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黑山匪帅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博陵崔氏

    原来张牛角伏击张合,而褚燕身轻如燕,在夜里以飞爪攀上城池,博陵城守卫空虚,让褚燕偷开城门迎黑山军进城。

    恰逢此时张合败归,又被褚燕擒了,他有偷城之功,又擒下了守将张合,自然是喜不自胜。

    第二日清晨,萧彦领大军进博陵,听说褚燕擒了张合,萧彦大喜,当下赏他百金,升褚燕为黑山校尉领两千黑山兵。

    一路来到博陵县衙,萧彦叫人提博陵太守崔烈和守城校尉张合。

    沮授对张合不以为意,听崔烈被黑山军生擒却极为郑重,对萧彦道:“大帅,博陵崔氏乃名门望族,博陵太守崔烈虽以五百万钱买官,亦为冀州名士,大帅若能招降之,必可得冀州士子诚心归附。”

    萧彦对崔烈没有好感,冷哼道:“我等起义正是为了诛杀崔烈这等贪官污吏,岂能因为他在士林中有些名望就放过,如此一来至天下苦难百姓于何地?”

    众将官纷纷点头附和,于毒更是怒道:“是啊,像博陵崔氏这等世家大族,占地何止千顷,在士林颇有虚名却视百姓如同猪狗,只知道巧立名目聚敛钱财,不杀他怎能平民愤!”

    沮授好言劝道:“大帅,我等若要成大事,应先收士子之心,不然这偌大的山河哪有人来治理?”

    萧彦听了觉得十分有理,对沮授道:“若崔烈诚心归降,可饶他一命,胆敢饶舌就诛其全族!”

    很快张合先行被押送过来,萧彦见他神色间颇多不服之色,看向自己的目光更是极为痛恨。

    “系统,查查张合的属性。”

    “叮咚,姓名张合,武力94,统帅87,智力85,政治70。”

    “好一个智勇双全的张合。”

    萧彦心中一动,温言相劝,“张合,昏君无道天下仁人义士皆起来反他,你何不加入我义军队伍共创太平。”

    张合听了破口大骂,“恶贼,就是有你这等人,巧言令色挑动民变导致天下大乱。我恨不得食汝肉寝汝皮!你要杀便杀,想让我张儁义降贼却是耻心妄想!”

    “做了俘虏还敢大言不惭,我活劈了你!”

    张牛角差点丧命于张合枪下,对他极为痛恨,见他这时候还如此猖狂,更是大怒。

    张合哈哈直笑,“奸贼,你只管动刀,我张儁义把头伸在这里,你有种就砍了去!”

    “砰!”

    萧彦猛地一拍帅案,怒道:“拉出去,打一百军棍!”

    “诺!”

    张合被拉走,很快崔烈被押解过来,此时衙门大院里,张合的惨叫声声入耳,吓得他胆战心惊。

    崔烈故作镇定缓步走进大殿之内,与张合不同,他虽然被俘却并未受缚,目光看向萧彦等人,还流露出深深的鄙夷不屑之色。

    世家大族出身的他,对萧彦这等农民起义军,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就算心中害怕也不自觉的表现了出来。

    萧彦看着他讥讽道:“崔烈,听说你花了五百万钱买了三公之一的司徒官位,却被儿子崔钧所不耻离家出走是不是真的?”

    崔烈顿时面红耳赤,因为灵帝开西园卖官,很多清流都挂印而去,他身为冀州名士却出五百万钱买官为士林中人所不耻,儿子当众让他难堪还离家出走。

    现在好了,钱花了,名声毁了,儿子跑了,还没来得及去洛阳上任又落到匪贼手里,真悲催啊!

    “关你什么事!”崔烈怒道。

    “五百万便能买三公之一的司徒,若我家当初砸锅卖铁凑五十万钱给我买一县令为官,也不至于做匪啊。”萧彦感慨道。

    “哼!老夫是冀州名士,陛下征聘我为司徒,五百万钱不过是进献给陛下修宫廷,和买官的人可不同。”崔烈听萧彦这么一说,有些得意的说道:“若普通人买官,就算是县令也得数百万钱,太守千万,至于一州刺史甚至三公,那至少需上亿钱!”

    “如此无道昏君,视江山社稷如同儿戏,如何当得天下之主!”萧彦脸色突然一板,肃然道:“如今天下仁人义士皆起兵推翻汉庭,崔先生何不加入起义队伍,做冀州士子的表率。”

    “这......”崔烈心中思虑措辞如何拒绝。

    沮授见萧彦以目露凶光,急道:“崔先生,请您三思啊。”

    崔烈心中一惊,黑山匪打破县城,第一步就是杀贪官污吏,他可不在乎你在士林中有没有贤名。而且崔氏一族俱在博陵,若是这匪首发起怒来,屠戮崔氏满门,那我可真是家族罪人了,还是暂时虚与委蛇留有用之身,等他日朝廷大军到来,或还能当做内应戴罪立功。

    “萧大帅,崔烈愿降你了。”

    “查看他的属性和忠诚度。”

    “叮咚,姓名崔烈,武力44,统帅53,智力87,政治92。忠诚值0。”

    萧彦心中冷笑,这家伙可是半分忠诚都舍不得给啊。淡淡道:“崔先生既入我黑山军,就任随军主簿一职吧。”

    “什么!”

