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三国
字体: 16 + -

第六十八章 志同道合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童珂开始着手弄童家庄外的商场,直接取名“二猫商城”,别人还猜测为什么是二猫,有是哪两只猫让麒麟子如此在意?但童珂就是觉得名字本来就只是个代号,而且打响品牌的终究不会仅仅只是个名字,而是商品质量和优质服务。

    在童珂襄阳城外童家庄埋头做商场的事时,襄阳城内则传开了童珂文学才气之名。

    原来,刘表设宴那天之后,童珂的那两首写给夫人的诗词顷刻间俘获在场一些跟着自家少爷小姐读过一些诗词的婢女的心,然后通过这些婢女,把这两首诗给传了出去。

    本来在一些读书人眼里,这两首诗虽然写得好,甚至能和《关雎》之类的相比,但毕竟诗词在那个时代并不会让人太过在意,但那首赋,却惊到了整个襄阳的读书人。

    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简直就是天降甘霖,这个时代混乱了,几乎所有冒头的人都想着建功立业,将来能够封妻荫子,但谁想过,百姓苦难?为官者不关心民生疾苦,成天就是抢地盘,建霸业。那些读书人更是只知道玩平衡,把自己家族的人分到各个势力里面,以求自保。

    在这些人眼里,这句话不过是一个获取名声的工具,但大汉朝那么大,终归是有真正忧国忧民的人,当他们听到这句话时,心中更是下定决心,要为这百姓,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这句话从襄阳发出,以童珂不能理解的速度扩散到整个大汉朝的领土,甚至都传到漠北草原,单于听了都惊叹,如今大厦将倾的汉朝,还有这样的志士?竟有那么一瞬,对于接下来入侵汉朝的事犹豫了一下,当然,只是犹豫了一下而已。

    曹操看到这首赋,长叹:“明好真乃我知己!”然后并命人,前往襄阳求童珂把这首赋再提一遍,希望能够收藏,在此期间,他也在让那些写字好的人默写下来,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寻味一下。

    此时的曹操,其实还是有一颗报效国家的心的,当然,随着后来实力越来越大,天子表现的羸弱,让曹操野心越发膨胀,即便如此,曹操最后也还是没篡。

    而且,曹操账下有一人,是很忠汉室的,那人就是荀彧,而荀彧能尽心尽力为曹操工作,那是不是说,早年的曹操志向其实是符合荀彧的效忠标准的。

    所以此时曹操看到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会有这种志同道合的感觉也很正常,至于曹操有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毕竟是罗先生为了贬低曹魏以及曹操的形象而改的。也有说原话是出自魏晋时期史学家孙盛的那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后世很多史学家觉得这句话是个反问句,可以翻译成“难道就只有我辜负了别人,别人就没有辜负我吗?”也是当时曹操杀了别人全家的一种愧疚时想自我安慰,想着如果是天下太平,自己这种行为百死莫辩。

    但现在正是天下大乱,自己是有要匡扶汉室,还天下太平的志向的,现在还不能以死谢罪。所以用“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

    当然,是不是曹操真的说了这句话,也不好说。

    只是此时此刻,曹操看到童珂这句话,心中泛起了感慨罢了。

    “夫人你看,明好写的这《襄阳府记》,真乃旷世之作啊。”赵云兴奋的拿着一张自己手抄的,因为当时童珂没有把《岳阳楼记》的名字落上去,刘表觉得,既然是童珂在来襄阳的江上所感,又在襄阳府里写出来,可童珂没取名,于是征得同意,自己跟着沾沾光,提议用《襄阳府记》为名。

    童珂也只能心中默默对范仲淹说声抱歉了。

    任红昌笑道:“妾身早就听说了,如今人人都在传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呢。”

    赵云打心眼里为童珂感到高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明好虽然没有出仕,内心却是如此关心这个国家和百姓,他不仅关心天子,而且关心天下百姓,只是可惜,他不愿卷入这纷争啊。”

    任红昌见赵云面露失落,上前搂住赵云的腰,靠在赵云怀中:“以明好之才,在哪里都能为国家,为百姓做许多许多的事,不亚于在官场之上那些人所能做出的贡献,他不出仕,只是说明他看透如今的上位者们,一个个尸位素餐,争名夺利,不顾百姓死活的人,他不屑与之为伍罢了。”

    赵云笑了笑:“你这么说,岂不是把我也骂了?”

