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绝密生涯
字体: 16 + -

第二十一章 在路上

    歌阳开往博阳的039次列车9号车厢,衣衫不整的胡言顶着旁人异样的眼光寻找着自己的13号包厢。

    推开木质包厢门,里面空间不算大,一张单人床紧贴在墙上,一张小餐桌和餐椅固定在打开着的窗户下面,一个暖水壶和两个水杯,除此之外,别无它物。

    看着简单,要价却不菲,足足花了胡言800大元,虽然有着古栖凤特批的3万元经费,胡言还是觉得心疼。

    随着一声汽笛声,火车缓缓启动,接下来的6天时间,胡言都要在这间小包厢内度过了。

    瘫靠在小床上,百无聊赖的胡言看着窗外快速掠过的风景,火车驶出歌阳西大门,一片片整齐的农田和一座座低矮残旧的瓦屋形成鲜明的对比,胡言不禁有些感慨。

    歌阳虽说是首都,有中央政府的政策倾斜和巨额拨款,看似繁荣的背后,百姓却依旧在贫困中挣扎,真正的繁荣只存在于城内的无数世家豪门之中。

    新鲜劲一过,胡言打开随身携带的小箱子,从衣物中间翻出一本《上古纪事》,这是临行前古栖凤交给他的,用来接头的道具。

    但胡言知道没那么简单,《上古纪事》是史学家赵德景的代表作,名气很大,里面记载着赵德景对上古历史的研究成果,大陆各家书店基本都有销售,有什么必要非得从歌阳带过去,还千叮万嘱要胡言将此书交给来接头的人,其中肯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胡言一直对此行的任务充满着疑问,总觉得其中潜藏着很大的危险,既然是战略咨询局局长亲自安排的任务,肯定意义重大,放着特勤处和情报处那么多谍报专家不找,有什么必要非得找一个刚出校门、看守档案的毛头小子去执行。

    也许秘密就藏在这本《上古纪事》之中,胡言翻开手中的书本,认真研究起来。

    轻易就被发现的秘密不是秘密,胡言想起曾经看过的某位哲人的名言,都快将手中的书翻烂了,胡言依旧是一无所获,手中就是一本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上古纪事》。

    “难道是我想多了?还是漏掉了什么?”胡言暗道。事关自己的小命,由不得胡言不重视。

    想的焦头烂额却一无所得的胡言,眼看到了饭点,打算去餐车吃过午饭后再继续研究。

    购买包厢票最大的好处就是离餐车近,一节餐车将前面的普通车厢和独立包厢完美的隔开,要知道火车还要往前行驶6天,很多人都是随身备足6天的干粮,因为从普通车厢穿过满是臭脚丫子味和汗臭味的拥挤人群到达餐车,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更重要的是,餐车的收费还真不是一般的贵,怀揣“巨款”的胡言都不由暗骂交通部真黑,但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耐于久放的干粮口感和味道都不怎么样,在饮食上从不将就的胖子只得忍痛入坑。

    精打细算的胖子点了一个青椒炒肉丝和三大碗米饭,“呼哧呼哧”的吃了起来,旁边的服务员瞪大眼睛看着连汤汁都要倒进碗中舔干净的胡言,撇嘴暗骂:“真抠。”有钱买包厢票却舍不得多点几个菜,难道有钱人的财富都是这样省下来的?

    价钱虽贵,味道只能说是一般,但胜在够辣,吃的满头大汗的胡言放下碗筷,打了个饱嗝,用餐车“强卖”的纸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拎起片刻不敢离身的皮箱起身朝包厢走去。

    回到包厢的胡言,锁好木门,重新翻出那本《上古纪事》,紧接着又从箱子的隐秘角落掏出另外一本书,也是《上古纪事》,居然有两本一模一样的《上古纪事》。

    胖子的心思着实缜密,原来在拿到古栖凤交给他的这本《上古纪事》后,直觉其中藏有隐秘的胡言,在上车前悄悄跑到书店,买了一本同一版本的《上古纪事》,藏在箱子内带上车。

    关上车窗,胡言将手中的两本《上古纪事》并排放在餐桌上,逐字逐句的仔细观察,期望能从中找出线索。

    过了许久,胡言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无奈的合上眼前的书本,连标点断句都是一模一样,想找个印刷错误都找不到,毫无所得。

    胡言不禁对自己的判断有些动摇了,难道真的是自己想多了?可是这样一本随处可见的《上古纪事》,古栖凤为什么非要自己从歌阳不远万里带去西林,去到西林购买不是更保险吗?

    “我真是白看了那么多档案,连这么个小小的难题都解决不了。”胡言懊恼的想到,只得将两本《上古纪事》重新放回箱子内,分开放好。

    第二天中午,连着吃了两顿青椒炒肉丝的决定换换口味,“嗯,就来个青椒炒鸡蛋好了,3个米饭。”迎着服务员不加掩饰的鄙视眼神,胡言悠悠的下了单,心道:最便宜的一个青椒炒鸡蛋也要28元,米饭还要另收钱,能怪我吗?

    3碗米饭下肚,感觉7、8分饱的胡言擦了擦嘴,随手将纸巾往桌上一扔,拎起皮箱准备回去休息下。突然,胡言看着纸巾上的污渍怔怔出神,“啪”地一声,用力一拍脑门:“这么简单的事我怎么就没想到。”直看的旁边的服务员一愣一愣的,暗道:“有钱人的怪毛病。”

    密写情报,科学服务于战争的又一例证,大陆各国谍报人员最常见的隐藏情报的手段,先用水笔蘸上秘制药水,再将其书写在纸上,待药水干透,字迹就会隐藏不见,直到使用特制药水涂抹或特殊方法,文字又变得清晰可见。因为太过常见,经验不足钻了牛角尖的胡言第一时间却是完全没有想到。

    有了方向,再找起来就容易多了,很快胡言就发现了端倪。

    在古栖凤交给胡言的《上古纪事》中,每个章节结束后的白色空白处,胡言发现纸张颜色的细微不同,泛着微微的黄色,与胡言购买的那本纯白颜色不同,胡言知道这应该就是秘密所在了。