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商户
字体: 16 + -

第三十八章 培养人才

    王浩决定先回去,做些其他的准备,下午再过来一家家的走访。实在不行就自己掏腰包补贴伙食吧,好歹先弄个几十名学生把场面先撑起来。

    打定主意,回头瞧见俩个如大难临头般纠结不已的职场菜鸟,王浩苦笑一声,看来这两位也要好好磨练一番,脸皮太薄了,这样怎么能办事呢。

    “文俊,烨霖,咱们先回去吧,这样怕是招不到学生的,是我考虑欠周,先回去,下午再来。”

    俩人听了王浩的前几句话,心情顿时一松,整个人瞬间恢复了一点生气,又听到最后说下午还要来,一下子又垂下了脑袋。

    王浩见两人的反应不禁觉得好笑,年轻人面子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就像当初的杨延青一样。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不会跟你耍心机,也容易在他们面前树立形象,家风严谨的大家庭中出来的子弟,培养的是温良恭俭让。尤其是结束五代大乱后出生的第一代人,家族中尤其注重对子弟的培养。使得很多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是温良恭俭有余,随性洒脱不足。

    不过没关系,脸皮这东西,没丢的时候,觉得很重要,几乎是全身上下最重要的东西了。可一旦丢掉,就捡不起来了,会越来越厚,而且厚的速度非常快,如今的杨延青就是最好的证明。

    收拾了行头,三人照着原路返回,见讷讷跟在自己身后的俩人,王浩打趣道。

    “文俊烨霖呐,看你们刚才的样子似乎是抹不开面子呀哈哈哈。”

    俩人瞬间涨红了脸,不知道怎么开口。

    “无妨无妨,我以前也是这样,出门在外时连问个路都觉得为难。每个人心中都有害怕的东西,我也不例外。害羞怕丢脸,其实是很容易就能克服掉的。”

    说着,王浩回头几步来到文俊烨霖面前,一拍他的肩膀正声道:“就从这里开始,咱们把这个困难克服掉!”

    忐忑不安的两人茫然抬头,眼中隐现一丝坚定,之前也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没想到今天连在人群面前喊话这样简单事都没做到,难免羞愧,然而心中仍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倔强,于是两人紧抿嘴唇用力地点了点头。

    “好!”王浩大赞一声,“这样就对了嘛,是不是很容易?”

    俩人得到夸赞,心中信念又坚定几分。

    王浩继续道:“紧张害羞的心理源自内心的自信心缺乏,因此首先第一步,我们要树立自信,告诉自己,我可以,我能做到。”

    俩人又是重重点头。

    “来我们边走边聊吧,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说着王浩挤到他俩中间,伸手往他俩腰上一探,“抬头,挺胸。眼睛注视前方,往前看,不要在意周围的环境。”

    路上王浩又向他们讲了些自己曾经经历的一些尴尬事,又讲了自己克服自信心不足的一些心得,最后还讲了前些天自己在国子监的糗事。不时引得两人憋笑不已。气氛也逐渐变得轻松。性格略微外向些的胡烨霖甚至会主动向王浩请教一些问题了。

    王浩听他俩一口一个大人的,听着感觉有点不符合自己义学校长的形象,执意让他俩改口叫大哥算了,俩人连呼不可。最后征得王浩同意,便改了称呼大人为老师。

    不知不觉,三人便来到了义学山脚下。

    “这里便是咱们的学校了,你们应该来过了吧?”王浩问道。

    “嗯,”胡烨霖答道,“昨天徐大人就带我俩来参观过了。”

    “嗯,我们上去吧。”

    王浩并没有带他们进入学堂,而是直接带他俩爬到了山顶。

    此山名为五里坡,顾名思义,就是汴京城外五里的一个小山坡,坡顶除了些半人高的灌木,别无他物。

    王浩率先跳上一处裸露的岩石之上,举目眺望,视野开阔。远处雄伟的汴京城清晰可见。

    “啊……”双手拢在嘴边,王浩使出吃奶的劲用力喊道,“大海啊,你全是水。骏马,你四条腿!”

    “打麻将的人有没有!!!”

    毫无章法的想到什么喊什么,一连喊了五六声才收声,转头看到文俊烨霖两人面色古怪,两腮鼓起肩膀不断耸动。显然是要憋不住了。

    “烨霖,你也来试试。”王浩跳下石台揽住胡烨霖的肩膀道,“想到什么喊什么,用力喊,把心里的话喊出来。你能行的。”

    胡烨霖犹犹豫豫地爬上石台,将双手拢在嘴边,深吸了好几口气,才终于鼓起勇气啊地一声喊了出来。

    “啊……!”

    “啊……!”

    “努力……!努力……!胡烨霖!”

    搞定,尽管都是简单的词,然而这是实实在在的一步,少年心性,可塑性极强,这一步将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很大影响,无所谓好坏,至少,开朗的心性能让人活得更洒脱一些。

    “蕴儿……!”

    蕴儿?矮油,想不到胡烨霖还是个闷骚型,心上人的名字都喊出来了。窃笑间便见胡烨霖欢快地跳下石台蹦到王浩身边,一脸兴奋的道:“老师,此法好生神奇,烨霖胸中郁结之气竟一扫而光!”

    说着又转头对高文俊说道:“文俊小叔,快,你也试试。”说着便不由分说的将高文俊拉上了石台。

    然而过了良久,都不见他开口。

    “文俊,相信自己。”王浩鼓励道。

    “爹……”

    “娘……”

    “娘……!”

