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三国
字体: 16 + -

第七十七章 第一大将

    赵云和夏侯惇在营中商议,赵云表示,可以出战,夏侯惇却说:“袁术的前锋军,必然是精锐部队,现在去,如果打输了,很伤士气。”

    赵云却表示:“袁术长途跋涉而来,一路没有阻拦,中途又得黑山军相助,更是让其急切想要得到兖州,故而没有在匡亭修整,而是直接引军来我济阴,前军后军脱离,如今必然是疲惫不堪,现在他们人员没有聚集,队伍没有修整,正是我们出其不意,挫败他们锐气的时候。”

    夏侯惇摇头:“不可,袁术军马与我军相差不过数万,我们依附城池坚守,袁术毫无胜算,何必出城迎战,以少击多,不是用兵之道。”

    “兵者,诡道也,既然将军有所顾虑,请准许云带200人,若能成功,能提升我军士气,削弱敌人锋芒,若不成功,也没有太大损失,将军依然可以依城而守。”

    夏侯惇惊讶的看着赵云,他在说什么胡话?这小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真觉得主公看好你,你就天下无敌了?对方可是近10万人啊,你以为是10万头猪吗?

    就算是10万头猪,拱也能拱死你这200人啊。得了,既然你非要去送死,那就让你去吧,可惜了这一身武艺了,脑子不好使,哎。

    “既然子龙将军执意要去,那本将也不阻拦,如此,便令你带200轻骑,偷袭袁术前军。”

    “末将领命!”

    说着赵云就去找自己的老部下,选出了200人,跟他们说道:“练兵千日,用在一时,各位兄弟都是从我来军中便分在我账下的老部下,你们的能力有多强,我都知道,我不会让你们埋没的,现在,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不要担心有去无回,我赵子龙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这一战,是我们让天下知道我们名字的一战,是名垂青史的一战,是让敌人听到我们来了,便闻风丧胆的一战。”

    “愿凭将军驱驰!”

    “随我出征!”赵云一甩披风,200人翻身上马,赵云此时也上了马,任红昌想去,但赵云非常强硬的不让她去,军中服从军令,任红昌也没有办法,但最后还是争取到,做策应。

    袁术前军是纪灵,此人是袁术手下一员大将,书上说曾与关羽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这勇力可见一斑,当然,现在还没打过,但已经是袁术的上将了。

    纪灵也没有小瞧曹操,听说这次曹操的主将是夏侯惇,这夏侯惇之前可是和吕布交过手的,于是纪灵稳扎稳打,准备先休息一下,毕竟自己主公确实有点操之过急了,这前军行军日夜兼程,士兵疲劳不堪,怎么打仗?

    而且这黑山军和匈奴于夫罗都是军中不稳定的因素,纪灵还是觉得,要等大军一起,再进攻才好。

    然而就在安营扎寨的当夜,夜黑风高,忽然天降火矢,营帐粮草立刻就起火了,风向西吹,火势烧向中军营寨,一阵马蹄声喊杀声响起,纪灵军顿时大乱。

    即便纪灵迅速组织人迎敌,但士兵们确实太疲惫了,值夜的士兵想要拦住对方的骑兵,却被前方一马当先的白袍少年将军瞬间冲散,少年将军所过之处,无人能接其一枪。

    而其后面的骑兵因为领头的勇猛,士气更胜,直冲整个营寨,赵云见已经到了中军营帐,见一人手持三尖两刃刀,坐下大宛马,朝自己迎来,心中料定此人正是袁术手下大将纪灵,也不犹豫,挺枪直取纪灵。

    纪灵借着火光,见是个少年,心中暗自冷笑对方不知天高地厚,然而在交锋的一刹那,纪灵便收起了轻视的心思,而且瞬间就不再敢多想了,因为没有时间给自己思考,慌忙的应对对方眼花缭乱的进攻。