    崔烈心中大怒,他乃冀州名士又位列三公,居然让他去做掌管文书的佐吏,简直欺人太甚。

    “你不愿意?”萧彦沉声道。

    “卑职不敢!”

    形势比人强,崔烈就算有气又哪敢不听。

    萧彦又道:“沮授,你暂管博陵一郡政务。”

    沮授在博陵亦颇有声望,他征召寒门学子充实官府也不在话下。

    散会后,崔烈黑着脸离开县衙回到崔府,只见府院外围还有黑山匪兵看守,心中更是不满,一进门见大院里站着儿子崔钧。

    “哼,你这逆子,还回来做什么?”崔烈看着他便心中有气。

    崔钧平心定气道:“朝廷征聘我为西河太守,如今父亲降贼,黑山贼必定会四处宣扬,我再为汉官岂不被父亲连累,此来是想救父亲逃离博陵,随我前往西河郡。”

    “不可!”崔烈断然拒绝,“萧彦还不信任我,而且我崔家数百口人,上百年才置下这偌大的家业如何带的走。钧儿,现在那黑山匪帅萧彦并不信任为父,只让我为随军主簿。你素有才干,现在沮授正在招贤纳士,你前去投奔那沮授必定会倚重你。你若掌重权,他日朝廷大军到来,你我也好为汉庭内应,戴罪立功啊!”

    崔钧想到要在黑山贼手下效力将毁一世清誉,忍不住长叹一声,“唉,现在世人皆知我与父亲不和,我若投黑山他们也不会怀疑,也只好这样了。”

    博陵失陷的消息也很快传到王芬耳里。

    而此时颜良已经与黄龙部起义军大战数场,斩首上万级,数万黄龙军又逃散急多十不存一,黄龙无奈只得遁入深山。

    颜良想彻底歼灭黄龙部,深追过去,因地势不明被黄龙打了一个伏击,折损了上千兵马。

    正处心积虑与许攸策划报仇,这时王芬下令让其回攻博陵,颜良只好撤兵。

    而此时,萧彦拿下博陵的消息传入太行山,诸多匪寨之主仰慕萧彦仁义之名,各引上千匪兵前来投奔。

    有之前一起合作过的张白骑,雷公,李大目,又有刘石,左校,郭大贤,于氐根,左髭丈八五人。

    八个匪首齐聚一堂,自称为将,皆表示愿意归附萧彦帐下,拜他为大帅。

    又有平汉、大计、司隶、掾哉、五鹿、苦哂、罗市,陶升等响应黑山起事,纷纷蚁附亲壮百姓两三万,侵略冀州各郡县。

    王芬焦头烂额,深恨灵帝无道以至天下大乱,不得已他又起用鞠义,拜其为偏将,领兵一万征讨各路匪贼。

    颜良回攻博陵,以为黑山军和黄龙部一样,乃一群乌合之众,也不惧兵少,径直前往博陵城下叫阵。

    此时博陵城内,萧彦正与众将商议进兵方略,是北攻清河郡,还是南取中山国,忽闻探子来报,颜良带兵五千在城外挑战。

    如今博陵城里,萧彦的黑山军经过扩充以达六千,各路归附的匪兵足有上万。

    若非萧彦严令不许裹挟百姓入伍,参军全凭自愿,还要身强力壮者不要老弱,黑山军也能在极短的时间达到十万之众。

    听闻颜良在城下挑战,萧彦带众将登上博陵城头观看。

    颜良一见萧彦等人,指着骂道:“尔等黑山匪寇趁我不在才偷得城池,无耻奸贼,可有胆出城与我一战!”

    “系统,给我看看颜良的属性。”

    “姓名颜良,武力97,统帅62,智力53,政治48。”

    “武力值真高啊。”萧彦心说。

    众将皆怒,张牛角道:“大帅,张牛角请战!”

    “准!”

    沮授说道:“大帅,颜良凭五千兵马就敢在城下挑衅,不若列阵迎敌,再派两路兵马从东西两面出击夹攻颜良,必能大胜一场。”

    “说的没错!”

    “于毒白绕听令。”

    “在!”

    “你们各率两千黑山军,走东西二门出城,绕到汉军左右埋伏,待我军与颜良大战之时突然杀出,包围汉军。”

    “诺!”

    “沮授先生留守城池,其余诸将带本部兵马随我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