    喊声由小到大,直至声嘶力竭,再到略带哽咽。

    这一声声声嘶力竭地呼喊,仿佛是要穿越那生死冥河,传递给最远方的亲人。这一声声声嘶力竭地呼喊,同样如重锤般一记记敲打在王浩的心上,不禁顿生唏嘘之感。

    “老师,文俊小叔的双亲在他十岁那年相继辞世,此事在文俊小叔心中郁结已久,因此……”胡烨霖在王浩耳边轻声道。

    沉默良久,暂时平复一下情绪,王浩适时开口打破沉默,邀两人席地而坐。

    少年人的心扉,一旦打开,瞬间就活跃了许多,三人年纪相仿,彼此之间又无隔阂,加上王浩适时地调动气氛,展望未来畅谈人生,直至正午腹内渐饥。

    下山用了午饭,见两人斗志高昂跃跃欲试,神色与早上相比已大有不同。王浩打定主意再花数日时间巩固一下两人的自信心。便道:“下午带你们去扫街。”

    两人不懂扫街为何物,甚为好奇,王浩神秘一笑,给两人各发了一本简易夹。三人昂首阔步,再向棚户行。

    笃笃笃……

    “大婶您好。”

    砰!

    笃笃笃……

    “大叔您好。”

    砰!

    “小弟弟,想不想念书呀?”

    “娘……”

    砰!

    砰砰!

    “啥?念书?”

    “啥?免费的?能有这么好的事?”

    “不要钱的也不去,读书有啥用呀。”

    一条巷子敲下来,一个学生都没收到,王浩开始有点怀疑自己的能力了,甚至有了将小蝶叫来帮忙的想法。

    难道真要实行馒头换生源政策?王浩感觉自己的荷包要捂不住了。

    不过收获还是有的,文俊烨霖开始主动敲门跟居民交谈了。这使得王浩大为欣慰。

    不是不想实行馒头换生源政策,实则不甘心呐。其实即便现在不提,等开了学王浩仍是打算每天供应一顿午餐的。

    在雍丘时,第一次拎着馒头的去义学的场景犹在眼前。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那一幕幕咽口水的场景。也不争,也不抢,就在那抿着小嘴怔怔看着你。唉……心酸的很。

    胡烨霖又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

    “女娃也收嘛?”开门的是位中年大叔。

    “收的,大叔。只要年纪符合,不论男娃女娃,都成。”胡烨霖的进步神速,十几家门敲下来,交流起来已经完全没问题。

    “二丫,二丫……”中年大叔扯着嗓子喊了两声。

    对面窄巷中跑出个七八岁的女娃,来到她父亲身边后怯生生地看着王浩几人。

    胡烨霖为她作了个简单的登记,说明了开学日期。并交待到时可领着自家娃前去义学报名入学。

    终于收到第一名学生,俩人有点小兴奋。正要告辞时,王浩插话道:“大叔大叔,请问您这相熟的左邻右街坊邻里之中可有跟您闺女一般大的娃儿?有的话可否帮忙引见一下呀?”

    “那成,咱就带几位走走。”通过刚才的交流,见王浩几位说话客气,衣着打扮看上去也是有身份的人。中年大叔打消了疑虑。爽快地答应了。

    “这家也有个男娃,不过现在他爹还没回来,晚点我会跟她爹说说的。”

    “这家也是,人没在家。”

    中年大叔边走边向王浩几人介绍。

    “他婶!在屋吗?”

    局面终于打开了,通过邻居介绍邻居的法子,至下午酉时初刻,登记在册的学生已有39名之多。

    收获满满,超额完成今日的目标,文俊烨霖俩人更是信心满满,尽管忙了一整天,整个人的精气神较之早上初见已然大有不同。

    辞别前王浩还给他俩布置了作业,让他们明天起床后各自朗读诗书两刻钟。读什么无所谓,唯一的要求是必须在院子里大声朗读。这也是一个锻炼自信心的方法。

    这世界,有的是文质彬彬的读书人,王浩打算培养两个异类。既要脸皮厚,又要三观正,能说得出口,还藏得住话的四有青年。

    刚回到家中,老娘便神神秘秘地将王浩拉到一边轻声道:“浩儿,上回来咱家传旨的那个海公公今日下午又来咱家了!”

    “哦?他又来传旨了?”王浩好奇地问道。

    “不是,他不是来找你的,他上回不是拿走了咱家一坛子臭豆腐吗,今天他是来还那个坛子的!而后又给拿走一坛!”老娘一脸心疼的道。

    王浩闻言苦笑不已,好嘛,这借口实在是妙极妙极啊,下回还能再还一回空坛子,一取一还无穷尽也!

    “拿吧拿吧,唉。”王浩叹道,“娘,一坛臭豆腐咱就别计较了,您想啊,咱用一坛臭豆腐就跟皇宫里的人有了一层关系不是?”

    王李氏想想觉得也有道理。便也不再说了。

    吃了晚饭,王浩又躲进书房整理一下今天的学生登记名单,作了个简单的分类。

    前期打算招八十名左右的学生,按年龄分成两个班级。这样再请上两名西席先生,再加上两名校工,草创班子差不多也就成立了。

    自己跟还玉不需要工钱,文俊与烨霖的工资得让高祭酒掏。再加上学生的午餐费,嗯,还能承受。

    突然想起这年头貌似还要给老师准备饭食,那要不再请个做饭的大婶?还得买菜……要不干脆多请两个大婶,学生的午餐也自己做?会不会省一些。

    商人的惯性思维发作,王浩躲在书房中细细盘算着义学开学后的日常开支。全然已经忘记昨日此时自己心中盘算的乃是烛影斧声这种国家层面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