    五个回合下来,纪灵已经心生退意,忽然营地侧翼又传来一阵喊啥,纪灵暗叫不好,敌人援军到了,连忙大喊撤兵,然而就在时,其余光瞟到一道银光闪过,连忙低头,那一枪擦着自己的头盔而过,直接把自己的头盔刺掉了。

    惊出纪灵一身冷汗,赶紧挥舞三尖两刃刀,虚晃一招,拔马便跑。

    赵云见状,也不追击,因此毕竟自己这边的人只有百人,浪一波够了,再深追对方看出自己人少,回身反击就不好了。

    轻骑主要就是打闪电战,凭借冲锋的速度,杀敌的同时减少自己的伤亡,于是赵云只是带着自己这百人,在敌人的营门周围冲杀了一番,对方组织后军变前军,撤离的命令喊出之后,赵云就勒马回去了。

    中途任红昌领着百十人来迎接,原来侧翼出现的,只是这百人身上各挂着几个火把,交错冲锋,制造一种,马蹄声很多的错觉。

    赵云大胜而归,夏侯惇虽然心中有一丝丝嫉妒,但机不可失,连忙阻止人乘胜追击,纪灵军顿时溃不成军。

    虽然袁术前军真正溃败,并不是因为赵云那200人袭营造成了,那只是一个突破点,真正杀得纪灵军溃败的,当然还是后来夏侯惇和赵云在城中的几万人追击造成的彻底败退。

    但赵云这200人大破袁术10万大军的战绩却是响彻天下,之后曹操听说了赵云的这事,大加封赏,对其更加喜爱,自此赵云稳坐曹操账下第一大将,当然,职位也只能和曹仁夏侯他们平齐。

    之后曹操带兵包夹袁术,双方交战匡亭,袁术大败,退保封丘,曹操准备包围他,但还没包围,袁术就跑到了襄邑县。

    而此时正是雨季,河水泛滥,曹操要水淹袁术,此时赵云连忙出来:“主公,襄邑百姓尚在,如今更是春种时节,倘若主公撅河淹城,袁术虽败,可此处怕是再难恢复,百姓难以活命啊。”

    按理说,战争本来就残酷,这些上位者虽然嘴中说着仁义道德,但其实也没有几个人真的把贫苦百姓的命当回事,所以战争里头,放火烧山,水淹全城的战术经常被提及。

    一些有话语权的人,会给这种战法一个合理的借口,比如如果放任对方存活,他们可能会让更多人葬身在他们的刀兵之下。这就好像可以牺牲城中的一小部分人,拯救天下万民一样,多么大义凛然。

    作为曹操的谋士,这种办法能最有效的使敌人溃败,荀彧郭嘉等人不会制止,但之前再襄阳时,答应过童珂,一定要尽量阻止战争使得大汉人口凋零这件事,于是荀彧也站出来说道:“主公,袁术败亡,已成必然,主公何必因为一个成不了大事的庸才,而失万民之心?”

    郭嘉也出来说道:“文若所言极是,其实水攻不一定非要冲垮敌人才叫水攻。”

    曹操听郭嘉这话,眼神一亮:“不冲垮敌人,如何叫水攻?”

    “主公可大张旗鼓作引水之态,让袁术知道,袁术若得知,必然知道主公要水淹城池,又见主公如此作态,恐有伏兵,必然不敢来偷袭,可他又如何愿做瓮中之鳖?最终只得弃城而去,届时主公派兵追杀,效果是一样的。”

    “如此虽要多耗费一些兵马,但可不伤襄邑百姓,保存兖州生息。”赵云也说道:“主公,子龙愿身先士卒,待袁术出城,必杀他个片甲不留!”

    “主公,末将也愿同子龙将军一样身先士卒!”一旁典韦上前抱拳请命。

    曹操其实刚才也觉得这样可行,之前也通过郭嘉他们知道襄阳发展的事,很是心动,知道人口的重要性,当即下令,按照郭嘉的计策实施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