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仙录
字体: 16 + -

第40章 故人(一)

    红炉山,位于朔洲中部,山脉即不高,也不大,景色在大楚境内的名山大川中也不甚出名,要说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这里满山都是枫树,一到秋季,就会呈现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奇特景观,又因其主峰形似一个圆墩墩的香炉,也就得名红炉山。

    而各派之所以选择在之里建立正道盟,却是因为这里地处京城与朔殇关之间,离瑶山派和寒月宫等名门大派也很近,占略地位十分显要。

    所以,当北辰剑宗一行人走出飞舟时,入眼便是满山的艳红,每当有秋风吹过,枫林便翻腾起伏,站在远处看,仿佛整座红炉山都在燃烧一般。

    飞舟所停之处是山下一座宽阔平坦的山谷,在这里,已经停有大大不小十余艘飞舟了。

    还没等众人欣赏个够,山脚下的凉亭中就跑出三个人,柏小筠手搭凉棚,分辨出为首之人正是李音赋。

    只见他脸色依然挂着那如春风般的微笑,人未到,声已至:“北辰的诸位,欢迎光临正道盟。”

    “呵呵,是音赋啊。”公孙杰捋须长笑道:“怎么是你来接我们?你不是一向很讨厌接待人么?”

    “别提了,父亲说今天是北辰剑宗的人来,一定要让我亲自迎接,不然就对不起瑶山与北辰之间的情谊了。”

    “呵呵,你这滑头,你父亲现在在山上?”

    “在,一会我带你去见他。”

    “好。”公孙杰点头,又指着身后众北辰弟子道:“参加的人我已经带来了,一共四十六人,都交给你们了,还请务必照看好。”

    “是!师伯请放心,所有的参战的门派弟子都是打散再重组的,然后又不同门派的修士带领。”

    “好,这样就好,这时候就要一至对外,不可再有门户之争。”

    接着,李音赋的两位灰袍修士道:“政才,哲轩,麻烦你们两个带诸位北辰弟兄到开都峰营地,找到那里的陶师叔,跟他说,是北辰的人来了,他自会安排。”

    “是,师兄。”两位灰袍修士抱拳道,然后招呼众北辰弟子去了。

    “公孙师伯,柏姑娘,你们请随我来,我带你们上山。”李青赋道:“父亲已经在聚义厅等候多时了。”

    “好,请带路!”公孙杰道。

    说着,李音赋走在前头,公孙杰、柏小筠、谢世贤和苏欣儿跟上。

    一路走来,不时有修士来往,见到北辰众人,都纷纷侧目,当走远了,又在背后指指点点,有的叹气,有的嘲笑,更多的是在议论人群中的柏小筠。

    说的话不外乎是赞叹柏小筠的美貌,不过听在她的耳中,却格外别扭,曾几何时,自己也有过与一帮师兄师弟伏在路边街口看美人的时光,可如今,那些朝夕相伴的师兄师弟都不在了,而自己却成为别人注目的美人,天意弄人,由此可见一番。

    正心里哀叹着,柏小筠忽然闻到一股好闻的味道,抬眼看,却是那李音赋不知什么时候贴近身边了,笑意盈盈地自着自己。

    “李公子,请问何事。”柏小筠赶紧打起精神应付。

    “没事,就是想来与柏姑娘问个好。”李音赋笑道:“这些日子我给柏姑娘寄了好几次纸鸢,本想与柏姑娘多多交流,那知柏姑娘回的却是客套话,让我好不伤心,可是还在生我上次失礼之事?”

    “那有,公子不过是想活跃下气氛,是我当时心情不太好,害公子自责,是我不对在先,再说,我与公子乃是君子之交,若是写的信太热情,怕会让人误会。”

    “哈!也对。”李音赋干笑道。

    “只是,我在信中所托之事,李公子可有着落?”柏小筠话一出,眼睛紧盯着李音赋,期待着他的回答。

    “放心,已经与娘亲说过了,她现在也在山上,跟父亲一起,马上你就可以见到她。”李音赋回道。

    柏小筠一听,心中徒然一紧,连月的日思夜想,马上就能见到了,也不知师妹现在怎么样?是胖了还是瘦了,会不会变老了,美人迟暮?接着又想,李青书那厮这些年对她好不好?有没有欺负她?如果欺负了她,到时要不要找个机会把李青书这厮干掉?

    就这样胡思乱想间,李音赋已经带着北辰众人来到一处依山傍水而建的庭院,庭院里护卫森严,随处可见执刀带剑的守卫,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一进门,柏小筠的目光就被一个红色的身影紧紧攥住了,大厅里很明亮,她就那么静静地坐在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身边,熟悉的梨涡浅笑依旧,容貌还是那么光彩照人,只是身材比以前丰满了些,仔细看,眉梢眼角间也多出了鱼尾纹,发髻上步摇晶莹,曾经亭亭玉立的少女,如今已经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

    一时间,柏小筠的心绪犹如巨浪般翻涌奔腾,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父亲,娘亲,公孙师伯已带到。”李音赋道。

    闻言,徐妙容与那位中年男子都看过来,其中那华服中年男子亲自迎上,一边走一边抱拳行礼,含笑道:“公孙宗主,好久不见,北辰剑宗一切安好?”

