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功德系统
字体: 16 + -

第四十二章 新官上任(二)

    张大素来到长安县县衙门前,见一群人正恭敬的站在县衙门外,知道这群人是来迎接自己的,便向着这群人走过去。

    走到近前,张大素道:“县丞何在?”

    县丞陶宇见少年来到人群之前,虽然不确认来人是否是新任长安县县令,但是来人毕竟穿着正五品以上的官服,配着银鱼袋,官职比自己大,于是走上前道:“下官长安县县丞陶宇见过大人,大人可是新上任的县令大人。”

    张大素道:“不错,本官正是新任长安县县令张大素。”说罢,张大素从怀里掏出今天一早吏部送到定远郡公府的告身文书以及身上挂的鱼符交给县丞陶宇道:“陶县丞,这是我的告身文书和鱼符,你查验一下。”

    告身文书是古代官员上任时的授官凭证,由吏部发放。古代官员没有照片也没有向现代这样的身份证,为了避免官员被冒名顶替,很多朝代都是花费了大心思来确保官员上任时能够验明正身。告身文书便是其中的一项,告身文书的作用料和工艺都十分复杂,唐代的时候告身文书都是已经花五色绫纸做成的,在宋代时变成了丝质的花绫,明清时期的花绫告身更加好看,这些告身文书仿制起来十分困难。到了隋唐年间,官员们还有了标识的身份证——鱼符,三品以上官员用的是金制,三品至五品官员用的是银质。五品以下官员用铜制,鱼符上面写有官员的姓名品级。

    作为本地的官员,县丞陶宇对于张大素还是闻名已久的,定远郡公府的二公子,前不久在天然居说书,一部封神演义搞的是长安纸贵,陶宇也曾经抽空去天然居听过几次书,见过张大素几次,所以知道张大素的身份,也知道他不会做出冒名顶替的事情,但是现在毕竟是张大素新官上任的时候,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这容不得一点马虎。

    陶宇恭敬的接过张大素递过来的告身文书和鱼符仔细的查验了一番,确认无误后才交给张大素,然后向张大素施礼道:“下官长安县县丞陶宇见过县令大人,欢迎县令大人前来赴任。”

    县丞身后,县衙的一众官吏见县丞施礼,也知道了来的这个年轻的不像话的人正是自己等人的信任顶头上司,长安县县令,于是纷纷施礼道:“见过县令大人,欢迎县令大人前来赴任。”

    张大素还礼之后便由陶宇引领着进了县衙,在主位上做好以后,张大素道:“本官张大素是陛下新任命的长安县县令,大素不才,自认在这长安城还是有些微薄的名声的,想必各位也都知道本官,但是大素对各位还不熟悉,所以麻烦各位一个个的介绍一下自己吧。”

    作为长安县二把手的陶宇首先站出来道:“大人可真是过谦了,大人何止是有些微薄的名声啊,大人当年一本封神演义闹得长安纸贵,在这长安城内谁没有听说过大人您啊。下官陶宇,太原府人,现任长安县县丞。”

    陶宇介绍完后,主簿站出来道:“在下吕泉,三原县人,现任长安县主簿。”

    主簿介绍完了之后接下来是县尉:“在下雷五,长安县本地人,现任长安县县尉。”

    县尉介绍完后,张大素接过主簿递过来的长安县官吏花名册来开始对簿点卯,即对照簿册记载的官员侍从等花名册一一查对。点卯完毕后,张大素对于长安县的一众官吏也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点卯完毕后张大素也没有进行什么就职演说之类的,直接吩咐除了县丞、主簿、县尉以外的官吏们都各归其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接下来,张大素又代领着县丞、主簿、县尉三人一块做着各种的交接工作,新官上任第一天可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首先就是清仓盘库,要好好的盘点粮库、银库、物料库等一系列的府库,万一这些府库有什么缺失,如果没有在上任前盘点清楚的话那上任后万一被查出问题,这些锅可就都要扣在张大素这个新官头上了。

    经过一番周折,张大素他们盘点完府库,没有发现什么缺失,接下来张大素又巡查了监狱,张大素一一盘点了监狱中关押的每个犯人,查看其所犯的罪行,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一般来说县令上任还要视察城防什么的,但是长安作为大唐的国都所在,城防一事由十六卫直接负责,还轮不到长安县管,所以就省去了视察城防这一步。

    经过了一上午的交接,张大素对于长安县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总的来说,上任长安县县令干的还是很不错的,府库管理、牢狱什么的都没有什么缺失或者过错,去监狱也没有见什么喊冤的,也没有什么冤假错案什么的,府库中也没有发现什么贪污行为。要是把上任长安县县令放到其他地方估计都能干的不错,可惜就是时运不济,在长安县这么个地方,一堆的纨绔,又不敢管,最后被李世民罢了官。

    盘查完后已是中午,县丞陶宇安排了一场接风宴,张大素也不好拒绝,正好还有事情跟他们说便跟着县丞去了。

    接风宴上也没有其他人,就只有张大素以及县丞陶宇、主簿吕泉、县尉雷五四个人。

    接风宴上,四个人一一落座之后,县丞陶宇等三人道:“欢迎大人来长安县任职,下官们敬您一杯。”

    张大素喝了一杯酒后,对着三人道:“三位,本官是新官上任。以后长安县的一切事宜就要靠各位多多帮忙了,我也知道长安县的县令不好干,长安乃天子所在,各种的皇亲国戚、各种的勋贵,一个个都不是那么好官的,想必各位都清楚。”

    三人都感慨万千的点点头,陶宇道:“大人说的对啊,想必经过一上午的核查,大人您也清楚,上任县令大人也算是一位好官了,可是就是因为不敢管这群勋贵的事情被陛下罢了官,长安县县令一职空缺许久都没有人愿意来干,下官主持县内事务期间也都快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不知道大人您打算如何办?”

    张大素道:“三位放心,想必各位也知道大素的背景了,虽然我爹只是个郡公,但是大大小小也算是个勋贵吧,更何况,我手中有陛下钦赐的天子剑,可以先斩后奏,我就不信还管不住这群纨绔子弟。”

    陶宇等三人听了之后也很是惊诧,没想到张大素手中竟有如此神器,想必是陛下对于张大素很是看重啊,自己等人只要紧紧跟着张大素这样一个前途远大的上官,想必自己也会官运亨通的,于是对张大素更加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