平,为的就是解决这件事,早就闹的沸沸扬扬。

    高羽悍勇的名气,第一次传遍闽地。

    人们在一细细打听这才发觉,高家堡巡检队此前就杀贼无数,攻灭十数股山贼悍匪。

    就连泉州府的郑芝龙,都将目光投向了高家堡。

    郑芝龙拥兵数万,据泉州府自重,听宣不听调,好在他没什么太大的野心,否则闽地早就变了天了。

    他关注高家堡,是因为高家堡位于泉州府与延平府交界的位置,翻过戴云山脉的虎豹关就到了他的地盘。

    卧榻之侧出现一帮能战的人,他不关注也不行。

    巡检队,相对于后世就是派出所。

    用后世的话来形容,就是派出所的所长高羽率领一帮民警,把一伙强悍的叛军老巢给抄了。巡检队是维持治安的,抓一抓盗匪,查一查走私,和战兵根本扯不到一块去。

    所以这种消息除了震撼,就是匪夷所思。

    ……

    然而此时的高羽,却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并没有太多的察觉,因为他很忙。

    大田县的重建事宜非常繁杂,各种物质的采购分发调配,府衙的人手根本不够,只能让高家堡队加以配合。

    更加详细的统计出来了。

    大田县县城只剩下百姓四千三百多口,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弱,青壮要么逃散,要么被张山裹挟入贼营。

    县城光复之后,一部分得知消息的人回到县城,五天后增加到了六千多人。

    但这还是不够,尤其是壮劳力损失。

    城外的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种子、耕牛、农具缺乏,百姓逃荒严重,往往一个村落只剩下十几户人。

    为此,高羽张榜安民,宣布大田县免除所有赋役一年,往后也只征收三成的田赋,并且限量赊购种子、粮食、农具和一部分耕牛、田亩。

    这条政令一出,举县欢腾,换而言之一年之内,田地里的所有产出,都将归自己所有,没有任何的赋税和徭役。

    缺乏种子、农具、粮食找县衙赊账,等有了收获再还,耕牛也同样可以赊,只是需要好几户一起合伙。甚至于没有田亩的,同样可以找府衙赊,因为大田县荒废了好多田地,和耕牛农具一样,也是需要三年之内还清的,赊账的价格是三两银子一亩。

    如此宽松和实惠的条件,很快就让府衙差点被挤爆;借鸡下蛋还不用利息,这种好事谁都能把账算过来,简直就是散财。

    一批批的农具、种子、粮食、田亩发放出去,耕牛也在组织收购。

    赊到物资的百姓对高羽感恩戴德,并自发的立了一个生祠,磕头跪拜,口称高青天。

    然而高羽是爽了,高二的心又开始滴血了。

    满仓的粮食一批批的散出去,农具打出多少就发出去多少,银钱也是如同流水一般往外撒。

    不过五六天的时间,满仓一万石粮食、三万两银子就消耗一空,几万斤生铁也被消耗的七七八八。

    好在这时候分配已经到了尾声,本地的农户,缺乏农具粮食和田亩,基本都得到的救济,省着点再配点野菜,撑到第一季夏粮丰收,问题并不大。

    王守志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境,大田县依然很穷困,几乎什么都没变,但政令一出,老百姓的脸却完全变了,从无神和麻木变得精神抖擞,恨不得现在就下田耕种,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

    百姓都亲切叫他王恩县。

    相比于他,王子鸣倒是淡定得多,前些日子,他应高羽的请求来到大田县,负责大田县的重建和恢复春耕事务。

    但相同的是,他们都钦佩于高羽的手笔和气魄,价值近六七万两银子的钱粮说散就散,数万亩土地说赊就赊。

    一举便激活了大田县的活力,并且收取了民心。

    很快,一纸账本便放到了高羽的面前,高二蛋疼道:“少爷,赊购该停了,咱们没钱粮了,铁匠的工钱已经拿不出来,而且堡队和府衙的粮食还得从堡内调,那边也在准备复土春耕,粮食也很紧张。”

    他发现了一个规律,每次弄到一大批钱粮,少爷都有本事在短期之内就将它们败光,自从被山贼砸了一棒子,什么都变了,就这点没变——败家。

    “大人,是可以停了,百姓大部分都已经领取到了物资,而且最近有一些心思奸猾的地主乡绅在通过我们的漏洞套取物资,一些地痞流氓也在反复的领取粮食,撒给他们肯定是有去无回,不值当。”王子鸣也道。

    “那就停吧。”

    高羽点点头,这种大规模的钱粮物资发放,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审核方面肯定会出现漏洞,一定量的损耗无法避免。

    但他也并不心疼,因为损耗的部会他早有预见,而且会十倍百倍的拿回来。

    于是他将侯小六召进来,道:“查清楚了没有,有多少富户和乡绅参与套取物资?”

