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苏门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 土窑

    第二天,曹时来了苏家一趟,从苏重手中接过几张鬼画符,便匆匆走了。

    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也做了,苏曹两家合伙开餐馆的事情,与苏重、与苏轼一家,暂且也没什么关系了。

    苏重心情很好,当初他嚷嚷着想为家里赚钱,也每一个具体的概念,如今动动小手,动动嘴皮子,便有了属于苏家的生意——他对这样的开局很满意!

    苏轼呢?

    睡了一晚,似乎把那样的大事件给忘了,没有什么高兴亦或是不高兴,依然四更即起,忙着去上朝——他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但,没办法,身在局中,身不由己,便更想念自由的生活。

    他们一家该去看看范公了!

    临出门时,便与王闰之约定好,今晚去范家一起用饭,带些什么,他无所谓,全凭夫人做主。

    王闰之对此事感到些许头痛,一家子去人家家里,带什么礼合适?重了,拿不出来;轻了,又拿不出手。范公对他们一家的照顾情分已经够深了,自家也不能太过随意。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一个人闷思苦想,还不如和王朝云妹子商量。

    王朝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俩人在屋子里边聊这个话题边做女红。

    “也不知黑儿在忙什么?”

    王闰之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在她想来,姐妹两没有什么好主意,或许黑儿这个小滑头有。很多时候,孩子的思维都是最切合实际的。

    “他啊----在忙着处理那一堆泥巴呢!”王朝云说到自己的儿子,手头上的活计不觉慢了下来,“说是要做一个土窑,用来自己烧制生活用具。”

    “呵呵,看来黑儿是玩泥巴玩上瘾了!”王闰之埋着头笑着感慨一句。

    此时的苏重确实在忙着处理那一堆泥巴,苏迨、苏过受他的影响,也不温书了,跟着一起设计制作简易的窑口。

    常盖与苏阿拉连着出去了几趟,运了一些废弃的砖头、石头等回来,估摸着料齐了,几个人在常叔的指导下开始建窑,建窑的具体数字则是苏阿拉提供的。

    反正是不花钱的营生,又是寒冷的冬天,家里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要紧事情,权当实践了。凭着经验和想象,几人先把窑洞里面布局好,为了便于烧制,内面被分为上下两层,两层之间有密集的通气孔,下层烧火,上层拜访需要烧制的陶瓷。

    经过整合,内里建造的很稳固,就这工程便忙了一上午。每个人脸上都糊满了泥巴、灰浆,灰一块、黄一块,苏重最厉害,整个小脸上,还算干净的就只有那双眼珠子了。

    虽说如此,一个一个的都很兴奋,劳动起来,也不觉得冷了,就这一点,也为家里节省了炭火。用午饭时,苏重兴奋地谈起这一点,被王朝云敲了一下小脑袋。

    “钱钱钱,你这小脑瓜里,除了钱,还能有别的吗?”

    “妹妹这么说黑儿就不对了,我们黑儿脑袋里除了钱,还装了很多东西。”王闰之听她这么说,不由笑着把苏重抱了起来,放到自己的大腿上,一边爱怜地抚摸着他的小脑袋,一边说着。

    因为苏重,解决了家里的经济压力,多了一项来钱的地方,虽还不能预估到底会怎么样,但总是一份希望。

    “黑儿,你们的窑洞建了多大?”姐妹两一直呆在前屋,还未抽空去后院看看,见他们一个一个的跟泥猴没什么两样,王朝云内心里不觉好奇。

    “好大好大的,能烧好多好多的东西。”苏重边说边比划。

    “娘,建一个土窑确实挺好的,我们先可以试着自己弄,倘若弄不好,还可以去周边的官窑看看,或许能学到什么!”苏过显然也很喜欢家里建一个土窑。

    当然,他也是想到有了这个土窑,今后家里用的盆盆碗碗就不用花钱买了。多亏了‘乌台诗案’,苏过经历了其间的贫困,少年的内心也知道计算经济账了。

    “嗯,你们说好就好!只是,你们兄弟俩也不能因此耽误了学业,每天的练字任务更不能因为这些而停滞。”王闰之说话的语调很平和,但内里亦有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

    苏迨苏过相互看了看,才一致性的回道:“娘说的这些我们心里都清楚,下午我们就去练字。”

    午餐很简单,一份肉末稀饭,再加上一张大饼。

    常叔、常盖、苏阿拉三人临到用午饭了,才匆匆洗了一下手,稀饭与大饼还是常叔统一来领的,领回去后,三人就在惯常用饭的地方囫囵着吃了。刚吃完,又开始着手建窑后面的工程。

    相对于苏迨、苏过、苏重三兄弟,他们是以一种玩乐的心里来进行这项工作的,他们三不一样,确确实实把它当成了一项重大事情来做。因此,每一步都要核算清楚,有了阿拉伯数字,现在连常叔的算术能力都增强了。但若要从力学的角度来计算,还得是有着原始基础的苏阿拉。

    阿拉伯数字在这个家里是互通的,苏阿拉经过演算,得出了土窑要建造的宽度、坡度、内容量等。这一点苏重也可以做到,但他确实不好显摆,而且,因他是以一种玩乐的心里来对待这件事情的,这次建不好,撤掉了重建就是,他有的是时间和精力。

    常叔及苏阿拉如此用心,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但,这样的结果他喜欢,苏阿拉的具体数字出来后,他还对着他竖了一下大拇指:“苏阿拉,你很棒!”

    虽然苏阿拉来这个家里才几天,但已经懂得了其中的意思,亦能说几句简单的重文了。怎么做到的,其间大部分的功劳归属苏轼。常盖与苏阿拉接送他上朝的时间段,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与苏阿拉进行语言沟通了。

    苏阿拉很清楚,入乡随俗!只有更快地掌握大宋的语言,才能切切实实融入这里的生活。这里,就是他的第二个故乡。

    后面的工程,苏迨、苏过没有参与,苏重也完全成了看客。因为他清楚,以他现在的这小胳膊、小腿,混在里面纯粹是添乱,不仅帮不上忙,还影响工程进度。

    土窑整体形状就像一个大馒头,顶端收缩的弧口上还有一个用来散热的通气孔。

    整体建完,常盖与苏阿拉也该去接苏轼了,余下懂得完善工作就由常叔与苏重完成。这时的工作,苏重还是起了一点作用,与常叔一起把土窑这个大馒头的内壁与外壁抹得特别光滑,泛着泥色的特有光亮,苏重越看越喜欢,兴奋地围着跑了一圈。

    苏轼也接回家了,与苏重一样,一脸灿烂的笑,围着土窑左看右看,只是挨着院墙的一面留出的空隙太窄,苏重能过,他却不能过。

    “不错!这比与曹家合伙开馆子还令人高兴,可以随时把玩。”

    “先生,我们该去范公家了。”

    “不用这么早吧?”

    “先生,我和姐姐斟酌了一天,最终只给范公弄了一副皮手套——五指的。因为特别,所以觉得范公应该会喜欢。但是,相对于范公对于我们一家的情谊,总觉得这样远远不够,想来想去,我们一家子去打扰,应该带上食材,让先生去范公家大显身手。对待老人,这一点比什么都管用。”

    苏轼愣了愣,继而哈哈大笑:“闰之与朝云费心了,这样的礼确实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