    任红昌一愣,红着脸解释道:“夫君和他们不一样,夫君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天下一统,扫清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夫君是为国为民的大英雄……”

    看着任红昌焦急的小脸红扑扑的,赵云不禁动情,一下子吻住任红昌的樱唇,松开嘴之后,看到任红昌意乱情迷的样子,赵云说道:“其实,明好写的那首《清平调》,我觉得更适合你呢。”

    忽然听到营房外有士兵来报,赵云放开任红昌,任红昌却没有到屏风后面去,而是站在赵云身边,一改和赵云单独相处时温柔的恬静的样子,变得英姿勃勃。

    赵云让士兵进来,士兵先给赵云行礼,又对任红昌行礼:“任将军!”

    自从那次兖州收服黄巾军之后,曹操从荀彧口中得知,赵云的妻子任红昌武艺不俗,开始曹操还不相信,觉得荀彧这种书生有点少见多怪,一个女人再强能强到哪里去?

    但偶然一次,曹操去赵云练兵的地方看,发现赵云军中有一红袍银甲将军,生的眉清目秀,白白净净的,是一表人才,玉树临风,但看他细胳膊细腿,本以为中看不中用,还心里吐槽赵云怎么看人这么差劲啊?

    但下一刻,曹操在车里便惊呆了,这白面小将以一敌十,打得那十个大汉毫无还手之力,曹操喜出望外,赶紧过去看看,如果有真才实学,必须得提拔提拔。

    但过去一看,却发现这人自己认识啊,这不是赵云的夫人任红昌吗?

    但曹操有点不信,于是让自己新提拔的护卫,也就是在那场战役中被赵云,荀彧,郭嘉都举荐的典韦上去考校考校,没想到典韦却直接说:“主公,我这妹子厉害着呢,这一般的切磋,我没个百十合可拿不下。”

    曹操当时倒吸一口冷气,能有这么厉害?自己手底下,除了赵云,就是典韦这武艺当得上当世顶级将军,为什么曹操把同样厉害的夏侯惇夏侯渊都往后排了呢?

    这也是因为赵云和典韦在襄阳的时候,总在和童珂对练,如今的赵云和典韦的武艺,确实是甩开了夏侯惇夏侯渊一大截。

    而典韦此时却说,自己对上任红昌,没个百十回合拿不下来,这得多高的评价啊?那不成这任红昌有夏侯惇的实力?

    当然是没有的,当时的人喜欢在说话的时候捧一捧自己欣赏的人,就像徐庶推荐诸葛亮的时候说他的才能胜自己十倍一样。

    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曹操还是让自己手下其他人去试了一试,果不其然,都被任红昌撂倒了,曹操不禁大喜,竟然不顾一边的谋士和将军们提醒,非要给任红昌一个职位,赵云并不在乎这些名利,而且忠义的他还劝曹操:“主公,这样只怕会让天下有才之人小看主公啊。”

    “子龙勿忧,我听闻子龙之弟童珂童先生曾说过,女子能顶半边天,谁说女子不如男,像童先生如此旷世之才也觉得女子的才能是天下的一份助力,想必我提用女子,那些有见解有真才实学的人也能理解。若仅仅因为我提拔女子为将而小看我曹某人,想必也不是我曹操需要的人才。更何况,女子为将,早在商朝便有,商王之妻妇好,可是当时商王朝有名的战神啊。”

    所以任红昌被提为赵云的副将,赵云军中的士卒们也称她一声将军,毕竟赵云的队伍里面,都知道任红昌的实力。

    赵云对传令官说道:“有什么事?”

    “禀将军,主公让将军去府上商议军事。”

    赵云点了点头,让传令官下去,然后跟任红昌说道:“看来袁术开始打兖州的主意了。”

    任红昌笑道:“这袁术刚愎自用,以为收服了宛城黄巾军,自己的实力就足够了,四处惹是生非,前与刘表交恶,如今又想打曹公的主意,不过是自掘坟墓罢了。”

    “红儿说的没错,走吧,先去看看主公怎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