    侯小六展开一个小账本交给高羽,道:“大人,一共有九户,他们在张山占据县城的时候投靠,没少干缺德事。”

    高羽接过扫了一眼,“让刘二虎按名单抓人,让他们交出一半的家财赎罪,否则以通贼之罪论处。”

    “是。”侯小六领命转身离去。

    高二眼皮一跳,王子鸣也是倒抽一口凉气,这时候才想起来,高羽可不光是高青天,他也会吃人。

    “这不就有钱粮了?”

    高羽笑笑,这帮投靠张山的狗腿子,正愁找不到把柄收拾他们,他们自己却把把柄伸出来了,那自己也没必要客气了。

    一声令下,九户套取钱粮的乡绅富户,顿时倒了血霉。

    刘二虎凶神恶煞的带人上门,二话不说便绑人,带到大牢关押,严加审讯之下,让他们吐露家产,然后按照一半的标准罚没,交完钱回去,不交就抄家砍头。

    铁血之下,他们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立刻让家人交钱粮家产赎身。

    三天的功夫,高羽便榨取了三万多两银子和两千石粮食,稳住了局面,没让高家堡那边调钱粮。

    五天后,高家堡队再次出击,扫荡大田县周边的各路山贼。

    其实根本不用扫荡,那些山贼一听是抄了张山老窝的高家堡队,顿时蜂拥而逃,立刻离开了大田县地界,不愿意离开的,便偷偷潜回家耕种去了。

    因为今年的收成不交税,而且家里还赊到了田亩、农具和耕牛,正缺劳力。

    这一下大田县的贼势便好转了很多,民心士气更加充足。

    ……

    一通忙活,等到高羽重新闲下来的时候,已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天气已经有些潮热了。

    尤溪县两岸的大片土地正在进行春种,佃户们举家劳动,种下第一季夏粮的青苗,一片片的绿色覆盖上了原本荒草重生的荒野,水渠内波光粼粼,灌溉充足。

    高羽带着护卫走马视察,大田县一年免赋役,今年的粮食供应就只能靠尤溪河两岸的三万亩良田了,绝对不容许出任何差错。因为今年高羽打算将高家堡队扩充到两千人以上,军粮供应将会是关键。

    苏青松同行,“大人,三万田亩都已经开耕完毕,青苗正在有序插播,水坝也已在月前启用,只要不发生洪涝,丰收可期。”

    “好,有文玉帮我,这后勤我就放心了,哈哈。”看着到处都在忙种的场景,高羽心情大好。

    文玉是苏青松的表字。

    “大人谬赞,这些换做任何一个知书之人,都能做。”苏青松落后高羽半个马头,心中有些复杂,自己完成高羽交给的屯坑事宜,也到该告辞回乡的时候了,但他却一直没开口。

    高羽招揽的信号非常明显,他不知道该不该应承,王子鸣已经投靠,去了大田县,听说在那边干的不错。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拒绝高羽按照当初的约定回乡,答应高羽的招揽,获取一个更加广大的平台。

    毫无疑问的是,以高羽为核心,一个集土地、军事的势力正在崭露头角,绽放光芒;加入进去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未来已隐隐可期。

    屯垦这三万亩良田,更是让他体会到了另外一种更加高尚的乐趣——兼济天下。这里的屯垦百姓爱戴他、敬仰他,视他为父母,大丈夫生于世,谁不愿意做出一番丰功伟绩,获取生前身后名?

    有些东西一旦尝试过,就很难再割舍。

    “文玉,乱世将临,大厦将倾,来帮我吧。”高羽见苏青松有些意动,诚恳的说道。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歃血为盟,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来帮我吧。

    四目对视,苏青松发现,高羽目中有一抹火焰在跳跃,那是燃烧的野望。

    苏青松心头微微一热,拱手领命:“承蒙大人不弃,文玉领命。”

    “哈哈哈,有文玉助我,如虎添翼。”高羽大笑,一夹马腹蹿了出去,大声道:“走,去水坝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