    “托李盟主的洪福,北辰剑宗一切安好。”公孙杰还礼道。

    柏小筠这才注意到这中年人就是李青书,不看还好,一看就吓了一跳,要知道,这厮以前也是个气宇轩昂的美男子,但有一点不好,就是总喜欢摆出一副“老子乃名门望族出身,不想跟你们这些乡巴佬一般见识”的表情,眼高于顶,矫情得要死,跟他儿子李音赋那吊儿郎当的样子完全不像。

    可今日一见,他不但肚腩滚圆,额头也秃了,眼袋松弛,简直跟个蛤蟆似的,虽谈不上有多丑,但肯定不再与“美男子”这三字沾边了,只是柏小筠还是能看出来,那孤傲与自负依然藏在他的眼神深处,让人忍不住想揍他一顿。

    柏小筠觉得这是岁月在替自己出了一口恶气,不禁心中大乐:“想不到你小子也有今天!”。

    “安好就好,北辰复兴在望,我也高兴。”说着,李青书作了请的姿势,将四人引至左首的空位上:“来来,无需客气,诸位这边坐。”然后又回身对李音赋道:“音赋,没事你先下去吧。”

    “是。”然后李音赋就飞也似的跑了。

    四人落坐,自有侍女上来斟茶。

    “公孙宗主,这位想必你认识吧?祖洲仙岛岛主杜磊,也是如今正道盟的副盟主。”李青书回到原来的座位,指着右首下的一位身材干瘦的老者说道。

    “当然认识,剑魔杜磊,久仰大名!”公孙杰站起身,向老者深深鞠了一躬。

    柏小筠浑身一震,循声看去,只见对面坐黑袍老者,老者身材枯瘦,白发苍苍,皱纹满面,看上去比之公孙杰还要老上几分。

    在裴川流短暂的一生中,朋友本就不多,但至交却是有的,那就是杜磊,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在外游历时相识,谁知一见如故,相谈堪欢,不但共过生死,还一起偷过鸡,摸过狗,逛过勾栏,好事做过,坏事也做过,再也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彼此了。

    柏小筠清楚,杜磊的年纪只比自己大七岁,掐指一算,到今年也不过五十四岁,怎得如此苍老?不会是染了什么病吧?

    “剑魔.....哼哼哼!这个称号好久没听人提起过了。”杜磊冷笑道:“我还以为世人已经遗忘了呢。”

    “是啊,当年的“四绝剑”,剑痴庞继中死于仇杀,剑鬼裴川流叛逃失踪,如今只剩下你我二人了。”李真书沉声道。

    此言一出,大厅的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

    柏小筠想偷偷看看这些人的反应,那知才刚抬头,就对上了杜磊那凌厉的眼神。

    面对这位至交损友,柏小筠既心虚又激动,但此刻还是低下头,心里念道:“你们认不出我,你们认不出我,你们认不出我........”

    “听说你们最近在调查二十年前“辛末之乱”一事?”杜磊冷声道。

    “正是,“辛末之乱”这事对北辰至关重大,而且大家都觉得里面疑点太多,以前宗门混乱,一直没时间调查,现在稳定了,也就有精力弄清楚当年发什么了什么事,算是给当年死去的同门有个交代!”

    “何人负责此事?”

    公孙杰指着身边的柏小筠回道:“此事由柏师妹负责。”

    “一个丫头片子?你们北辰对这件事可真“重视”啊。”

    “柏师妹年纪虽小,但十分聪慧,修为也高,如今又是我们北辰的戒律长老,由她来调查,正合适。”公孙杰干笑道。

    “哼!小丫头片子,我跟你说,老裴是我杜某最好的朋友,没人比我更了解他,他绝不会干出这种欺师灭祖的浑事。”杜磊对柏小筠说道,随后又看了一眼徐妙容和李青书:“就算为了女人也不可能,里面必有冤情!你们最好给我搞清楚。”

    柏小筠心中即感动又伤感,可还是忍着快要流下的眼泪说道:“是,一定会调查清楚,还裴师兄一个清白。”

    “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凭这块玉佩来找我!”说着,杜磊从腰上解下一块绿色的玉佩,向柏小筠抛过去。

    柏小筠赶紧接过,入手温润,正反面分别刻有祖洲仙岛的门派标识和一个“杜”字,雕工精湛,除此之外,就没什么特别的了。

    “我还有事,这里就先告辞了。”杜磊向众人略一拱手道。

    “多谢前辈。”柏小筠收好玉佩,一脸感激地对杜磊说道:“前辈慢走。”

    杜磊摆摆手,然后起身拂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