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臣
字体: 16 + -

第78章 年关考校

    翌日,林枫离开谢府时天还未亮,而早在一刻前,他听说谢文正与谢显出了谢府,奔城北去了。毫无疑问,谢显两人在谋划什么,很可能在针对自己。林枫想了一会,没想出所以然,便定下心上学去了。

    今日私塾教课不同以往,自隋唐以来科举盛行,楚朝亦然。科举,说白了就是应试教育,是骡子是马考卷说话。这种大风气影响下,不管是前世的宋还是如今的楚,私塾学堂都有考校安排。

    陈老的私塾也不例外,他按照学子年龄和自身情况出卷考校,大致两类,州学科考和会试。塾中学子年龄分化很大,小些的在为州学苦恼,大些的则该参加会试,努力跻身仕途。因而陈老教学也分两个阶段,应照双方。

    今日正是考校的日子,林枫被陈老敕令会试卷,胖子则争取州学。年关将近,又逢大雪,陈老也再见不得弟子们吃苦,所幸将考校时日提前,余下让弟子们自便。

    林枫接到考题时翻看了几张,见考题少了大半,最后的策论没有删减,他心里长吁了口气。科举会试要数天之久,称“牛耕笔试”,看来陈老也注意到这点,一次将试题发放,答题时间也未加掌控,如此到日落,约莫可以交卷。

    他吸了口气,将目光落到首题经义上: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用申商之行而讳其名.....

    嗯,果然和想的一样,看不懂!下一题!

    五饵三表之说,固讥其疏,然牧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

    很熟悉,听哪位师兄提及过,不记得了。下一题!

    .....

    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论。

    看到末尾“论”字,他怔住了。策论,一个字没写就到了最后的策论?这是要交白卷的节奏啊!不过读完这最后一问,他倒觉得自己能写点。

    整理思路,用楚朝奏对的思维在纸上打好白话草稿,再取一张白纸,将草稿逐字逐句译成文言。

    弟子对:

    百姓于帝王之临御宇内也,错综万机,行业百贸,必系经理之时政,而后可约束商、贾、富、贫,三教九流上下,莫不有者。以为商贸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百工,镇庶务,然则何意如此?立商为本,商行其道,钱货相与即为清,实为亘古纲常.....今幸处咫尺之地,得以对扬而无忌,敢不披沥以献?

    千字文,洋洋洒洒千余字,林枫截取前世的商业手段,相符共通之处略作更改记叙出来,太过先进则弃之不用。

    他抬起头左右张望,整个私塾学子全在低头埋笔,连徐素这个无心科举之人也不例外。他顿了顿,心忖莫要太出头,与众人一同交卷便好。

    “拿来我看!”陈老笑眯眯看着林枫。

    他一惊,瞥了奋笔疾书的胖子一眼,将试题拿了上去。

    陈老翻了几页一字未见,笑骂道:“你这小子,考场上也想拿着白纸糊弄监审不成?”

    “先生错怪我了,弟子实是不会,并非有心不答。”林枫叫起了撞天屈。

    他的文准陈老自然晓得,算他有好借口,便不予追究了。只在他翻到最后一页,见密密麻麻的字迹才点头含笑,“还是你七师兄了解你!”

    “七师兄?这题是徐师兄出的?”

    “这题是前年春试策问,那年你师兄们正忙乡试,知晓不深。近来讲解策问,却还未讲中兴之贸,故而先行,也教他们心中有数。”陈老揉揉膝盖,舒服些了才接着道:“你徐师兄无心科举,前日选出此题,甚合我意。”

    “原来如此。”林枫瞥了徐素一眼,正巧瞧见他做策问。情不自禁露出苦笑,自己选题自己做,难为他了。

    陈老挥挥手,示意林枫坐下帮他监考,他自己出神的看着答卷。

    考场还是私塾的座位,没有变动,两人同桌,舞弊简单至极。不过大家心中有数,又都有君子之念,自然不会有人做这等下作之事。林枫看了一眼,眼见无人搭理他,他也就收回心神思虑着今晨之事。

    谢显与谢文正一大早便去城北,很不对劲。他们初来乍到没什么熟人,也素未听闻城北有与临安有关的营生,就连早点铺都多处城南,城北几乎见不到。这事透着古怪。

    就在他沉思之际,陈老看完手中策论,老眼中充斥着难掩的震撼。他避开众人回到屋内,在考卷上写上“甲上”的字样,又把考卷卷成筒塞到枕下,这才走出去。

    林枫没有注意到他,到午膳的时候他与陈老一同收回众人考卷,才让大家用膳。静悄悄的房中陡然有了些欢笑声,大家边吃边聊,却都很有默契,对考校试题避而不谈。

    胖子早没了以前的生活水准,他啃着面饼拽过林枫,“要不与你先生说一说,先回去吧?”

    “怎么?傍晚你一人回去?”

    “我能行,家里不能没你,我不放心我娘。”胖子背上依然火辣辣的疼,谢文正铁了心要与他们过不去,他很担心。

    “府里有陈忠,不会有事。”

    胖子摇摇头,“不成,他脑瓜子不灵醒,你去我才安心。”

    林枫略作犹豫,答应了。今日年考,书院考校的四人可以暂缓一日。而且胖子说的对,陈忠一人留在谢府的确让人不放心,他与陈老说明缘由,一人迎进风雪里。

    **************

    午膳时辰刚过,深宅人家还未从饭桌上起身,谢文正和谢显便将司马先生带出酒楼,直直奔进谢府。三人有说有笑,进了阔门就对府中事物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丫鬟下人们虽然不忿,碍于两人身份,却也只能按捺着不敢言语。

    “司马先生对这府院可还满意?”谢文正胡须一捻,带着谄媚。

    司马先生年逾花甲,身子有些臃肿,他穿着宽大的黑扣长褂,里面毛茸茸的内衣,像是熊皮。头上戴着圆檐师爷帽,笑不像笑,一对圆眼阴沉沉的,面相不善。

    他微微点头,对谢文正道:“靖西你有话不妨直说,我与六徐老弟相交多年,你谢家之事,我老头子不会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